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農業農村部提醒非洲馬瘟傳入風險

“非洲馬瘟最近疫點離我國邊境直線距離不足800公里。這是我周邊國家首次報告發生疫情,疫情傳入風險較高。”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出通知提示,3月底以來,泰國農業合作部多次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其呵叻府、巴蜀府、春武里府先後發生非洲馬瘟疫情。

非洲馬瘟,一種由非洲馬瘟病毒引起的馬屬動物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庫蠓等吸血昆蟲叮咬傳播,主要症狀為發熱、皮下水腫和病毒血症,嚴重時伴有組織和臟器出血,馬屬動物中馬最易感,病死率可高達95%,騾驢次之。

我國是非洲馬瘟歷史無疫國,並已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可。據專家分析,我國已在國內檢出非洲馬瘟傳播媒介昆蟲,疫情傳入我國的風險較高;我國馬屬動物均易感,從業人員對該病認知有限,疫情傳入我國後的暴露風險高、後果和損失將非常嚴重。

鑑於以上情況,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高度警惕境外傳入風險,密切關注境外疫情動向,加強非洲馬瘟防控知識和技術的宣傳與培訓,做好應急準備工作。西南、西北邊境省份畜牧獸醫部門要與海關、林草、邊防等部門密切協作,強化聯防聯控,按照職責分工,抓好疫情預警、邊境地區防控、口岸檢疫、野生馬屬動物巡查、打擊走私、宣傳培訓等工作,嚴防非洲馬瘟疫情傳入。

按照開展緊急監測的部署,廣西、雲南農業農村廳將組織在每個邊境縣4個活躍的邊境互市點周邊隨機各採集馬屬動物血液樣品5頭份,如有庫蠓活動應就近採集10只。各省級畜牧獸醫部門要組織對有非洲馬瘟症狀的馬屬動物採集組織樣品以及同群馬屬動物血液樣品5頭份,對其他有風險的馬屬動物也可以採集血液樣品。中國馬業協會在組織廣西、雲南省(區)會員馬匹登記等工作時,結合開展采樣送檢。

目前,有關單位正夯實技術儲備。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單位將深入開展非洲馬瘟病毒病原學研究,加強快速診斷等技術研究儲備,加強對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檢測和防控技術指導。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將組織開展有關非洲馬瘟疫苗種毒匹配性分析,組織具備條件企業緊急生產、儲備相應數量應急用疫苗。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確保省級、地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具備非洲馬瘟病原學檢測能力。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還對嚴格處置突發疫情做出部署。一旦發現馬屬動物出現非洲馬瘟臨床症狀,或大量發病死亡等情況,要立即隔離發病馬屬動物、密閉存儲死亡馬屬動物,限制同群馬屬動物移動,採樣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檢測,並按照快報要求做好疑似疫情報告,開展媒介昆蟲消殺等工作。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