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年都打下首都了還是失敗了,與蒙古人滿人相比,他們錯在哪

攻佔國府首都南京在戰術上是日本侵華的一個重要勝利,但從戰略角度來看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這一軍事行動一方面使得日本政府和大本營不得不放棄相對穩健的逐步蠶食的策略,轉而發動具有極大風險的全面侵華戰爭;另一方面改變了戰爭軸線,放棄了已經多次被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驗證的自北而南的擴張路線,而採取由東向西推進的策略。

--------------------

蠶食還是鯨吞

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使其無暇消化佔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佔領的地區提高戰力。--- 蔣百里

領土擴張可以採取鯨吞和蠶食兩種策略。鯨吞可以快速推進佔領敵方領土,在短時間內取得輝煌戰果。這一策略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後勤保障,能夠堅持到徹底摧毀對方戰爭能力。但如不能在一定時間內瓦解敵方戰爭意志,迅速結束戰爭,則容易陷入戰爭泥潭。大量的軍事力量被部署在佔領區以保證有效的行政管控,鎮壓反抗勢力,使得前線進攻乏力。同時由於沒有時間對佔領區進行消化,無法有效從佔領區獲取資源,支撐戰爭所需要的物資必須從本土補給。隨著軍事推進,兵力和補給將變得捉襟見肘,進退兩難。

蠶食則是相對穩健的做法。以政治手段為主,控制戰爭規模,逐步推進,佔領並消化對方國土,建立起高效行政機構,使得佔領區成為戰略物資和軍事力量的來源。隨著佔領區的不斷擴大,己方軍事力量也隨著不斷增強。但蠶食的缺點是進度太慢,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

日本在1937年以前一直採取蠶食的策略。一方面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戰爭能力可以一舉佔領整個中國核心區,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國際勢力的干涉。當時日本的“新大陸政策”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獲取中國的資源後)就可以進而征服印度、南洋諸島、中小亞細亞以至歐洲。”

這一戰略成功的關鍵在於以政治手段為主,控制戰爭規模,建立有效防線,穩紮穩打,逐步壓縮國民政府的力量。在佔領華北平原後,日本所控制的土地已經和中國核心區不相上下。此時日本已經掌控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在蠶食和鯨吞之間做出調整。(具體分析附後)

日本當年都打下首都了還是失敗了,與蒙古人滿人相比,他們錯在哪

七七事變後,石原莞爾提出“不擴大”方針,希望通過停止衝突換取中國對偽滿洲國的承認。即使擴大派,最初的目標也是黃河至淮河一線,不擴大到上海。為了緩解華北壓力,展示國府抗戰決心,一個月後中國軍隊的精銳力量進攻上海日本駐軍。日本從華北戰場和日本本土抽調大量部隊至上海,使得這一作戰行動最終演變為上百萬軍隊參與的淞滬會戰。3個月後,中國軍隊慘敗,日本軍隊越過大本營規定的制令線,攻佔國府首都南京。

針對一國首都和核心區的軍事行動不可能只是局部戰爭。南京大屠殺使得任何可能的中日和談破滅。日本無法按照既定戰略逐步蠶食中國,不得不發動全面戰爭。同時戰爭的軸線也由日本設想的南北方向改為中國設想的東西方向。南京政府放棄了保有江東平原的幻想,改為向西部戰略轉移,保存軍事實力,以雲貴川為大後方進行長期抗戰,使得中國抗戰局面絕處逢生。

--------------------

南北還是東西

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日本就是把中國沿海封鎖,中國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無法封鎖的。--- 毛澤東 《論持久戰》

中國歷史上,北方民族入侵從來都是由北往南推進的。為了應對北方威脅,華夏政權設置了兩道防線(陰山-燕山防線和江淮防線),進行逐級抵抗(為什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要將陪都定在重慶? - Diffractioner 的回答)。中國這種分級防禦的地理構造和無與倫比的大縱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北方民族無法佔領全部核心區。歷史上只有兩次全面失守(元,清)。前者華夏族迅速組織了反擊,而後者則接受漢化,成為最後一個古典王朝。

