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他號稱自己是"天下第一不正經人"。

清順治帝感慨:此人為古文高手,非等閒之輩。

他與李白比酒量、論才華,與東坡比美食、爭幽默。

被砍頭時,還以驚世駭俗之舉,讓世上第一幽默大師的稱號結結實實落到他頭上。

其幽默,他若稱第二,這個世上,沒人敢稱第一。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他,就是金聖嘆,一個至死都要幽默的超級天才。

01、 科考,是一種搞笑的遊戲

金聖嘆,蘇州人,自幼熟讀詩書,聰穎過人。

清軍入關後,自號聖嘆,取"清入中原,聖人焉能不嘆'之意。

他自稱是從古至今第一大才,並且,用讓人目瞪口呆的舉動,在考場上,連續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華。

古時科考,是讀書人入仕的必經之路,考場上都是戰戰兢兢,金聖嘆對科考是嗤之以鼻的,於他,科考,只是一種搞笑的遊戲。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第一次科考,發下試卷,題目是:如此則安之動心否乎。

乍一看,讓人發矇,但古代的科考題目,均有出處,不然,顯不出朝廷的水平。

這個題目來自孟子《公孫丑上》。

公孫丑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翻譯成白話是;先生如果擔任齊國的卿相,有機會實行你的主張,即使因此而使齊國成為霸主,甚至稱王於天下,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如果這樣,您動心不動心呢?

孟子回:否,我四十不動心。

意思是:不,我四十歲起就不動心了。

金聖嘆一看,噗哧樂了:出題的考官故弄玄虛,不說原委,直接問動不動心,分明是半個題目嘛。

所以,首先是要把題目補全,他要在正題之下,加上一個別出心裁的副題。

於是,金聖嘆開始了他的創作。

他先寫:

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有美人一,夫子動心乎?

意思就是:無人看管的黃金和荒郊野外的美女放在面前,請問孟子老先生,動不動心?

題目補全了,他搖頭晃腦看了幾遍,自己給自己豎了大姆指,真棒!

接著他再開始答題。

孟子不是說他四十歲開始就不動心了嗎?那就說明他四十歲之前是動心的呀!

哈哈,有了!

於是,金聖嘆奮筆疾書:

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

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

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

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一氣呵成寫了39個"動"字,然後,寫了一個大大的"心"字。

他再一端詳,樂不可支,舉手。

考官問他幹什麼,他說:交卷!

考官大腦立馬短路,等回過神來,細瞅那張卷子,差點暈過去。

結果當然是沒考上。

第二次,金聖嘆又去了,這一次的題目是:西子來矣。

西子就是指的西施,出題的考官肯定是個風流才子,能出這麼讓人無限遐想的題目。

金聖嘆比考官更有才情。

他先想,西子為什麼叫西子?因為住在西村呀。

古時吳越同脈,蘇浙相連,他太熟悉那段歷史了呀,連地理也門清。

西施出生於越國諸暨苧蘿村,苧蘿村分東西二村,西施在西村,至美;東施住在東村,奇醜。

西子住西村,那自然是從西邊來了。嗯,那這件事就很簡單了呀。

於是,金聖嘆奮筆疾書:

出其東門,不見其蹤;出其南門,不見其影;出其北門,茫然無人;出其西門,西子來乎?西子來矣,西子來矣!

想到美麗的西子翩然而來,他手舞足蹈,兀自陶醉,口中喃喃有詞。

考官見狀,以為有病,慌不迭跑過來。

金聖嘆站了起來,恭敬地說:交卷。

考官一看,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在試卷上批了八個字:

西子來乎,秀才去矣!

直接斃掉,結果自然是沒考上。

如此這般,考是考不上了,但他的科考,卻直接刷爆了江南,街頭巷尾,他的零分作文,成了人們一年中的金句,逢人說項,紅極一時。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生活的愜意是快樂;人生的美味是幽默。

縱然是白水,也要喝出咖啡的味道,

縱然是小溪,也要飛濺起一路歡歌。

世界的多彩,不只是幾棵大樹點綴的美麗,更多的是山下的花、路旁的草、西天的霞散發的清香。

每個人一路走來,都是故事,只是你沒有奏響自己的風鈴。

02,才、酒皆不讓李白

名滿江南的金聖嘆在科場上玩夠了,樂夠了,最後決定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才華,規規矩矩地寫完了考題,果不其然,他考上了秀才。

為此他自己開心的刻了一個"六等秀才"的印章,到處蓋印。

然後直接宣佈:無意入仕,志在注經傳道。

他把《莊子》、《離騷》、《史記》、《杜工部集》、《水滸傳》、《西廂記》評為"六大才子書",做了自己的點評版。

他的點評不落俗套,觀點新穎透徹。

結果他的版本反倒成了暢銷書,"一時學者,愛讀聖嘆書,幾於家置一編"。

人們對點評的熱度超過原著,這不是雷蒙古人了麼?.

