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夾沙甜肉作為八大菜系之一襄鄖風味中的一道名菜,流傳至今快2000年了,這道菜以漢水流域為中心,襄陽、十堰、隨州等地最為正宗,菜品色澤金黃,外酥裡軟,香甜爽口,肥而不膩。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一、菜品如人品 ,寇封遇良機

相傳三國爭霸時代,實力孱弱的劉備,在謀士徐庶幫助下,大敗曹仁,攻取了樊城。久逢勝利的劉備自然非常高興,進入返程後,舉辦了盛大的慶功酒宴。時任樊城縣吏的劉泌作陪,一席人開懷暢飲,很是熱鬧。

這時候, 軍中雜役你來我往的端酒上菜,一不小心,也許是有些緊張的緣故,一名雜役不慎將盤中的一塊肉遺落在地,雜役很是尷尬。這時候,站在劉泌身邊的一個年輕人,俯下身子,用手抓起這塊肉,看都不看,連灰帶肉吞入口中。這個人的舉動,馬上引起了劉備的注意,看這個人儀表堂堂,一身正氣,就好奇的問劉泌,此人為何人?劉泌忙起身介紹,他是自己的外甥,叫寇封。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劉備對這個年輕人沒來由的就有一種與生俱來好感,問之剛才為何撿食地上的肉,不嫌髒,也不批評雜役不小心,為何如此呢?劉封的回答徹底打動了劉備,他說,作為一個軍人,應該時時體恤百姓的疾苦,糧食和肉糜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產出來的,丟棄了就是糟蹋,就是不珍惜;軍中的雜役為我們服務,勞苦異常,更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責罰他們。

一席話語,雖平實無華,但卻體現了仁心仁義,深得劉備讚賞。於是,擇了吉日,劉備收了寇封為養子,以解自己無後之痛,更為了將來給自己找個接班之人。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百姓們聞之也為寇封的言行所感動,特別是軍中雜役廚師們,為表達敬仰之情,特地以肉為食材,做了一種夾著豆沙,用食糖配料的油炸肉片,冠之名為“夾沙甜肉”。從此,改為劉封的寇封,人生似乎也如這道菜品一樣,被富貴榮華所包裹,開始了一場夢一般的人生旅程。

二、漢中封王時,人生已登頂

國之習俗,沒有孩子的人,一般有兩條求子之道,要麼去寺廟拜拜求子觀音,祈求添人進口;要麼就收養一個孩子,沖沖晦氣,運氣好的話,親子即來。劉備該屬於運氣好,不久之後,甘夫人懷孕生子,取名阿斗,是為後主劉禪。

彼時,阿斗尚幼,劉備的鼎立大業正在進行時。身為養子,劉封並沒有桀驁自居,一直跟隨劉備東征西討,年方二十、血氣方剛、勇武過人,守荊州、戰益州,益州戰役後,因赫赫戰功,被劉備加封為副軍中郎將。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霸業漸成,在漢中稱王。既為王,繼承人的問題立刻呈上案頭。沒有意外,意料之中,13歲的阿斗成為王太子——漢中王繼承人。

就此,劉封的人生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面臨著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本就是王位候選人,這些年,南征北戰,積累了厚重的人脈,戰功雖不及名將,確也是不輸常人。如今,一下子斷了念想,一切對劉封而言,雖然不意外,但也是一時難以扭轉不平的心態。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恰好,這時候,戰事吃緊,上庸戰役火熱進行中。劉備深感劉封的心態變化,tong同時也對劉封略顯愧疚,就借這個機會,將劉封外派上庸前線,協助巴蜀降將孟達一起攻打上庸,劉封不負厚望,馬到功成,順利佔領上庸。劉備馬上將上庸三鎮賜予劉封,加封其為上庸太守,提格為副將軍。事實上是把上庸重鎮,作為劉封的屬地,讓他全權打理了。

這個階段,對劉封而言,已經到了他人生輝煌的最高處。作為養子,太子的兄長,未來只要他安分守己,謹小慎微,小心行事,只要不危及皇權,也許一生榮華富貴、平安度此一生,並非奢望,加之劉備仁厚,斷不會有性命之憂。然而,這一切的美好,似乎只是一場夢而已。