日本當年都打下首都了還是失敗了,與蒙古人滿人相比,他們錯在哪

日本顯然對中國歷史有著充分的瞭解。從日本的地理位置看,從東方海岸線入侵中國是最容易想到的策略。日本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可以沿長江西進,瓦解中國南北防線和地緣縱深,另一方面可以快速佔領上海(金融中心)、南京(政治中心)、武漢(交通樞紐)等長江沿岸城市,削弱中國抵抗力量。但這將使得中國軍隊得以保存有生力量,向西退卻。中國將具有云貴川至青藏高原、陝甘寧至新疆中亞、山西河套至蒙古高原、東北至外東北四個方向上無以倫比的戰略縱深。即使中國核心區被佔領,蘇聯和英美可以通過中亞和緬甸源源不斷地為中國軍隊提供資源,日本並不能快速摧毀中國戰爭能力。日本可以將戰線推進至中國第三防線,但並無法達成地緣平衡。處於高地的中國軍隊可以隨時居高臨下發起攻擊。由於缺乏必要的安全邊界,日本的統治並不會穩定,無法消化佔領區,戰爭的巨大消耗無法得到彌補。戰爭將進入痛苦的相持階段,日本將陷入戰爭泥潭之中不得脫身。

日本當年都打下首都了還是失敗了,與蒙古人滿人相比,他們錯在哪

因此日本在初期還是採取了由北向南逐步蠶食的方法。中國的政治格局是從南往北中央政府控制力逐漸減弱,日本可以採取政治手段輔以有限戰爭的手段步步為營。若按照上文所分析的策略,中國軍隊將一直被迫往南退卻,並無可以依託的大後方。日本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使得中國歷史上構建的長江防線成為虛設,同時可以佔領廣州,實現對中國軍隊的南北夾擊。

即使日本決定採取全面戰爭的手段,也需要儘量將中國軍隊拖在江東平原以達到快速聚殲的目的。一個可能的方案是華北方面軍由北往南沿平漢線,海軍由南向北沿粵漢線同時推進至武漢,切斷中國軍隊向四川盆地退卻的路線。只要不進攻上海和南京,國民政府並無可能在抗戰初期即下定決心放棄其核心板塊和首都,中國軍隊必然會留在江東平原。在中國軍隊損失殆盡的情況下,西部諸省是否還會和國民政府保持一致就很難保證。日本可以通過政治手段迫使其倒向自己,即使保持中立也可以接受。但中國南北縱深幾千公里,日本很難徹底截斷中國軍隊向西退卻的路線(徐州會戰中日本也未能攔截第五戰區的軍隊向南陽盆地退卻)。在全面戰爭中日本並無把握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相比之下,由北往南逐步蠶食就成為了日本政府在三十年代早期奉行的策略。

--------------------

戰略誤判

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 蔣百里,《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

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1937年廬山演講

既然日本政府採取了由北往南逐步蠶食的策略,那麼為何日本在37年還是選擇了全面戰爭這種硬突破的方式,以至於最終深陷戰爭泥潭呢?

表面上看是由於日本軍部和日本政府之間的矛盾造成的。逐步蠶食以政治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在佔領區建立有效行政控制依賴於政府的內政能力,這將使得軍隊的影響力下降。日本軍部需要擴大戰爭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日本30年代軍隊和政府的矛盾層出不窮,226兵變後軍部正式控制國家政權,軍事解決大陸問題的聲音開始佔據主流,全面戰爭似乎不可避免。

而日本軍隊進攻上海導致戰爭軸線改變,直接原因是由於日本海軍和陸軍的不和造成的。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貫穿於整個日本近現代史。東北和華北是陸軍的功勞,海軍並無法染指。為了宣洩旺盛戰力,日本海軍渴望擴大戰爭,進攻中國海岸線(青島、上海、廣州),並溯長江而上進攻中國腹地。

但從深層次上看,這是由於中日不同的民族特性導致的戰略誤判。日本在整個侵華過程中都採取了『以戰逼和』的策略,即通過不斷攻佔中國核心區,迫使國民政府坐下來談判,並在談判中取得最有利的條件。南京大屠殺也是希望能夠瓦解中國戰爭意志,使中國徹底屈服。這從日本的民族特性來看是合理的。但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的民族精神是剛性的,可以用山來形容。日本人的軍事反抗精神非常強烈,至死不屈,而一旦被征服就會死心塌地完全歸順。中國大唐王朝和美國都實現過這種降服。而華夏民族是一個柔性的民族,可以比作水。抽刀斷水水更流,中國人在戰爭中的抵抗意志不如日本,但要從心理上徹底征服中國人卻完全不可能。華夏民族的精神可以比作是彈簧,外力越大,反抗力越大。日本對民族特性的誤判,使得日本大本營並未嚴力約束侵華部隊,中日戰爭不斷升級。攻陷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殺並未能夠使中國屈服,反而大大激發了中國人反抗的民族情緒,使中國空前團結起來。在這種形勢下,無論主觀上有任何想法,國民政府都不可能和日本和談,簽訂停戰協議。南京陷落後中日談判徹底破裂,日本宣佈『不再以國民政府為談判對手,期待能與帝國合作的中國新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以此為標誌,日本正式陷入中國戰爭泥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