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那麼,什麼才是人情世故呢?

人情世故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就是所謂的圓滑。有句老話叫做“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

人情,重情重義,禮尚往來。世故。識人做事,圓滑而不奸詐,讚美而不獻媚。

什麼是江湖?

當然,人情世故也指為人處事的方法智慧,人情世故的智慧是缺一不可的,他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在生活中培養歷練。

所謂人脈既財富,人情既學問,交際既藝術,關係既能力。

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自己工作順利,學業有成,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相處愉快,希望自己能得到貴人的賞識和相助,希望自己有堅強的後盾,希望自己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理解。然而這些,都離不開人情世故。

人生百態,各有千秋。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人情世故,那麼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捨己為人不是人生常態,值得讚揚卻不值得提倡,人都是利己的,關鍵是“利人利己”還是“損人利己”。

什麼是江湖?

那麼,怎樣去修煉為人處世的道行?古人云:“天地間真滋味,唯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唯靜者能參得透”。燈動則不能照物,水動則不能鑑物。人性亦然。動則萬理皆昏,靜則萬理皆澈。

所以,在你無法改變一些人和事的時候,就需要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社會。也就是所謂的“裝蒜”。

如果不想處處碰壁,你就必須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際禮儀和溝通技巧,靈活地處世。

在這裡,我並不是教大家違心,虛偽,奸詐地迎合別人而是告訴大家在為人處世方面,學會做事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智慧靈活地待人接物。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說過:“在這個江湖裡頭混吧,你總得通曉人情世故,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得這麼說,什麼話得那麼說。不通人情世故,恐怕活下去都有困難。”

可見,要想生活過得如意,我們就必須學會人情世故,儘管有些時候我們違背了自己的本意,但也得去做。

通常我們評價一個人好或不好,往往是看他說話辦事的方式方法能不能讓人舒服。假如一個人精通人情世故,做事說話都拿捏得到,那麼,我們就會說他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反之,一個說話做事處處讓人難堪,下不來臺的人,我們就會覺得這樣的人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做人。

懂得人情世故,我們才會打造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如魚得水。什麼樣才算懂得人情世故?首先,說話做事留三分。不管我們是對待家人,朋友,同事還是下屬,說話都要給別人留餘地,不可把話說的太絕,否則讓別人下不了臺,也讓自己沒有退路。

當然,精通人情世故的前提是真誠,與人相處,和人共事,講究的都是真誠,就如南懷瑾先生所說:“人情世故不是簡單的圓滑處世,不是假意的虛偽逢迎,不是單純地屈服於現實,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義,安詳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