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疾控:公共場合接觸到病毒的風險非常小,不必擔心日常出行

廣州疾控:公共場合接觸到病毒的風險非常小,不必擔心日常出行

4月1日,在廣州市第62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針對於市民特別關注廣州市各類公共場所以及曾經發生過疫情的疫點環境是否安全的問題進行回應。他表示,疾控中心自2月13日開始,連續開展外環境監測工作。累計對公交地鐵、賓館寫字樓、共享單車、快遞理髮店、火車站、機場及高鐵、工地、醫院等場所人群高頻接觸的22746個點進行樣本採集,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他表示,為評估疫點消毒效果,還對23個疫點的外環境4558個點進行了採樣監測,採樣區域為病家門把手、電梯按鍵、可視門禁系統面板、樓層通道門拉手、樓梯扶手等,結果也均為陰性。上面這些監測結果均在該中心公眾號上公佈,截至3月31日,已經完成了40期。

近期,廣州市區疾控中心還對全市所有集中隔離點公用廁所、電梯、入住房間門把手、門禁卡、轉運車輛的扶手、手推車的4030個點份,轉運車輛及工具環境標本316份。採樣區域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張周斌表示,環境監測沒有發現新冠病毒核酸的蹤跡,說明在公共場合,包括曾經的疫點,接觸病毒的風險是非常非常小的。全市各區的風險評級也都均為低風險,因此,大家不必擔心日常的出行。

張周斌提醒,隨著對新冠病毒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新冠病毒是非常狡猾的。所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要堅決落實的。對於個人而言,感染的風險還是存在的,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的基本防護還是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