金聖嘆最喜《水滸傳》,但他覺得從接受招安開始的後五十回乃羅貫中續寫,讀起來太過窩氣!

於是金大才子大筆一揮,把這"狗尾續貂"的後50回直接給刪了個乾淨,只保留施耐庵寫的前七十回。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結果金聖嘆版《水滸傳》,直接流行了三百年。

金大才子的手,彷彿有點石成金的功能,只要經他手點評過的書,立刻暢銷,紅遍大江南北。

他才氣壓前賢,卻有兩大不服,一不服李白的酒,二不服東坡的食。

他月夜點評《水滸》,一手執筆,一手撫著酒罈。

他寫道:縱然盧俊義不理解燕青,燕青卻願以死相報,為什麼?只因盧俊義是霽月光風的人物。

評及此處,金聖嘆說:"不覺為之一哭失聲。哭竟,不免滿飲一大白。"

一大白,即一大杯,沒人勸酒的月夜,因為感動,所以喝了一大杯。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進而讀到李固,又大怒,"我欲唾之而恐汙我頰,我欲殺之而恐汙我刀。怒甚,又不免滿飲一大白。"

因為怒了,又喝了一大杯。

再讀到柴進,"不覺為之慷慨悲歌,增長義氣。悲哉!壯哉!……感激之至,又不免滿飲一大白。"

因為感激,又喝了一大杯。

可愛的金大才子,所有的喜怒哀樂,只要與情緒沾上邊的,都要喝上一大杯的。

李白斗酒詩百篇,聖嘆一段喝一罈。

邀月品酒,秉燭評書,於一個純粹的文人,這應該是享樂的極致;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紅塵萬千,只傾心文壇。

沉浸在文學世界裡,自由的思想,自由地奔放,讓金聖嘆享受著生活的靜好,歲月的安然。

如詩、如歌、如夢、如幻,如果時光一如從前,靜靜流淌,這個故事,該怎樣地美好?

03、與東坡美味,誰更銷魂?

蓮花不爭風和雨,奈何風雨更澆身?

金聖嘆享受著文學、美酒、明月,渾然不知殺身之禍,已然臨頭。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一場哭文廟案,把只醉心文學的金聖嘆,連同與他一起的十七個文人,送起了大牢,被判斬立決。

愁雲慘霧,黑雲壓城。

牢內滿室愁嘆,牢外一片哭聲。

惟金聖嘆一臉淡然,靜若處子,恍若將要被斬首的不是自己,思緒飛到了遙遠的海南。

他熟知蘇東坡。

蘇大學士年過六十,被放逐海南儋州,生活苦極,自思不能生還。

一日,得蠔,剖之,食之甚美,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想到此,金大才子樂了,吾將死矣,何不如東坡?

喚過獄卒,要過紙筆,悠然寫了一封家書,封好,囑獄卒,萬不可示與他人。

獄卒呈與縣令,縣令層層剝開,只見紙上一行字:

花生米與豆乾同嚼,有火腿的滋味,以此下酒,妙不可言。此技能傳下去,死而無撼也。

縣令雖狠,讀到此,不禁啞然。

大雨已澆透全身,與其瑟縮,何若挺而前行。

既然知道生命已不可逆轉,與其哭泣,何若以粲然示人?

金聖嘆,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玩一把黑色幽默。

斷頭臺上,鬼頭大刀寒氣森森。

金聖嘆一臉正經地對劊子手說:我膽小,求你先砍了我吧,我以兩張銀票為謝。

劊子手一愣:銀票何在?

金聖嘆狡黠地一笑:頭落地,即可見矣。

劊子手鬼頭刀劃過一道寒光,金聖嘆頭顱落地,從他兩個耳朵裡,滾出兩個紙團。

劊子手急急撿起,展開,

一個紙團上寫著"好",另一個紙團上寫著"疼"。

金聖嘆:與李白斗酒,與東坡拼美食,世上第一的幽默大師

把悲苦演繹成喜劇,這一點,只有金聖嘆做到了。

把人生的苦難,幻化成精彩和傳奇,金聖嘆做到了極致。

風掃秋葉,月照古今。每個人都在細細描摹自己的一生,唯恐暗淡了自己的光芒。

金聖嘆短短的五十餘年,每一日子都是一顆珍珠,晶瑩潤澤,光彩鑑人。

他的故事,隨手而拾,玄幻迷人:月夜秉燭,對語寒星,斷橋殘雪,落葉秋風。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歸器內,各現方圓。

把悲苦吞到肚裡,將幽默留給後人,

即使命運成了悲劇,也要努力把人生演繹成喜劇;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幽默,報之以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