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哪怕你的追求是正當的,也不能通過邪門歪道去實現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過來會給人造成一種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毀掉你的一生!”——路遙

著名作家路遙在《人生》中向我們闡述了許多的人生的哲理。除了人生哲理,這部小說還向我們展現了高加林,劉巧珍和黃亞萍三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1、 迫於現實,選擇劉巧珍

高加林出生於一個平凡的農民家庭,但是生性高傲的他並不甘心僅僅屈身於這小小的、貧窮而落後農村,所以從小他就拼了命的學習,只為能夠與就跳出農門,飛黃騰達。

就是這樣的想法養成了高加林"精緻的利己主義"性格,也成就了他後來"陳世美"式的行為誘因。在擔任鄉村教師的職務時,心高氣傲的他壓根就瞧不上土裡土氣的農村姑娘劉巧珍,即使是待在偏遠落後的農村,絲毫不影響他渴望追求偉大志向的心,他的希望寄託在幾年後的考試上,因為只要通過了那場考試,他就能成為真正的教師,那樣的身份和地位才是他的追求,說不定運氣好的話,靈感來了他也能創作上幾首詩,成為受人尊敬的詩人。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給高加林潑上了一大盆冷水,他的夢很快就破碎了,高明樓的兒子三星就是罪魁禍首,從那以後高加林便失去了鄉村教師的面工作,他的人生理想也就這麼被扼殺在搖籃裡。

常言道:"雪中送炭暖人心,錦上添花無人記",就是在高加林人生最灰暗的時期,劉巧珍出現了,這個活潑開朗的農村女孩彷彿自帶光芒,點亮了高加林心中的黑暗。劉巧珍的真心也沒有白白付出,受到生活打壓的高加林選擇了她,這也意味著他放棄了原本的人生理想,選擇和生活低頭了。

2、 出現轉折,背信棄義

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人意想不到的改變,這些改變或許能影響人的一生。如果不是高加林的叔父突然間成了當地的勞動局長,那麼也許高加林能夠繼續他和劉巧珍的平凡日子。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人是群體動物,也正因此會被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牽絆,也就有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由於叔父高玉智的突然升官,身為親戚的高加林也受到了厚待,因為怕被高玉智報復,曾經撤掉高加林教師職位的縣勞動局長和大隊書記給高加林安排了一個新工作。為了拍新任勞動局長的馬屁,他們給了高加林一個通訊組幹事的閒差。

就是因為這次升官,改變了高加林原本的人生軌跡,他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下子成了縣裡的幹部,這一突如其來的身份轉變讓高加林原本的人生理想死灰復燃了。因為要到縣裡任職,高加林選擇了放棄和劉巧珍的相守,他進城了。

進城後的高加林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女人——黃亞萍,這個敢愛敢恨的現代都市女性很快就吸引了高加林的目光,因為她所過的生活是高加林的心之所向。在一番內心鬥爭之下,高加林選擇了黃亞萍,可正是他對舊愛劉巧珍的拒絕又讓他的人生轉了彎。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沒有預想之中的順順利利,因為黃亞萍對曾經愛人張克南提出的分手,張克南陷入了消沉,看著日漸消瘦的兒子,張克南的母親十分心疼,於是她揭發了高加林。這次揭發傳入了叔父的耳朵,決定大義滅親的叔父堅決要求撤掉高加林的職位,高加林就這麼一下子回到了原點。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身份的懸殊差距讓黃亞萍和高加林的愛情沒能開花結果,就這樣,高加林一下子同時失去了愛情和事業。

還記得小說裡,德順爺爺教訓高加林的話:“你是咱土地裡長出的一顆苗,你的根就應該紮在咱土地裡啊!你現在是個豆芽菜!根上一點土也沒有,輕飄飄的,不知你要上天呀還是入地呀!”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沒有原則的豆芽菜,扎不住根,終究長不成才。

作為一個男人,矗立在人間,要行端坐正,建立自己的原則,並堅守它。

原則,就像一個人的脊樑,沒有原則,就像人沒了脊樑,做人就會畏畏縮縮,直不起腰來,生活就會顛沛流離。沒有原則的人,牆頭草兩邊倒,哪裡有利益就往哪裡跑,遲早會掉進一個個陷阱。

路遙《人生》:高加林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最後成悲劇


總結

高加林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他和兩個女人之間都沒有好的結局,

但是來日方長,人生這條路還在向前不斷延伸,只要心存希望,未來會有美好在等候!

小說《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入選了“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但其影響,絕不僅限於當時,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提起它的故事、它的人物,講述著它給大家帶來的啟迪。

《人生》是一本經典的書。

因為經典,所以簡單。它的每一個人物都像一個符號,你可以清晰地預測故事的幾乎每一個走向,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

因為經典,所以複雜。善與惡,美與醜,純真與殘酷,奉獻與自私,是如此複雜地共存於每一個人物身上,讓你無法旗幟鮮明地去恨,亦無法義無反顧地去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