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腸胃炎,有人說是“胃寒”,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腸胃炎是腸黏膜和胃黏膜發炎,常常是由食物中毒導致的,特別是在夏季腸胃炎是常見病和多發病,由於細菌和病毒等感染所導致的。很多人認為腸胃炎就是胃寒,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有腸胃炎,有人說是“胃寒”,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腸胃炎和胃寒一樣嗎?

1、胃寒

胃寒是中醫上的術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內在的脾胃陽氣虛所引起的,另一種是外來寒邪入侵所引起的陰寒凝滯胃部。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胃寒患者的主要症狀是吃生冷食物時可出現胃痛、胃部有寒涼感,不過喝溫水或吃溫性食物能祛除寒氣,胃寒症狀有所緩解。現在醫學認為胃痛一般跟十二指腸或胃部炎症以及潰瘍有關,還有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出現腫瘤或缺血以及患有全身嚴重疾病同樣會引起胃痛。

2、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會發展成慢性腸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狀是胃痛,腹脹腹瀉、便秘或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還有部分人出現大便不成形,易放屁,呈現粘液狀大便或便溏。

有腸胃炎,有人說是“胃寒”,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引起腸胃炎的因素有哪些?

1、受到細菌感染

所吃的食物受到細菌感染,特別是半生不熟的食物易沾染細菌。沙門桿菌以及葡萄球菌一般來自於處理食品的人員身上。除了以上兩種細菌外,大腸桿菌也是常見的病菌。受到汙染的魚肉、畜肉以及禽肉中會發現彎曲桿菌。以上細菌感染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引起胃腸炎和腸炎,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等常見病原體。另外腺病毒、手足口病毒以及腸病毒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胃炎,只要受到感染後兩天內就會發病。

3、食物感染

某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產生一些毒素引起腸胃炎。還有經常吃受到汙染以及腐敗變質的食物,吃這些食物後會使得腸道功能出現變態反應,從而引起腸胃炎。

4、真菌和寄生蟲感染

當受到真菌感染如麴黴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時可引起真菌性腸胃炎。受到寄生蟲感染如蛔蟲、球蟲和弓形蟲等,會使得腸胃功能嚴重受到損害,從而增加患上腸胃炎風險。

5、長期濫用抗生素

長期濫用抗生素會使得腸道菌群失調,易產生耐抗生素菌株,甚至會引起腸胃炎。所以需按照醫生囑咐足量足療程用抗生素,不能濫用。

有腸胃炎,有人說是“胃寒”,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腸胃炎?

通過燉食物的方式來烹調,食物易被吸收而且能減輕胃部負擔。燉食物時要把動物脂肪撇去成分,越簡單越好,品種儘可能的減少,一般在3~5種食物即可,可選擇藥食同源食材如蓮子山藥或扁豆等。經過燉的食物有助於有效成分溶出,減少對胃腸道帶來的刺激,有利於吸收其中營養,但過多藥物或食物可能會破壞原有的味道,而且也會使得營養物質流失。

溫馨提示

夏季是腸胃炎高發期,必須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半生不熟和生冷食物。吃飯時細嚼慢嚥,能使得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嚼碎,減輕胃部負擔,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避免吸菸喝酒,更不能喝濃茶以及濃咖啡等。

#家庭醫生超能團# #健康科普排位賽#

1、《有腸胃炎,有人說是“胃寒”,燉什麼食物能調理?聽聽醫生怎麼說》,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2020-05-22

2、《引發腸胃炎發病的5大原因有哪些?》,醫談養生, 2017-11-13

如果粉絲朋友有更多健康問題,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家醫君會盡快為您解答。

想了解更多腸胃相關的資訊,可以關注@家庭醫生在線,我們致力於為您提供更多更專業的健康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