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路財經觀察,新冠疫情如何影響高端財富市場

金絲路財經觀察,新冠疫情如何影響高端財富市場

GAAF 第五屆全球資產配置決策者峰會暨“海派”頒獎盛典 2020(GAAF2020),於8月20日在上海銀星皇冠假日酒店順利召開!本屆大會由決策者金融研究院(CFRI)和決策者顧問集團(CDMC)聯合主辦。本屆大會彙集了350位參會嘉賓,分別來自於高淨值人群,高校、諮詢、私人銀行、銀行個金與財富管理部、家族辦公室、第三方財富、資產管理公司、基金、證券、信託、保險、期貨、高端生活方式提供商等決策高層!

圓桌論壇概略

埃捷致國際研究諮詢(Agility Research & Strategy)作為受邀專業諮詢機構,成功主持高端圓桌論壇:“新冠疫情對高端財富市場的影響”。

參與嘉賓有:

  • 新加坡大華銀行中國區主管林培豐先生
  • 宜信財富首席技術官和副總裁向江旭先生
  • 匯中財富副總經理
    李義傑先生
  • 天弘基金總經理助理朱海揚先生
  • 埃捷致中國區總監James Roy 先生和副總監曹昕先生

業內大咖圍繞著高淨值人群受疫情影響的財富縮水狀況、他們的及時反應、迅速恢復、對未來的投資組合變化、國內與全球市場的比較,以及數字化和技術的應用等,展開了熱烈討論。精彩觀點,不容錯過,小編整理了嘉賓發言實錄,以饗讀者。

金絲路財經觀察,新冠疫情如何影響高端財富市場

問答環節

話題1:新冠疫情對金融和財富管理機構有何影響?

宜信財富向江旭:疫情既帶來“危”,更帶來“機”。一是加速和促進了數字化、線上化,讓其地位更為重要,甚至變成唯一的渠道。二是宜信財富充分利用技術和平臺優勢,迅速反應,開展大量線上、遠程服務和營銷,業務不僅沒有下跌,反而還大幅增長。三是疫情也促使大家思考是否應考慮配置數字化資產、數字貨幣等另類投資。

大華銀行林培豐:一是國際投行報告顯示全球高淨值人群將可能因新冠疫情財富縮水3 萬億美元,全年約下跌4%。二是那些比較靈活的高淨值客戶,以及比較願意聽取我們專業意見的客戶,資產保值增值就不錯,很快迎來了納斯達克等股市的迅速反彈。反而是那些把投資全部變為現金的客戶損失相對更大。我們當時給客戶的意見也是要堅持投資,並且投資於偏防守型的股市,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天弘基金朱海揚:天弘基金客戶數超過6 個億,業務全部通過線上完成。新冠疫情對天弘基金反而是利好,通過網絡新開戶人數大幅增長。當然因為其普惠的定位,因此普通客戶增長速度大於投資資產一百萬元以上的高端客戶數增長。

匯中財富李傑義:此次新冠疫情對行業衝擊很大,主要影響會議、客戶交流、辦公等,但我們迅速轉到線上方式。第二是客戶對保障、健康類資產配置意願顯著增長。第三新冠疫情造成優質資產愈加稀缺,對財富管理機構獲取和配置優質資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埃捷致James Roy: 我們的調查報告顯示,儘管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但中國高淨值人群展現出了高度的韌性,對未來依然保持樂觀,積極投資,但對投資回報率顯得更為理性,同時更關注長期投資、保障性投資,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安全,並實現資產的穩健增長。埃捷致還對在場的金融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提出中肯建議,如何更好贏取高淨值人群的心,有三個重要因素,包括:更積極主動地理解客戶個性化需求併為其制定更好地投資方案;更透明誠實地推薦理財產品;以及更多投資於品牌和聲譽建設,從而獲得客戶長期信任等。

話題2:資產配置

大華銀行林培豐:疫情期間,中國內地高淨值客戶諮詢如何在新加坡開戶的增多,說明很關心資產的海外配置。第二是相對於疫情,可能現在的中美關係讓高淨值客戶更為擔心,擔心不確定性,紛紛詢問資產應該如何配置。我們的經驗是理財是一個長跑,需要堅持到最後,不要中途倒下。當然,大華銀行也有很豐富的經驗和能力來幫助這些高淨值客戶進行安全、穩健的長期資產配置。

天弘基金朱海揚:十分認同新冠疫情帶來最大的趨勢是不確定性。普惠人群可能由於對不確定的擔憂,更注重存款、理財和短期收益,而高淨值人群相對更關注財富規劃,安全性,例如購買黃金、外匯、海外資產配置等,剩餘資產很多投資於權益資產,並且還會考慮財富的變現和消費。

匯中財富李傑義:我們的客戶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從普惠到中產到高淨值。我們會基於客戶對風險的偏好,對客戶做金融市場教育,向他們推薦適合其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預期標準的資產配置組合,從而幫助其提升其綜合理財收益。

話題3:數字化科技的應用

宜信財富向江旭: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管理通常是線下線上並重的,大額的財富委託和管理一定需要“網友”見面。而數字化手段的終極目的是幫助我們更懂客戶,或者讓客戶更懂他們自己。基於不同場景、模型和訴求,我們的科技和數據可以幫助高淨值客戶進行分析、預測和提供不同的個性化配置建議。

天弘基金朱海揚:數字化較多應用於普惠金融,高淨值客戶通常有專屬的服務經理,有投資渠道,對產品有更多認知,對金融機構的線下服務有要求,在科技引用上可能也會需要智能投顧等新型手段做輔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