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00億的比亞迪半導體,如何助力國產IGBT打破壟斷?

集微網消息(文/holly),2020年4月,比亞迪發佈公告稱,旗下子公司“深圳比亞迪微電子”(已正式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通過內部重組,並計劃上市。

公告顯示,比亞迪半導體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

隨後,比亞迪半導體在5月和6月完成了A輪和A+輪融資,僅用42天便吸引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金資本、國投創新等30家知名投資機構共44名投資主體,總融資金額高達27億人民幣。兩輪融資後,比亞迪半導體的估值從75億漲到300億。

估值300億的比亞迪半導體,如何助力國產IGBT打破壟斷?

圖源:網絡

比亞迪半導體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領導廠商,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在中國車規級IGBT市場佔據18%份額的比亞迪半導體是如何成長的?

一段“芯事”

比亞迪做芯片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通過其第六事業部展開了集成電路和功率器件開發業務。

估值300億的比亞迪半導體,如何助力國產IGBT打破壟斷?

圖片:比亞迪

2004年,比亞迪注資3億元成立了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比亞迪微電子(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與線寬0.18微米及以下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電子元器件及其相關附件的生產、銷售,並擁有了深圳、寧波兩大生產基地。

不過,比亞迪半導體在成立初期並未取得亮眼的成績。直到2008年王傳福頂著巨大的壓力以1.71億人民幣收購了市場眼中“爛攤子”的中緯積體電路(寧波)有限公司,並更名為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

寧波中緯為什麼被稱為“爛攤子”呢?這家公司成立於2002年,由臺灣亞太科技和大茂電子共同出資,註冊資本1億元,主要是從事6英寸芯片製造與服務,曾被視為浙江半導體產業的希望。

雖然分次投資2.49億美元,但其引入的都是臺積電的“老古董”,這也為後來的破產埋下了隱患。當時《第一財經日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緯半導體未達產的直接原因來自設備障礙。中緯成立時,設備來自臺積電一廠,該廠是臺積電1987年成立時的基地,設備壽命已近20年。實際運營後經常出問題,機器故障始終未能解決,導致產能一直徘徊在1萬片/月,現金流一直無法達到平衡。”

2008年,寧波中緯資不抵債,宣佈破產。隨後被王傳福“盯”上,斥巨資收購。當時外界很不看好這起交易,並預計其會虧損20億元。但理解他的人分析稱,“王傳福是想做電動汽車驅動電機(主要由驅動芯片與電源管理器件組成)的研發和生產,他想要控制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

事實證明,王傳福賭對了,這一收購決策讓比亞迪的IGBT產品研發和製造走上了正軌。

押寶“IGBT”

IGBT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代表性產品,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以及軌道交通等市場的崛起,市場規模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問題也顯現出來。在國內市場,中高端IGBT產能嚴重不足,長期依賴英飛凌、三菱、富士、安森美半導體等國外廠商,導致“一芯難求”。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能真正做IGBT芯片的廠商總共也沒有幾家,真正做的比較好的,基本都是從封裝做起的,靠封裝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逐漸一款一款地研發芯片。

僅考慮車規級IGBT市場,招銀國際預計2020年中國IGBT市場規模將達到28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將達到183億元人民幣。

比亞迪半導體一早就“瞄準”了這塊市場,並取得了出色的成績。2019 年,比亞迪在中國共配套約19.4萬套車規級IGBT 模組,市場份額18%,排名第二,僅次於英飛凌。

估值300億的比亞迪半導體,如何助力國產IGBT打破壟斷?

圖源:網絡

2009年9月,比亞迪半導體自研的IGBT 1.0芯片成功通過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子分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標誌著中國在IGBT芯片技術上實現零的突破,打破了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

2012年,IGBT 2.0芯片問世,基於這款芯片,比亞迪成功打造出了車規級IGBT模塊。2015年,該芯片升級為2.5版本。

2018年,比亞迪半導體成功研發出全新的車規級產品IGBT 4.0芯片,成為車規級IGBT的標杆。和之前的產品相比,IGBT 4.0產品在電氣性能上擁有極大程度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電動汽車的性能,從而降低電動車的功耗,增加了電動汽車的續航。

現如今比亞迪半導體IGBT芯片產量迅猛攀升,IGBT芯片晶圓的產能已經達到5萬片/月,預計明年可達到10萬片/月,一年可供應120萬輛新能源車。

與此同時,比亞迪半導體在IGBT專利方面也進行了佈局,2007年,比亞迪提出其首個IGBT專利申請,截止2020年5月8日,德溫特世界專利數據庫裡一共有比亞迪公開的130個IGBT專利族,包括231條專利記錄,其中70%的專利佈局於中國大陸。

結語

從2005年組建團隊算起,比亞迪半導體已在這條路上走了15年,目前在國內IGBT領域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擁有了包含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不過與英飛凌、三菱、富士等國際IGBT巨頭相比,無論從研發能力還是市場佔有率上,都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現有外供基礎上,下一步比亞迪半導體的規劃是讓IGBT的外供比例爭取超過50%。

也期待比亞迪半導體拆分上市以後能夠有更加亮眼的表現,為“中國芯”添磚加瓦。

(校對/零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