三、關羽走麥城,王子背鍋俠

公元219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魏蜀戰爭進入了白熱化。一場襄樊大戰,為關羽一生劃上了高光的註解。襄樊大捷攻城略地的同時,兵員緊張的問題日益嚴重,為防範曹魏反撲,關羽急需補充兵員。於是,就命令上庸的劉封、孟達速派援兵參加會戰。此時,的劉封,心態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內部與孟達相處的很不愉快,以王子的身份莉亞孟達。對外,面對關羽的徵召,也沒有服從,這一點和孟達達成高度共識,以上庸初定,情況不穩為理由,拒絕合兵。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大戰爆發,關羽兵源緊張,首尾不得相顧,被吳國呂蒙偷襲,佔領了後方根據地。後路被斷,關羽被逼無奈,出走麥城及後東吳都督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大後方基地,關羽隨即敗走麥城,中伏被殺。由此,悲痛欲絕的劉備將兵敗原因,歸結於劉孟二人見死不救。如此重壓之下,孟達害怕,加之與劉封的矛盾不斷激化,竟然率領本部4000餘人投降了曹操。

投降的孟達,很快反過來帶領曹軍攻打上庸,並勸說劉封投降,劉封斷然拒絕。怎料,手下上庸歸降者申氏兄弟,卻再次反戈,打開了城門,上庸失守。無奈劉封,兵敗退回了成都。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回到了成都的劉封,立刻陷入了危險的境地。蜀國丞相諸葛亮的一席話,徹底了斷了劉封的一生。諸葛亮說“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這句話,也恰恰切中了劉備的命門,少主年幼,能力堪憂,未來能否駕馭的了剛猛的劉封,終歸是一個未知數。如果,為此起了內亂,危及蜀國社稷,真是後悔都來不及了。

劉備亂世梟雄也,其再仁厚,面對危及社稷的危險因素,也不會手軟。今天能夠抓住劉封貽誤軍機,不馳援關羽的把柄,也是最好的理由。於是一道賜死劉封的命令,讓悲情王子劉封魂歸樊城了。

四、若有回頭路,劉封當自強

劉封臨死時嘆道:“恨不用孟子度(孟達字子度)之言!”。若有回頭路,劉封一定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劉封之死表面看是,關羽被殺,諸葛亮建言,歸根結底是其以養子的身份,威脅到了王權統治。劉備為之流涕,滿滿的不忍之心,卻不得已而為之。但實際上,這件事情劉備等人做的都沒有錯,古往今來,正像孟達勸降書裡說的:“亂禍之興作,未曾不由廢立之間也。”即使你劉封沒有此意爭皇位,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也是由不得自己。歷朝歷代,為皇位大打出手,拼個你死我活的兄弟比比皆是,更何況這種關係呢。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劉封之死,怪就怪劉封自己的決定,劉封人是好人,但剛猛有餘,心機不足。不能明辨大局,沒有及時辨明自己所處的不利的政治位置,因此也沒有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斷所導致的。孟達話:“知禍之將至而留之,非智也。”說的非常在理。

關羽失敗,姑且說劉封本就沒有多大的責任,就是沒責任也難逃一死,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無奈的是,劉封也許是真的顧念與劉備的父子之情,抑或也做不出賣主求榮的齷齪之舉,或許更沒有想到劉備如此決絕舉起屠刀,死的不值,死的窩囊,更死的冤枉,這是一出歷史的悲劇。

夾沙甜肉|劉封,悲情人生,就從這道襄樊名菜開始……

作為悲劇的主角,劉備必須對大局負責,命運讓他決定犧牲劉封,他為自己不得已作出的殘忍選擇而傷心落淚,為劉封如此不明智而惋惜落淚,更為劉封不背叛的選擇而欣慰落淚。李贄:”劉封雖不出救,其罪正與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若傅士仁,孟達,則反國之賊也,罪不容誅矣。凡讀史者,定須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

世人皆為劉封冤死而唏噓不已,劉封雖不能死得其所,但成其忠名,也不枉一世英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