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前言

在荷马时代的希腊,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和铁制武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战斗之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经济增长,进而社会分化有所加剧。原本以氏族为主体的制度开始瓦解,形成了一座座的城邦,而为了守卫城邦的安全,以重装步兵为主体的公民兵制度亦初步形成。

希腊公民日常从事农业生产,有敌来犯时才拿起武器。守卫城邦的安全,既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城邦制度时期,城邦并不会为公民配备武器防具,作战的武器一律由公民自费配置,所以盾牌、盔甲和长矛这种花费较低,便于铸造的武器,变成了公民们购置装备的首选,并以此演化出了独特的作战方式。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希腊城邦文明遗址


与敌人交战时,持盾的战士们会将盾牌并在一起,形成墙壁,用来抵挡对手的进攻,保护自己,而在盾牌与盾牌的间隙之中,又可以将长矛探出,进攻敌人。因此,盾在重装步兵的装备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重装步兵兴起后,希腊人的作战方式也开始最初的单打独斗逐渐向注重群体作战的方式过渡

希腊城邦的公民兵制度在波斯战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同样的,也学习吸取到了许多经验教训,进而,希腊原本的军事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军事制度是古代希腊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希腊城邦的兴衰密切相关的。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希腊重步兵


希腊兵种的多样化

根据史料记载,重装步兵最早出现于南希腊老牌军事强国亚哥斯,到公元前650年,重装步兵的装备及作战方式已较为完善。公元前8至5世纪,轻装步兵虽在军队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并未起到与之相称的作用。由于希腊的地形大都不适于大规模骑兵作战,又没有蹄铁、马蹬等装备,马匹价格昂贵,非一般小农所能承受。因此,骑兵直到前5世纪末,仍未起到显著作用。

希腊的海军出现得很早。根据《荷马史诗》记载,米诺斯是第一位组织海军的人。不过,那时海军还比较原始,船上桨手既是战士,又是弓箭手,没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当时的海军没有国家发放的资金补给,他们的资金来源,是如海盗一样,通过掠夺得到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8世纪末,造船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代表便是三列桨战船的诞生。与之前的战船相比较,新型的战船速度更快,载人更多,更适于远航,战斗力大为提高。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三桨座战船


原则上来说,希腊希腊公民都有充当兵士的义务,至于充当骑兵、重装步兵还是其他兵种,要视其财产及所能提供的装备而定。重装步兵的武器和铠甲,花费较大,一般来说是由公民中的中等阶层所担任的,而收入较低的公民往往只能充任轻装步兵或桨手。在希腊诸邦中,小土地所有者始终是公民集体的主要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装步兵的地位和作用

。直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民服役既无薪饷,且需自备武装。这是贫困公民在军队中往往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的主要原因。

虽然重装步兵的花费要高于其他兵种,但重装步兵出现后,在300多年里一直是希腊城邦的主要军事力量,在一系列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斯巴达之成为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主,并长期称雄希腊大陆,所依靠的就是那强大的重装步兵。雅典重装步兵在马拉松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波斯人,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希腊轻步兵


军事装备的轻便化

军队已成为奴隶主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压迫者反抗的强有力的工具。公元前464年,斯巴达的黑劳士发动起义,斯巴达以倾国之师与义军交战十年犹未分胜负,最后竟不得不向老对手雅典求援。虽然雅典人因受到猜疑而未参加镇压起义的活动,但由此可见大规模的奴隶反抗运动,已迫使各国统治阶级联合起来,以维护本阶级的共同利益,而在不断的战斗之中,原本的军式装备也发生了改变

军事装备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军事装备的轻便化上。由于金属铠甲十分笨重,不利于军队的运转和将士的行动。所以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军队中的金属铠甲已然被淘汰,大都改为亚麻盔甲。与笨重的金属铠甲相比,由亚麻制造的盔甲重量轻,行动便捷,极大地减轻了士兵的负担,提高了军队的灵活性。与波斯交战之后,波斯的轻装兵和骑兵的优点也给希腊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因而战后许多城邦亦开始重视发展这些兵种。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波斯轻骑兵


