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去年受理知識產權案2.3萬件,專利權糾紛增9成

2019年,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23580件、審結23510件,同比分別增長3.97%和6.28%。其中,一審特許經營合同糾紛、專利權糾紛案件同比分別增長140.81%、91.14%,增幅明顯。

4月23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高院”)發佈中英文版《2019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上海法院專利審判白皮書》。

上海法院去年受理知識產權案2.3萬件,專利權糾紛增9成

精品案件批量湧現

2019年,上海法院審理了一批大標的額、有較大社會影響和新類型疑難複雜案件。其中包括假冒“科顏氏”等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鬼吹燈》“同人作品”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熱血傳奇》遊戲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小黃人”動畫形象著作權糾紛案等。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黎淑蘭表示,2019年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創新方法升級多元解紛機制,在部分專利侵權案件,以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否最終維持涉案專利效力作為調解協議附加條件,促進雙方當事人在現有狀況下達成和解,取得理想效果;探索在技術類案件中邀請技術調查官參與調解,在固定技術事實的基礎上縮小雙方爭議,為調解工作的開展創造空間。

發佈會上,上海高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劉軍華介紹了“2019年上海法院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典型案件”。

一是足額支持賠償訴請,充分體現權利價值。在美國平衡身體公司訴永康一戀運動器材有限公司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中,上海浦東法院平等、嚴格保護中外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全額支持原告300萬訴請,該案繫上海首例適用知產侵權懲罰性賠償案件。

二是探索多種程序機制,有效維護合法權益。在上海點點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犀牛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首次運用證據出示令制度,責令被告提交有關被控遊戲營收的證據,並因兩被告拒不提交證據,參考原告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將一審判賠金額從20萬元改判至300萬元。

而在上海鴻研物流技術有限公司與義烏市瑞來塑業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中,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準確適用相關司法解釋對“情況緊急”的規定,首次作出行為保全裁定,並至展會現場送達,及時保護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加大刑事打擊力度,不斷淨化市場環境。在被告人許某某、魯某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一案中,涉及多名被告人因假冒、銷售假冒世界知名品牌“科顏氏”化妝品,一審、二審法院準確認定共犯,嚴格適用刑罰,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一年四個月不等的實刑,並分別被判處高額罰金。

提升專利審判規範化專業化水平

根據《上海法院專利審判白皮書》,自專利法施行以來,截至2019年底,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審專利案件7075件,審結6490件。其中,一審專利侵權案件長期維持在專利案件的90%左右。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五年來,專利糾紛領域呈現明顯擴大趨勢,並觸及瞭如基因技術、4G通訊、共享單車、計算機軟件、手機芯片等多個新興或細分技術領域。

比如,在瓦萊奧清洗系統公司訴廈門盧卡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廈門富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陳某某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中,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探索作出先行判決。

再比如,在西安奧克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訴上海輝博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糾紛一案中,上海法院判決明確,如果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包含與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的技術特徵,或者構成等同,則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構成專利侵權,否則不構成專利侵權。

今年是國家專利法正式實施35週年。35年來,上海法院還不斷深化專利審判機制改革,明晰了上海高院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兩級專利審判體系,探索形成了技術調查、技術諮詢、專家陪審和技術鑑定“四位一體”的技術事實調查認定體系,規範了技術鑑定程序、現場勘驗程序等特有訴訟程序設置,並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專利審判的規範性業務文件,有效提升了專利審判規範化和專業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