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提起《肖申克的救贖》,我想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它於1994年上映,導演是弗蘭克.達拉邦特。雖然這部影片錯失了當年的諸多奧斯卡獎項,而且屈居《阿甘正傳》之下,讓人惋惜,但是至今仍是位居世界經典電影中排名第一的勵志片。

看過之後,你會覺得熱血沸騰,周遭不如意的生活彷彿又重新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就是這部片子的力量所在。當你心情晦暗時,當生活辜負你時,不妨看看這部片子,它會讓你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這部電影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在250部佳片中被觀眾選為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院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制度化”是一個可怕的詞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制度化在百度的解釋是指群體組織的社會生活從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轉化過程。是群體與組織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也是整個社會生活規範化、有序化的變遷過程。

看似制度化是一個正向的有意義的詞語。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隨性而為,想怎樣就怎樣,醫院的大夫護士可以不遵守職業規則給病人用藥,食品工廠的工人可以不遵守職業規則加工食品……那樣的話,社會會亂成一片,病人會延誤病情,人們吃上不衛生的食品會拉肚子,更有甚者會出人命。

但是,當“制度化”這個詞出現在監獄裡,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影片中旁白說: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監獄裡有獄警和犯人,一方是管制的,另一方則是被管制的。他們就像貓和老鼠一樣是天敵,獄警對待犯人的態度是強硬,鄙視,隨意打罵;而犯人雖然害怕獄警,但是卻對他們夾雜著強烈的恨意。

在監獄就像在軍隊一樣,每天的“日程”都是一樣的,幾點起床,幾點工作,幾點吃飯,幾點活動,幾點熄燈,區別只是軍人受人尊敬,領著高薪,而且享受著國家津貼,擁有著相對的自由。

犯人們由於觸犯了社會法律被關進監獄,是有罪之人,在社會中被人鄙棄。而在監獄的獄警們看來他們連豬狗也不如,甚至偶爾“失手”打死了他們,也是他們罪有應得。同時獄警們也是被“制度化”的一群人,他們被放在了犯人的對立面,被迫變得粗暴、殘忍。

所以,監獄是黑暗的,是社會中的糞坑,而犯人們就是蛆蟲。在這裡,人性被壓制,被扭曲,也許你今天被豬狗一樣對待,隔天就暴屍荒野了。

在監獄裡,最大的感受就是無望,要把牢底坐穿。在這裡都是殺過人的重刑犯,量刑時間很長,幾十年甚至終身。電影中的瑞德無數次被提審,希望能夠減刑,但是無數次都以失敗告終,所以,他告訴所有人:在這裡,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抱希望,否則絕對死得早。

能熬過最初的痛苦生存下來的犯人們都變成了行屍走肉,他們像機器人一樣“被制度化”了,沒有思想,沒有希望,白天熬過去是夜晚,一睜眼面對的是跟昨天一樣的日子。他們不用接觸新鮮的事物,只需要做好手頭的事就好了。

一個人這樣生活了幾十年,如果被釋放,會怎樣?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犯人老布在監獄中度過了他的一生,年逾古稀被釋放,他曾經為此一度悲痛失聲,因為他不知道出去後如何應對現世的生活。最後,他選擇了自殺。

即使深陷泥淖,也從未放棄希望

安迪始終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他的身上始終有一種生命的力量,即使在最貧瘠的土壤上,他也能使其發出嫩芽,並開出花來。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入獄第一天,獄友們照例打賭,看看誰是第一天就精神奔潰的人。其中瑞德把賭注放在了看似弱不禁風的安迪身上。結果他輸了,安迪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就像暴風雨來的前夜,安靜,沉澱,不疾不徐。

面對“三姐妹”的侵犯,安迪一次次表現出了他的機智和無畏,如果意志稍薄弱一些,他或許會淪為罪惡之手的奴僕,精神垮掉,接下來會像無名之輩那樣死去。

在安迪的身上,似乎自帶光環,有一種特殊的力量感,而這種感覺使得瑞德莫名對他產生好感,於是通過與獄警的關係照護安迪,安迪得以向機會之門踏近一步。偉大之人,即使深陷囹圄,也依然會發光。

