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國內雲計算市場還在飛速增長,數字經濟的價值顯現以及新基建投資政策的引導,雲計算市場還將持續活躍。

國內雲計算巨頭之間的競賽已經成為科技行業最精彩的部分。先行者份額領先,挑戰者亦各有所長。近期,權威機構Gartner2019年IT服務市場報告顯示,國內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的最大變量是華為雲,在全球以及國內市場增速均超過220%,在頭部企業中增速領先,中國市場份額排名躍居第三,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六。加之華為雲近期在底層技術持續發力,在雲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領域重磅落子,不斷顯示出新的勢頭。

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2017年華為雲BU宣告成立至今,三年時間,華為雲躋身國內前三,全球第六,後來居上。一方面因為華為在ICT領域基礎紮實,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對雲計算的投入,方向更加清晰。“雲+AI+5G”掀起的數字化轉型新浪潮,政府和大型政企“上雲”的大趨勢,也為其提供了增量空間。

坐穩頭部陣營

雲服務市場“馬太效應”不斷加劇,逐漸成為巨頭們的“遊樂場”。通向未來數字高地,門票變得昂貴。

殺入決賽圈的門檻是什麼?以擺脫追隨進入前三陣營的華為為例分析,首先是技術研發投入。2019是華為雲技術創新高產的一年。無論是雲服務器、全棧全場景AI、雲操作系統還是雲生態平臺等多個維度,華為雲均實現了全面突破。

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華為雲已經推出43款基於昇騰的AI雲服務。其中,AI雲服務器相比較下可將性能提升2倍以上,在AI推理、AI訓練、自動駕駛訓練等多種場景已經廣泛使用;此外,它推出業界首個企業級知識圖譜雲服務,可以給行業專家構建知識圖譜的效率提升70%以上。

市場服務能力是雲計算實力的真實體現。據華為方面介紹,華為雲在中國多個大行業實現突破,如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基因等行業。其中政府與公用事業中,有30多個國家級部委、超過600個政府與公共事業使用華為雲;在互聯網Top50企業中,有30家選擇了華為雲,標杆客戶如新浪、網易、愛奇藝等。

此外,在先發優勢企業爭奪的點播、直播行業,行業前十大企業中,6家採用了華為雲,包括秒拍、虎牙直播、B站等;在基因行業,排名前15位的企業中有14家使用華為雲,如華大基因、諾禾致源等;具有整合能力的SAP客戶群上,華為雲的客戶超過200家;此外,在工業製造領域,國內20大汽車廠商都在用華為雲。

截至2019年底,華為雲已上線200多個雲服務、190多個解決方案,300多萬企業用戶和開發者基於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放眼國際,華為雲在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魯大區陸續開服,目前,華為雲攜手夥伴已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

數據中心規模部署,服務眾多標杆客戶,解決方案成熟,生態夥伴眾多,這是長期投入的積累,也是殺入重圍的必要條件。

競爭優勢放大

雲計算巨頭之間的優勢差異明顯,這也讓行業競爭高度透明。所以,當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華為雲,也可以看到,它的競爭優勢在不斷放大。

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對華為雲來說,技術是關鍵詞。在ICT基礎設施的四大件——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華為均有覆蓋,特別是芯片和網絡能力,更是大多數雲計算提供商所不具備的。華為雲依靠華為30多年在ICT領域的技術理解和產品解決方案,有眾多技術優勢,尤其是在AI領域,華為是一傢俱備全棧全場景AI佈局的廠商。

AI能力的強弱,也在成為雲增長的核心能力標準,2019年華為發佈了超大算力的AI芯片昇騰910。此外,在AI領域,華為對外提供感知和認知層的核心人工智能算法能力,一站式AI開發與管理平臺ModelArts、端雲協同AI開發應用平臺HiLens。

