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黄河之滨哪儿最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大型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上,应邀到场的专家们不仅围绕本次活动的市民线上投票结果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更对举办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十大景致的投票反映了全市绝大多数市民的真实愿望,选的相当准确,把真正反映兰州特色的东西选了出来,彰显了黄河之美、景观之美、人文之美。”

这是兰州人热爱家乡的动人心声

评审会邀请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曹军,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雷金瑞,地方志专家邓明,《档案》杂志原总编姜洪源,兰州城关文史资料专家柏敬堂5位专家到场,当他们了解到之前的线上投票结果后,每一位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之后的畅所欲言中,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和喜悦的感受,并就如何让十大景致发挥出更好的人文作用,为“精致兰州”增色添香贡献了诸多金玉良言。活动评委会主任、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立山首先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和初衷:“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非常珍贵,不管是从人文、历史、规划建筑任何方面,都是符合目前‘精致兰州’建设的总体方针和努力方向。此次评选的投票参与人数超过了72万人,是目前同类评选活动中市民投票最多的一次,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兰州的热爱,以及对景致、景观方面的极高关注度。”

“评选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蕴含了不少意外的惊喜,从人文、历史等多方面体现出了兰州的‘精致’。”他感慨地说:“如观景台、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等入选景致,处处景致宜人、特色鲜明,每一处都代表了兰州丰富的文化元素,是广大兰州人热爱家乡的动人心声。”

投票用户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黄河之滨哪儿最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大型评选活动”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日报社承办,共分为三个阶段推进。2019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为活动第一个阶段,主要以黄河兰州段(西起西固西柳沟,东至榆中县青城镇)为范围,以沿岸遗存和近年来新建或改造的标志性旅游景观为主要对象,面向市民及大景区管委会、兰州市文旅局等征集了33个备选景点。期间,“ZAKER兰州”还先后推出了“黄河之滨哪儿最美”10集系列短片,持续为调动大家参与评选导流。

2019年11月23日至12月10日为第二个阶段,主办方在亲水平台专门举行了启动仪式和推广活动,并在“ZAK-ER兰州”启动了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线上投票环节,兰州日报社全系媒体平台进行了持续推广。此次举行的专家评审会为活动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结合市民线上投票结果接受专家的评审和监督,按照市民线上投票占70%、专家意见占30%的比例,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景致并正式对外发布。

据《兰州日报》总编辑安希荣介绍,此次活动是兰州日报社“黄河之滨哪儿最美”系列评选评比活动最先启动的一个环节,旨在全力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充分展现新时代兰州文化旅游建设的成就,高度凝练城市主题文化以及文化旅游核心元素,在精准有力的城市营销中快速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他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0日0时线上投票截止时间,有效投票总计数达到726050票。特别是最后一天,在沿途各区县、有关单位的强力发动下,创下了单日投票超过9万票、参与线上抽奖超过1万票的记录,参加投票的用户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人们对此次评选的热情极大的超出了我们预料。”

专家发言 投票结果与专业部门调研一致

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曹军

“此前,我们也组织了专业人员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此次评选结果正和我们专业部门调研的结果非常接近,只是次序上有所不同,可以说整个内容跟选民是一致的。”曹军的话语里充满了欣慰:“兰铁泵站的观景台,作为黄河上游治理成果的展示很有特点。观景台向河面延伸进去,从那里观望可以充分体现出黄河的雄浑气势。在南面方向也非常好,没有高层建筑阻挡视线,建议把南面的环境区域进行保护。”

“黄河母亲雕塑的入选也比较合适,这已经是全国公认的黄河文化名片。”他说:“还有中山桥也是当仁不让,是兰州重要的历史特征,远望去大桥飞虹、塔山耸立。而且,中山桥到底以单独一座桥还是整个建筑群作为景致还有待商榷,因为虽然从纵向来看就是一座中山桥,但是与白塔山可以成为一组建筑群,更有宏伟的气势和视觉效果。”

