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設在“家門口”的公益崗 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顧家兩不誤

河南經濟報記者 楊紅波 通訊員 牛聯平 杜海珠

“俺家裡有人需要照顧,不能出遠門。聽說村裡設置了保潔員公益崗後,俺立馬就申請了,村裡也很照顧俺家,很快就批了。現在幹保潔的活,不僅收入穩定,還方便照顧家。”5月6日上午11點,孟州市化工鎮海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耿迎春像往常一樣,用自帶的毛巾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走出村委會,回家給丈夫和孩子做飯。

耿迎春的丈夫因腦梗後遺症造成肢體三級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前家裡要靠她一人打零工維持生計,收入也不穩定,丈夫生活上還需要她照顧。今年2月份,她應聘了村裡設置的村委會大院衛生保潔、雜草清理半日制公益性崗位,每月有了900元的穩定收入。此舉,既實現了貧困戶穩定就業,又解決了該村村級辦公場所長期以來因無專人保潔形成的環境差問題。耿迎春高興地說,她的丈夫崔自力上個月也向村裡申請了第二批公益崗,是輕便的保潔工作,估計5月份能批下來,到時家裡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孟州市:設在“家門口”的公益崗 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顧家兩不誤

就業難顧家、顧家難就業曾是不少有外出務工想法的農村勞動力的“兩難”選擇,對於自身殘疾或家中有殘疾或病人需要照顧的貧困家庭勞動力來說尤其如此。今年2月以來,孟州市人社、扶貧部門針對因家庭或自身原因無法穩定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市鎮村三級聯動、創新思路,依託人社部門就業扶貧政策及產業扶貧項目資金收益,開發了衛生保潔員、治安巡邏員、“三秋三夏”防火員等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有效解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讓他們足不出村就能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參與村內各家各戶門前垃圾清理、村道沿線衛生打掃,是化工鎮晁莊村貧困戶高克紅每天上午的工作。高克紅夫妻二人因智力殘疾,平時主要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撿樹枝等,收入不穩定。既是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幫扶責任人的郅秋香在村裡招聘村級公益崗位的工作開始後,就第一時間幫助高克紅報名申請。目前,高克紅已經正式成為晁莊村保潔員,每月可實現增收500元。

“高克紅每天早上開始在村內打掃衛生、清運垃圾,做事很踏實,村民對他評價都很好。半日制工作結束後,他還能像往常一樣去撿樹枝、幹農活兒,也不耽擱照顧家。”郅秋香說。

據悉,今年以來,孟州市根據貧困家庭勞動力個人情況,因人供崗、按勞付酬,已為127人落實了公益性崗位,讓他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穩定增收。

“有針對性地開發公益性崗位、讓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是‘造血’式推進精準扶貧的有效形式。”該市扶貧部門負責人說,這類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崗位,離家近,不僅方便了他們兼顧家庭事務及其它增收的工作,更能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內生動力和鞏固脫貧成果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