在公元前487年时,雅典可以使用的战船只有50艘,但是仅仅十年,便增至200艘,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夕,拥有3列桨战舰约400艘,随着战船的增多,船员与桨手则明显不足了,雅典需要近七万的桨手,但在海军服役的公民至多2万,随着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单依靠城邦中的公民已然不够了,所以雇佣兵的作用日益明显

。在雅典远征西西里的约5万~6万大军中,公民所占比例不足10%。

随着城邦军队中异邦人的增多和薪金制的逐步流行,国家财力的多少,正日益成为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费开支浩大,来源多样化。战争规模的扩大必然使军费开支增大。粗略统计显示,仅在公元前433年~426年间,雅典的军费开支就达6000塔连特,约占其财政收入的60%以上。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其他属国的进贡,还有法庭诉讼费和罚款、国有财产的出租税、关税、麦迪克的人头税以及自前428年开始征收的公民财产税等。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希腊骑兵


希腊军事制度的变革

伯爆发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于两个城邦来说,各有利弊,但对整个雅典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场战争之后,雅典也自兴盛走向了衰亡。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造成花费了大量的财产,丧失了众多的人力,还造成了土地的荒芜,使得大批公民失去了土地。随着公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得公民的经济收入下降,再难购买打造作战用的装备。因此,传统的兵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希腊军制发生了几次重要变革。

首先是叙拉古僭主——狄奥尼苏斯一世的改革。他招募大批雇佣军,重点强化骑兵的力量,他还开创了陆海军、步骑兵、重装步兵与轻装步兵等不同兵种协同作战的新型军队。他依靠这支军队扩大个人权势,并大肆向外扩张。而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把重装步兵的装备进一步轻便化,开创了轻盾兵这种新型的兵种,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马其顿方阵


在与斯巴达重装步兵的交战中,轻盾兵的优势显露无遗。底比斯的伊巴米南达创设了"斜楔形阵",这种作战阵型,强化左翼,把最精锐的主力突击队集中于此,同时相应减少中央及右翼的兵力,中央阵前配置骑兵。比起先前的作战方阵,这种方阵的机动性更强,便于把突击力量集中于主攻方向,还可根据对手的情况随机应变,以确定新的主攻方向。

有了"斜楔形阵"作为借鉴,举世闻名的"马其顿方阵"也随之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方阵,将重装骑兵、轻装骑兵、轻装步兵三种不同的兵种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战斗体系,一时间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但是随着军队不断的扩充,人手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除却雇佣兵之外,许多城邦不得不征招非公民入伍

为战争而生,因金钱而战:雇佣兵盛行如何使希腊城邦陷入恶性循环

希腊时期的雇佣兵


结语

希腊城邦的主人,一直是全体公民,所以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前,希腊虽然有雇佣周边各族作为雇佣兵,但这些雇佣兵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并非主力军队。不过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与相持,能出战的公民愈发不足,进而雇佣兵经过训练之后,也充当主力兵种。公元前399年~375年间有2.5万希腊人充当雇佣兵。到4世纪50年代,雇佣兵几乎成为各邦陆军的中坚力量。雇佣兵制度的出现以及在希腊世界的流行,是城邦公民兵制度逐步衰落以至瓦解的结果。

雇佣兵的成员多是从城邦中游离出来的分子,他们没有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束缚,只是为了赚取金钱而被雇佣。正因为如此,他们与其雇主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因为雇佣兵不在是公民,不在被城邦的制度所束缚,没有了公民兵既要从事生产,又要服役的义务,使他们极易成为某些权贵手中的工具,从而为建立更强大的独裁专制的帝国准备了条件。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不断发展,剥削也日益严重,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尤为突出。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已然难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使奴隶制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了。与此同时,奴隶劳动的普遍化及其由此造成的公民鄙视体力劳动,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公民破产的加剧,加速了小土地所有制的衰落,公民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日渐削弱。

以雇佣兵制度为基础的职业化军队应运而生。进一步加剧公民集体内部的争斗和分化,公民与土地的分类致使雇佣兵这一职业出现,而雇佣兵的诞生,又加速了公民与土地的分离过程。雇佣兵制度取代公民兵制度,是希腊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希腊城邦军制变革表明,城邦作为一种早期奴隶制国家形式,是无法有效保护私有制和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的,因而它必然为历史所淘汰。

参考文献: 约翰·沃利《古典世界的战争》、基根《战争史》、荷马《荷马史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