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 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是指導 2020-2022 三年各地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發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規劃》中專門談到了加快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之一的家庭農場。說到家庭農場,大部分國家都是針對農場經營主體是農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經營的農場,不論它是大農場還是小農場。目前我國家庭農場基本特徵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
農業是國家之根本,是社會經濟穩定的基石。農業的發展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有一個事實可以肯定那就是國外的糧食價格要比國內的低,如果市場放開,沒有最低糧食保護價的限制,國內糧食價格還會走低。由此可見,農民收入低並非糧食價格低的問題。
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先看看國外為什麼糧食價格低,農民還是一個很有錢的職業。
這就和國外農業的經營模式有很大關係。西方國家基本都是大農業,如美國,都是農場制。通過規模化,高度機械化,以極低的人工投入,獲取規模效益。
而國內農業目前還處於“小農業”、個體戶的時代。這種模式曾經具有先進性,但現在已經落後了。因為人工投入太大,效率太低。
世界上最貴的東西是什麼?
第一是時間,第二是人工。
我國農業目前投入的就是最貴的時間和人工成本,而美國靠的是規模和機械,節省了時間和人工。這樣一來我們還有優勢可言嗎?
10萬個家庭農場開啟
家庭農場也是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和人工,獲取同樣的糧食。這樣我們的農民才會富起來,農業才會強大起來。
2020年起,我國大農業開啟,至2022年,將完成10萬個家庭農場的建設。這樣我們就會產生第一批比較富裕的農場主,和大批量的職業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