在雲基礎設施技術競爭力方面,2019年,華為雲相繼發佈新一代分佈式雲操作系統瑤光(Alkaid)智慧雲腦、基於鯤鵬920處理器的華為雲鯤鵬雲服務、BigData Pro鯤鵬大數據解決方案、昇騰AI計算解決方案等明星產品。在企業級雲數據庫領域,華為雲推出GeminiDB和TaurusDB分佈式數據庫新品,保持行業領先。

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去年7月,華為雲幫助錦江都城公司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了行業內極難的公有云遷移和PMS系統數據庫升級,完成向華為雲的遷移後,錦江之星酒店的系統負載實現了約達3/4的巨大降幅,實際負載能夠維持在20%左右,基本上不會存在資源壓力和系統穩定性方面的隱患。

另外,華為在雲計算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佈局協同辦公領域。

去年底,華為雲發佈企業智能工作平臺WeLink,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四個聯接:聯接團隊、業務、知識、IoT,助力政府和企業的數字化升級。據瞭解,目前,華為雲WeLink穩定高效地支撐了各行各業遠程辦公,包括中國近萬家醫院、各級衛健委、疾控中心等醫療機構和政府單位、學校,以及金融、能源、製造、交通等行業的數十萬家企業。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應用爆發,也放大了WeLink的價值。突出安全性和端雲協同的產品,在企業數字化機遇面前形成一個重要抓手。


生態蔚然生長

技術只是助力雲服務發展的一方面,更大的挑戰在於建設開放、繁榮的生態。艦隊作戰已經是雲計算市場常用方式。生態的建設實屬不易,尤其需要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大量開發者的共同協作。在IT系統層面,諸多依賴歐美企業,重新梳理新的秩序可謂任重道遠。而華為的做法則是堅持做好“黑土地”。


2019年,華為雲發展諮詢合作伙伴10000家,夥伴貢獻收入佔比超過60%,並與全球多家一流諮詢公司、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華為雲與2000家技術合作夥伴開展深度合作,雲市場上架夥伴應用數量3500個,實現技術生態的商業閉環,形成緊耦合的技術生態。


圍繞鯤鵬,華為推出鯤鵬展翅(計算)、鯤鵬聚數(數據)和鯤鵬凌雲(雲服務)夥伴計劃,為合作伙伴提供培訓、技術、營銷、市場的全方位支持,幫助夥伴基於華為雲鯤鵬雲服務進行開發、應用移植,並開闢雲市場鯤鵬專區,助力夥伴商業變現。

在生態落地方面,華為雲攜手業內頭部ISV、SI等合作伙伴打造了眾多成功案例,已經在金融、能源、政企、交通、零售等行業廣泛應用。

去年3月,華為雲與合作伙伴精英數智、煤炭行業的權威機構煤科院聯合打造了面向煤炭行業的工業智能體解決方案。

該方案通過雲、邊、端一體化的方式,打造礦山安全態勢感知與信息共享體系化協同中心。該中心包括智能監控平臺,視覺、語音、OCR多維度作業場景分析模型,多部門聯合執行異常事件聯動與處置機制等,既提高了煤炭監管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又減少了煤炭生產的安全隱患。

在開放策略的支撐下,華為雲生態逐漸蔚然成蔭。

華為雲增速超200%領跑頭部陣營 全棧能力助力數字化基建

進入4月以來,新基建投資方向逐漸明確,而新型ICT技術恰恰是新基建定義中所包含的佔據大比重的組成部分,特別是5G、數據中心、物聯網等。依託新型ICT技術,最大化打通並利用海量數據、發揮大數據的行業價值、社會價值、民生價值,促進行業業務創新、社會治理革新,這已是ICT產業的關鍵要務。

從芯片到數據中心、從硬件到軟件、從IT基礎設施到雲服務、從邊緣計算到雲計算,將資源全部集結,將華為雲打造成業界擁有全棧能力的雲,為新基建時代的底層創新提供支持。在面對萬億級的雲計算產業大市場,華為雲未來的發展也頗讓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