曹军十分中肯地说:“还有个要提的便是三江口,我也整理过这方面的资料,黄河在三江口这一段恰恰是交汇处,景色有黄、有青,很有特色,跟下游的不一样。再就是河口古镇从规模上已经很有特色,其核心的价值便是河口村,而青城镇是镇,所以我觉得河口古镇应该更能代表黄河文化、渡口文化。个人觉得如果排序,河口古镇应该高于青城古镇。”

最后,曹军还专门提到了水车博览园,他认为兰州市现有的水车景观都集中在这里,而这种黄河引水的历史再现使得水车系列的造型很有生命。而且在这锻炼的市民也比较多,更有外地的游客也多要到此拍照留念,绝对是兰州一处极具黄河文化特色的景致。

反映绝大多数市民的真实愿望

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地方志专家邓明

“投票结果反映了全市绝大多数市民的真实愿望,选的相当准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把真正反映兰州特色的东西都选出来了,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了兰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社会民俗等。”从此次评选启动,邓明就一直持续关注着活动的发展,也因此有着更加真切的感受:“从历史上来看兰州就是一个重要的黄河渡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历史上就选择了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古道,也是宋元明清的驿道。到今天,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这是历史的必然。”

“还有一个众望所归的便是中山桥。”他告诉记者:“中山桥就是秦汉以来的金城渡,唐宋以来的金城关,到明洪武时期,这个地方就建的镇远浮桥。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都是黄河上游唯一一个桥梁,到新疆也好,到青海也好,都要过这个桥。到了清末就建了黄河铁桥。”

邓明认为:“所以说,这些景致的入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兰州的军事、政治、交通地位,彰显了其位居丝绸之路重镇的自然地理优势。兰州是黄河绿洲,也是瓜果城、蔬菜城,早年的河口古镇、青城古镇、什川梨园,这三个地方就是宋元明清以来兰州城外的景观。”

他说:“反映生态方面的就是三江口和银滩湿地公园。早年间,兰州的黄河段里有好多好多滩,黄河水的资源也是相当丰沛,但是灌溉的话相当不便。于是到了明代,就把水车的灌溉技术引进到了兰州,所以现在也算是个水车之都。最早黄河兰州沿岸有400多辆水车,这种天人合一的方式无污染,自然驱动的提水把兰州不断的滋润着,是当时种植瓜果蔬菜、粮食等农作物重要的解决手段。因此,这便代表了兰州生态方面的历史发展。”

邓明表示:“黄河母亲雕塑是一个杰作,是反映黄河上游地区人文传承以及兰州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一座成功雕塑作品。这个雕塑反映了黄河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哺育,而且凝聚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是体现黄河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

“景致”二字选的很睿智

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档案》杂志原总编姜洪源

“首先,我觉得‘景致’这两个字选得特别准,选得好,很睿智。”姜洪源在发言中分析了此次活动引起观众的几个亮点:“因为景致和景观不一样,既有景物、风景的意思,又有精致新奇的意思,这次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他认为:“我们潜意识里要评选兰州黄河段的景致的话,像黄河母亲、中山桥这都是人造景致,但自然景致也不可少。既然是‘黄河之滨’,那仅有人造景致忽略自然景致肯定是不可以的。因此,我对这方面也特意关注了。令我欣慰的是,此次市民的投票选的的确非常好,无论是自然景致还是人造景致都基本选了。”

姜洪源一边分析一边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这里边哪几个是自然景致呢,一个是三江口,一个是银滩湿地公园。三江口这个名字其实起得并不好,也可能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造成的,那里本是大通河、湟水河和黄河交汇处,按照特点当为‘三河口’更加准确,建议跟民政局联系一下,看是否能确定一个更加贴切的名称。银滩湿地公园我也经常去,虽然同国内同类相比并不算是很优秀,但作为兰州境内黄河沿岸的湿地景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了。”

他强调说:“景致的选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可替代型,不可重复性。这里想说的是青城古镇和河口古镇,不仅有些重复,而且河口古镇在此次评选中应该更具代表性。近代是抗战的渡口,从历史上说没有河口镇就没有西固城,而没有西固城就没有金城。所以,河口尤其是作为渡口文化更具代表性一些。”

