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壯壯:我快70歲了,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于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拉開帷幕,熱愛電影的人們相聚平遙,共享光影盛宴。開幕式當晚,平遙國際電影展授予中國導演田壯壯“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賈樟柯、刁亦男、張一白、程耳、萬瑪才旦五位當下中國電影重要的中生代導演共同為田壯壯導演頒發榮譽,全場起立鼓掌致敬。

田壯壯:我快70歲了,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賈樟柯、刁亦男、張一白、程耳、萬瑪才旦共同為田壯壯導演頒發榮譽

“我覺得可能是電影讓我對很多事情有了認知,然後讓我知道應該在自己有生的年華里做什麼。” 接過獎盃,田壯壯說。

馬上就要70歲的田壯壯依然在拍攝自己感興趣的電影,新作《鳥鳴嚶嚶》已經在後期階段,這些年他也演電影;在《相愛相親》《後來的我們》等影片中貢獻了令人動容的表演;同時他也是當下青年電影創作幕後的重要推手,包括《過春天》《我心雀躍》等近年來在各大電影節嶄露頭角的青年導演作品也是由田壯壯擔任監製。“我覺得這個獎給我是一個提醒,可能(我)年齡確實大了,但是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還舉行了田壯壯大師班的課程以及《小城之春》修復版的放映。

田壯壯:我快70歲了,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田壯壯

“小城”又逢春,田壯壯憶打破“十年沉默”

10月10日上午,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小城之春”廳舉辦田壯壯大師班——“小城又逢春”,開啟了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首個電影人學術分享日。當《小城之春》遇見“小城之春”,電影、學術對話遇上電影廳,引出更多幕後故事。10月11日,田壯壯導演的《小城之春》修復版在平遙電影宮的“小城之春”劇院放映,平遙影展的創始人賈樟柯稱其為一個“兩代中國電影大師的對話”、“夢寐以求的圓夢時刻”。

“這個劇場就是以費穆導演的名作,1948年的《小城之春》命名的,它是中國電影美學史上的一個高峰。經過多少年之後,田壯壯導演又重新翻拍了《小城之春》,也獲得了那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大獎,可以說在中國電影史上有兩次《小城之春》的美學高峰。”賈樟柯談到,“確實經過七八個月的疫情,我們需要彼此這樣的一個關照,需要我們從前輩導演身上獲得一種電影的力量,田導演從業以來給中國電影注入的創造力,給世界電影注入的新鮮的視角,對電影事業全方位的推動,我覺得他是最適合的人選,為我們年輕人鼓勵打氣,為中國電影、世界電影復甦推波助瀾。”

田壯壯:我快70歲了,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小城之春》海報

《小城之春》是田壯壯“沉寂“十年之後的打破沉默之作,導演也藉由此次放映重新回顧了當年“描紅”費穆導演經典名作的心路歷程。“當時不太想拍電影了,就覺得好像我有一點跟大的電影世界格格不入似的。”十年間雖然已經起心動念要拍《吳清源》,但因為從日本蒐集資料,翻譯籌備又等待多年,“閒著沒事幹,就突發奇想,把所有老的中國的三十年代的片子全給找出來,沒事就看。”看到第三遍《小城之春》的時候,田壯壯突然覺得“特別心酸,可能是千禧年給我的影響。人和人之間在越現代越發展的情況下,疏遠感越來越重、越來越強。可能是這個原因,我看完了像《小城之春》這種發乎於情止乎於禮的那種東西,兩個男性之間的情感突然間確實打動我了。”

田壯壯對於前人大師的作品充滿 敬畏,“這個電影太好看了,我確確實實想再描一次紅模子,我有十年沒拍電影了,特別想去拍一個特別平靜而內心又特別大涌動的電影,控制的平穩是挺難的事。能安安靜靜地拍一次電影對我來講挺重要的,它讓我確認我可能還能再回過來拍電影。”

田壯壯:我快70歲了,還得為電影鞠躬盡瘁

活動現場

現在的青年導演有一些“尷尬”,希望有一條相對自由、學術的院線

影展首日的大師班上,導演田壯壯與導演賈樟柯進行對談,他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從影經歷,從《獵場札撒》《盜馬賊》到《吳清源》《狼災記》,詳細揭秘了等多部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並分享了新作《鳥鳴嚶嚶》的製作進度,謙遜真誠的態度引發現場陣陣掌聲。

第一次來到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田壯壯感受到的是年輕與生命力,“這是我第一次來平遙國際電影展,它是在原柴油機廠房的基礎上新建的,一個特別有生命力、年輕人渴望創作、渴望新的精神追求的地方,非常新銳。我馬上70歲了,離電影已經越來越遠了,希望賈導一直堅持下去,也希望每年都有機會過來。”

回顧自己從影以來一路的拍攝歷程,每次創作的契機和方式不同,但對於電影美學有一貫的認知和踐行。“我覺得拍電影對我來講就是用你想表達的電影語言、電影方法去呈現。然後你要挑戰自己,我希望自己的每部電影都不一樣,都有它自己特別的質感、氣質在裡面。”但這種挑戰有時候對導演來說也很“奢侈”,田壯壯對賈樟柯調侃道,“老賈你是職業導演,我是業餘導演,要靠工資活著。所以我現在就不敢拍電影了,因為現在電影太貴了,要想去拍自己特別想拍的電影,其實還是得要顧到觀眾、市場,就會覺得有點猶豫,會有一點不知所措。”

田壯壯多年以來有另一個身份,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教授。也是因為這個身份,他始終與青年電影人的培養和扶持關係密切。當被問到對當下青年導演作品的看法時,田壯壯坦誠稱今天的年輕人和他曾經幫助的賈樟柯、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已經有所不同,“你們這一代人我現在能清楚地感覺到,你們的美學和電影製作的整體歷程是特別清楚的。現在的青年導演我覺得有時候會讓我有一點點猶豫,可能是因為這幾年電影市場的需求量太大,而電影市場對電影本身的態度就滲透到電影裡邊來了,所以很多青年導演會有一些尷尬,有一些猶豫。”

對於年輕導演的評判標準,田壯壯認為,“一個好的電影問題不是主要的,你最有力量那部分是好的就行了。”田壯壯談道,年輕人拍的一些電影,“可能很粗糙,有很多毛刺和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他的那個氣勢、那種闖勁和造力是特別難得的。”

“我今後的所有的時間可能都是在幫助年輕導演做監製,或者做策劃,我覺得做什麼都不重要,這個電影能拍出來,能完成,能夠有很多人喜歡,甚至能夠走到世界上去,我覺得這是對中國今天的文化、今天的人的狀態的一種最好的傳播。”田壯壯說。

而作為本次平遙國際電影展學術活動的開啟者,田壯壯也談到自己對於“學術院線”的期許和展望。“我一直希望能夠有另外的一條院線,這條院線是相對自由、學術性、小眾的,可能在每一個省會城市或者經濟發展好的城市裡有這麼一家,常年放些不是娛樂性電影的東西。其實電影應該就是豐富的,應該是讓電影能夠到我們生活裡來,現在是我們到電影生活裡去,就是我老說現在好多人不是認識電影,是認識電影院。”

責任編輯:張喆

校對:張亮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