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了一年的書,還是沒學會知識

我聽了一年的書,還是沒學會知識


看到朋友圈裡別人又曬出了讀書打卡照片,心跳開始加速,手心出汗,呼吸有點困難,趕忙戴好耳機,解鎖手機,點開APP,耳機裡傳來低沉的播音腔。啊!知識的聲音通過耳膜敲打著大腦,空虛的心靈被慢慢浸滿,緊張的神經被輕輕撫平,心底的焦慮像被陽光照射的積雪漸漸消融。

不知什麼時候聽書成了最便捷的知識獲取方式,無需付出努力,不用專門安排時間,走路時、開車時、運動時,聲音傳播的便捷性極大的滿足了身體懶惰而心理上進的人們對“知識”的渴求,而二三十分鐘就能聽完“一整本”書的成就感,更成為了朋友圈炫耀的點贊收集器,似乎一年讀上百本書變成了一件輕鬆的事。但真的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仍然一籌莫展,過了一段時間偶爾翻看自己聽過的一本實體書時竟然會有強烈的陌生感,看到知乎上的高手們旁徵博引邏輯清晰的回答時仍然為自己的分析問題能力低下暗自慚愧。

怎麼會這樣?難道我聽了“假書”?

也許是你對“知識”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知識不是聽別人給你講了一遍的內容,如果聽到的內容沒能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提升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同樣的問題不能調用,那隻能算你曾接收過的一段信息,並不能成為你掌握了的知識。

焦慮如我也付費訂閱了N個聽書平臺,希望通過這種“輕鬆的”方式完成自我升級,成為傳說中的“高手”,可現實確無情的一次次打臉,別說用聽過的內容解決問題,就是想給別人炫一下自己“學”到的知識,都無法完整表達。為什麼會這樣?這個疑問在我用萬維鋼老師提到的“強力研讀”讀書法深度閱讀了一本書後突然有所感悟,原來學習型讀書真的不是一件輕鬆能完成的事呀!

在這裡談一下我對“聽書”和“讀書”這兩種學習方式的認知。

首先,從人的能動性上來說,聽書是一種被動接收信息的過程,而看書是一種主動吸收的過程。聽的過程很難主動思考,因為聲音是一種不間斷的信息流,當你聽到一段內容心有所感,腦子裡開始思考分析時,後面的內容就會跳出你的注意力,這段內容不會進入你的意識。而讀書則不同,你讀書遇到一個問題時,可以主動停住,思考、分析、寫筆記,完成這段信息的消化後可以再繼續,不會產生信息斷層。有人說,我聽書時也可以暫停呀,思考完了再繼續聽。理論上這沒錯,但實際上你的思維會比你的動作快,很少有人在自己出現“走神”時做暫停的動作,甚至錯過了一段內容後也很少有人會做回放的動作,大部分人都會任聲音繼續流淌。

其次,從抗干擾能力上來說,聽書時人會被視覺接收的信息不時的干擾,很難從始至終保持專注,因為人在信息接受中視覺信息佔到83%。想象一下你聽書時的場景,是不是一邊聽著一邊時不時的會被眼睛看到的場景帶著注意力“跑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當你的注意力被一個感官通道佔用時其他的通道接收的信息會被忽略,而注意力聚焦又是我們獲取信息的基礎。但看書則不同,當我們的視覺通道被信息佔用時,可以集中大部分的注意力,即便這時你的耳邊被其他的異響帶跑了注意力,你再拉回來時,可以從斷點處繼續閱讀。

再次,從情感調動角度來說,人更容易被聲音調動情緒,你在聽書時會被講書人的語氣語調影響,會不自覺的陷入盲從的境界,很難產生自我思考和深入分析,尤其是很多講書人會在講述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否正確並不確定。而在我們自己讀書時因為是主動理解的過程,是可以隨時抽離出來進行分析思考的,這種方式能讓我們更客觀的看待我們接收到的信息。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我絕對不是否定”聽書”這種方式的價值,我認為這恰恰是一個引導學習方向的好方法,通過聽書,我們能迅速瞭解一本書的概括,判斷是不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這會大大減少我們的選擇成本。但是如果你想真正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掌握“知識”,我認為還是通過“讀書”這種方式更有效果。但是必須認識到,學習性讀書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萬維鋼老師提到的“強力研讀”讀書方法就是一個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真的並不“輕鬆”。

記得我曾經對那些從不來上課,期末又想老師給個及格成績的學生說過一句話:為什麼你會認為在一件事上自己不付出一點努力,又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