姜洪源认为:“黄河母亲雕塑是毫无争议的,无论是典型性还是代表性,都是黄河文化的极佳呈现,是何鄂先生为黄河文化的重要贡献。还有中山桥的入选也是必然的,其前身就是镇远桥。水车博览园的入选也是非常好的,而且我一直觉得兰州的水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兰州黄河沿岸都是岸高水低,是水车把人们观念中的引水灌田变成了提水灌田,这是一种值得纪念的创造。”

他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当前景致存在的问题:“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水车博览园还是位于小西湖的水车园,其水车都搞得并不是令人很满意。因为,凡是看过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的人都能发现,那时原汁原味的水车都是就地取材,十分的自然朴实。而现代的复制水车都是水泥墩子,引水道暴露在外面,看上去比较别扭。建议,今后若有可能最好还是能恢复兰州本土水车的原物原貌。”

最美的景致要给人一种回忆

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雷金瑞

“兰州是一座历史名城、山水名城,黄河穿城而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雷金瑞在发言中说:“所以,在选景致方面应该首先体现兰州的特点。第二,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城市,所以应该集中体现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第三,我们所选的这些景致应该有比较好的欣赏价值。”

他说:“黄河母亲雕塑是黄河文化的一个代表,入选毫无疑问。观景台虽然是新建的,外表还略显粗糙,但是从那里观看黄河视野比较开阔,能够很好地观看到兰州黄河往上走的景观,特别是那种‘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便可以在这个地方看到。”

雷金瑞认为:“中山桥历史悠久,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同时他又是中外合作修建的一座桥梁,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比较高。青城古镇,首先体现一种家族文化,同时体现了我们黄河流域的一种农耕文化。”

他说:“水车博览园,则体现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当然,其设计和呈现略显粗糙,工业化痕迹也比较明显。这也提醒了我们,在今后的景观打造方面要更加细心,更加到位。”

“市民广场和老年公园应该可以联合打造,那里是体现甘肃地方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雷金瑞建议说:“很多人在水车博览园玩过了以后,再坐羊皮筏子到铁桥的期间,便会经过这个地方,那里便可以观看到花儿、秦腔等这些能够体现甘肃地方文化的场景。”

他诚恳地说:“马拉松体育公园非常漂亮,虽然不是一个自然景致,但是欣赏性很强。而且,兰州本就比较缺乏市民休闲运动的场所,因此在这个地方可以再加一些运动文化和夜景观,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欣赏性。还有龙源雕塑,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又起源于我们甘肃的伏羲女娲造型,蛇首龙身,是很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而且,整体设计也欣赏性很强,华夏文明的气息十分浓厚,体现出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最后,雷金瑞直言不讳地说:“这十个景致整体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打造,后续的文化内涵建设要跟上,这也需要有相关部门细心地研究。而且我建议,其中的一些原始景观一定要造旧如旧,因为最美的景致一定要给人一种回忆,一种体验。”

兰州因黄河而更加美丽动人

慧眼识得黄河景 扮靓金城强底蕴

兰州城关文史资料专家柏敬堂

“此次评选相当有现实意义,介绍了兰州,介绍了兰州的景观。”柏敬堂讲了一口地道的兰州方言,他用十分亲切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黄河母亲、中山桥、河口古镇等十大景致,都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结果。比如,河口古镇就是从中原通向河西、青海、西藏的一个交通枢纽,在明朝中后期400多年间,因其山环水抱的险要地势,一度被誉为黄金水道。这里是自然形成的渡口,西连青藏,北接河西走廊,南至兰州,自古就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

“作为中华母亲河,黄河在孕育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在穿越古老金城中造就了无数的美景和厚重的文化。”他说:“这十大景致实际上早已成为兰州城的一道道靓丽风景,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赏。细细品来,这黄河岸边的景致好似金色宝石点缀于黄河两岸。”

柏敬堂说:“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三晋大地,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区就在这里。这方名叫兰州的水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久的文明积淀,这里留下了丰富多彩又无比厚重的历史,未来也必将因黄河而更加美丽动人。”(兰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