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古老的東方文明不僅在世界上展現著耀眼的智慧之光,也在很多方面對許多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而文化正是在這種相互影響和辯論中得到快速發展。文化的交流並不像戰爭博弈那麼殘酷,但卻更加危險。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道路上,並不僅僅是你死我亡,更多的是相互促進與發展,而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中,東方文化對其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古代希臘文化是汲取古代東方文化而發展壯大的文化奇葩

古代希臘文化有著璀璨的文化成果,並且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堪稱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不過古代希臘文化可以有著如此輝煌的文明,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它所具有的生機勃勃的文化根基和環境,更是因為希臘文化有著活水之源,那就是古代東方文化。

在民族發展的特點方面,希臘文化在埃及和西亞文化遺產的基礎上融合進本民族的發展特點形成了多元式開放型文化。而多元開放式的文化又促使古代希臘更為崇尚民族自由,而公民的獨立人格和出行權力得到尊重,所導致的就是希臘知識分子和其他國家進行更多的遊歷和交流學習,這對於促進東西方文化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古希臘文化中有四個重要的時期,愛琴文明時期揭開了希臘文化的序幕,在公元前2000多年,希臘與近東地區就開始了交往,而當時的克里特島具有極其便利的海上交通條件,“克里特島人於外界的距離是很近的,近到可以受到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影響。”所以克里特島人與外界一直互通頻繁,也因此克里特島成為了西亞、埃及經濟文化的交通樞紐。

在經濟交往中,文化元素是必不可少需要接觸的,克里特島人正是在長期的經濟交往中從西亞和埃及哪裡吸取到了許多東方文化因素。

如在科諾索斯發現了一個標有埃及銘文的雕像,在克里特有巴比倫漢謨拉比國王統治時期的赤鐵圓筒印,而在敘利亞的北部曾出土過米諾斯中期較為常見的陶器殘片。而在克里特的眾多刻印、石器、壁畫中都可以發現古埃及人對其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這種多元開放型的文化使得希臘不僅僅學習古代東方的先進的文化成果,也為其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人才湧入,為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古代希臘文化在哲學宗教方面以及科學技術文化方面所受到的東方影響

希臘確實是一個非常自由的民族,但在哲學宗教信仰方面卻並不是完全獨創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東方文化的啟發,古希臘的哲學發源地是愛奧尼亞,因為它地處海陸交通要道,在文化來源方面非常的豐富,從埃及、兩河流域、敘利亞波斯等地傳導過來的哲學之風使得希臘的哲學之花在愛奧尼亞最早盛開,最早的哲學派別米利都學派代表就是生活在愛奧尼亞。

海上交通的便利也使得出去遊學的人眾多,在許多世紀之前,埃及人對於天空、宇宙、社會、道德等方面就有了認識和思考,這些到外面遊歷的哲學家在埃及、西亞等地遊歷時,必然會接觸到這些先進的理論和知識,在他們返回之時,也讓新的理論和知識在希臘傳播。

而在宗教方面,古希臘和兩河流域看似同出一源,首先,受人崇拜的神靈往往擔負著雙面角色即在某方面受到人們的崇拜,又要在某方面給予付出,就如同雅典娜女神即被人們稱之為智慧女神又同時是保護神具有保護雅典的責任。而在兩河流域則有馬爾杜克,馬爾杜克一樣被人們即稱之為戰神同時也是保護神。而且在神靈體系之中都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神話宗教的誕生必然會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和制約。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在古埃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物——金字塔,而從建築和設計的角度上說,古埃及必然擁有一定高度的數學和幾何知識,而從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中也不難發現,無論在記錄尼羅河的漲退之間還是記錄土地疆界的記錄中,都有著明確的數字記號。而且埃及人還是十進位的最早發現者,而有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幾何學的貢獻也是建立在古代埃及人的幾何學知識基礎上。