安迪是一個銀行家,他有著卓越的才能,於是他逮住機會,哪怕渺茫,他向每一個機會靠近,置之死地後生,他得到了這個機會——為獄警的長官非法報稅。

安迪簡直是一個傳奇一樣的人物,因為幫警官們報稅,他脫離了勞作之苦,然後他申請籌辦了獄中圖書館,讓獄友們看書,聽音樂,讓他們感受到了自由的召喚,重新燃起生命的激情。

在安迪的心目中,自由大於一切,而他從未放棄希望。安迪從踏近監獄第一天,就想著要逃出去,先是靜靜觀察,然後得到自己越獄所需的種種物件,他的每一步行動都有計劃地展開,觀察監獄的環境,構造,預測天氣情況,打通人脈,包括越獄後的出路,他都精心設計。

縱使你身陷何種苦痛,抬頭望一望天,總能看到希望,只要你不放棄希望,生活所能回饋你的絕對比你能想到的要多得多。

水可以穿石,不要小看堅持的力量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一個小鶴嘴鋤,如何能夠把監獄厚重的牆壁鑿穿,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人相信。不是不相信,而是忽視了堅持的力量,用二十年去挖一堵看似牢不可破的牆壁,誰也不敢想,論誰都會第一時間想要放棄。

瑞德告訴安迪:在這裡,你要學會放棄希望。但是,安迪沒有聽他的,他不但沒有放棄希望,而且用了整整二十年去做同一件事。

安迪的意志是堅定的。面對“三姐妹”,他沒有一次放棄過抵抗,哪怕身上遍體鱗傷,也從未屈服,終於,“三姐妹”敗在了他的手上;

他想要給監獄籌辦圖書館,監獄長說費用你自己想辦法,於是安迪寫信給政府,希望政府可以撥款。第一次的信件石沉大海,第二次,第三次……沒想到這一寫竟然寫了六年,政府終於回話,撥款並且捐贈書籍;

而他挖通道則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終於靠著鍥而不捨的精神成功越獄。

司湯達說: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而安迪就是如此,幾十年只做一件事,看上去多麼令人生畏,又多麼讓人肅然起敬。找準目標,就這麼一點一點地去實現,從未有一刻的間斷和鬆懈。命運看見也要甘拜下風,於是,安迪獲得了他想要的自由,用盡一生去尋找的自由,得來不易,如此珍貴,卻一點也不意外。

書籍的力量,在關鍵時刻可能會救你的命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電影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迪的學識。首先,他是一個銀行家,本身就是一位讓人尊敬的有素養有技能的人。

安迪因為這個技能,得以在監獄中大展拳腳,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安迪的才能使得他即使深陷囹圄,也能及人之上,可以脫離底層勞作的辛苦。

因為學識淵博,因此看得遠,意志堅定,他如同感受到書籍中偉人力量的賦予。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安迪因此可以看清所有問題根本,將自己的未來精心設計,一步步向自由靠近。

在受到“三姐妹”攻擊時,他們想要用一根鐵棍威脅他就範,但是他冷靜地說出了這樣做的後果,當被問到“你怎麼知道”時,安迪則淡然地說“是書上看到的”

書籍集結著歷代先人的智慧,安迪深知書籍的重要,因此,堅持要籌辦圖書館。知識就是力量,要知道在古代,知識都被上層階級壟斷,貧民百姓是無法接觸到的,為的就是容易管理他們。也就是說,誰掌握了知識,誰就有左右時代的特權,足可見知識的力量。

如果安迪沒有知識儲備,只是擁有蠻力,就好比一輛汽車只有發動機,但是沒有方向盤,那麼汽車只會因為偏離方向而墜毀。

是知識成就了安迪的傳奇,幫助他從一次又一次地在各種危難中屹立不倒並脫穎而出。

監獄長喜歡看聖經,而安迪卻在聖經中放著他的“作案工具”,“救贖之道就在其中”,沒錯,監獄長最終進了監獄,而安迪卻獲得了自由。安迪用書籍的“力量”再一次勝出。

曾落選1995年奧斯卡獎,卻至今位列經典電影第一名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6,幾乎接近滿分,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感覺都是震撼的,它裡面所講述的自由、希望,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都能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即使處在最不堪的境地,也可以堅持下去。改變命運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而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就如影片中所說:在我們心裡,有一塊地方是無法鎖住的,那塊地方叫做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