而兩河流域燦爛的天文學知識,也受到古希臘的歡迎,在兩河流域一天被劃分為12個時辰,到了希臘則誕生了24小時制。蘇美爾人根據月亮的滿和虧的變化制定了最早的陰曆。到了新巴比倫時期,由星象觀察,確定了一星期為7天的概念,每一天分別由日、月、金、木、水、火、土7位星神掌管,而這次確定概念為全世界所接受。在記錄時間方面,兩河流域的先民發明了日晷、漏壺等工具,後來也被希臘人所引進,也許是珍奇好玩,卻實實在在的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東方文化傳播到古希臘時的途徑多種多樣交通便利是重要基礎

在東方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的交流中,旅遊是其中的重要途徑,在世界上總是充滿了一些冒險家和愛好旅遊的人。而在以自由聞名世界的希臘人中,有許多的知名學者就多次到國外遊歷,而一些探險家則會選擇去那麼未去過的地方進行探險,在這些學者的遊歷中,往往會產生系統化的世界認識,也會將國內的知識系統化的傳授給國外學者。

那些探險家們則會用探尋的目光對世界進行探索,而他們產生的是實地考察的寶貴經驗和知識,而在這些人與東方文化相遇時,留下了他國文化帶走了東方文化。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就曾遊歷埃及、北非、和敘拉古等地區,對那些地區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文化以及哲學思想都有了深刻接觸。“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理想國》。亞歷山大的東征氣勢蕩蕩,對於被侵佔的國家而言,是被動的接受到來自新文化的傳播,不過也加速了東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除了旅遊以外還有的方式就是戰爭和殖民,在古希臘自由意味著人口管理上的鬆懈,但由於古希臘的土地貧瘠並且多是山地,無法開墾成耕地所以只好將居民進行外遷。隨著居民的不斷外遷,有一些居民跳出了原來的區域,進入了東方區域,而在東方區域生活使得他成為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橋樑,並且這種殖民方式使得奴隸制度得到了發展,對希臘來說,殖民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滿足了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需要,更是讓東方文化有了渠道進入希臘,讓希臘的文化逐漸變得更為豐富和燦爛。

所造成的結果是原來單一化的農業生產發展成為了貿易發展和農業生產並存的形式,而在物質過多的時候,一些希臘人選擇將手工業製品、紡織品、器皿、金屬製品和食物調料等發給一些臨近的城邦中,並從這些城邦中換取到所需要的糧食、蜜蠟和奴隸等。貿易的產生伴隨著思想上的碰撞,由此也使得這些商人無論是情願還是不情願的都必須接受其他文化的入侵。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文明碰撞是相互促進的結果,由此帶來了希臘文化的飛速邁進

文明的碰撞既是開放性的也是保留性的,對於外來文化,希臘也不是就會全盤接受,而是在接受到的信息和文化中尋找更為適合自身需求的精華。在希臘學習東方文化成果的形成完善希臘文明的最後階段,就是通過將東方文明逐漸的希臘化,在這個特殊時期,亞歷山大東征和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的建立,為希臘文化的提供了深厚的基礎。

帝國的建立使得希臘文化和古代東方文化有了更加緊密的接觸和融合,亞歷山大遠征則加速了希臘吸收東方文化的過程。在這個時期,希臘擁有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這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生活保障。在這一時期的希臘的自然科學也發展到巔峰,並具有濃濃的東方文化的印記。

“拜東方文明為師”的希臘文化,為何會受到東方文明如此青睞?

總的來說,希臘文化在天文、數學、宗教哲學等方面,是具有明顯的古代東方文化的特徵,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絕對不應是故步自封,只有在不斷的交流和融合中才會有更為燦爛的文化成果誕生。而在世界文化的傳遞上,希臘文化又是西方文化之源,文化正是在傳遞中得到新的思想靈感,進而產生新的文化成果,古代的東方文化在希臘文化的出現、發展和衰落中都起到了引燃添柴的作用,希臘文化正是以強大的東方文化為營養,結出了屬於自己的燦爛的文化成果。

參考文獻:

《全球通史》

《理想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