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衣食住行都"偷師"中國,為何唯獨建築風格不"抄襲"中國的?

日本作為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國土面積相當於中國雲南省的面積。常說日本現在的很多歷史文化都是來源於中國,可以說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體,但這只是一部分。唐朝的時候日本派遣使者前往中國虛心求教,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帶有中國的一些特色,即使經過了歷史的發展。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日本的文字也是從漢字演變而來,甚至到現在仍然能從日本的文字中找到漢字的身影。這裡要講的就是日本的古建築,古代的航海成本很高,但日本仍然不惜一切派遣使者來唐學習,日本的衣食住行都帶有中國的特色,而在最重要的建築方面卻沒有采用中國的建築方式,沒有照搬中國左右對稱的形式?

一、日本古建築是如何從照搬走向創新的

建築,是承載了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最具象的載體,古建築也是城市底蘊的最佳象徵。如果說去日本就必須要去看一下日本的古建築。日本古建築雖然說是模仿中國古建築的,但也有其獨特之處,日本古建築又是怎樣發展的呢?

日本古建築從明治維新以前的建築統稱為日本古代建築,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所以日本在建築方面也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日本有很多仿唐建築,甚至在中國看不到的唐朝建築在日本保存完好的留了下來,有的人甚至斷言,在中國消失的文化,在日本被髮揚光大了。

雖然這話說得不太負責任,但中國確實有些傳統文化沒有保留下來,日本卻保存下來了。在隋唐時期中國古代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密切,經濟、軍事、科技等各個方面都居世界前列,到過中國的外國人都感嘆中國的繁華,吸引了無數外國人前往,其中就不乏日本。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唐朝的時候中日雙方交往密切,前後來往了十八次兩百餘年的時間裡,日本學習了唐朝先進的技術借鑑了唐朝的文化、政治、經濟等,從中國帶回了大量的書籍,對日本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都城建設和建築方便影響更是顯著。

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家,氣候適宜,盛產木材,所以日本的古建築中木材佔據最重要的位置。房屋大都採用開敞式的佈局,地板架空,日本古代的風俗都是一間屋子只住一代人,下一代人都另修新房住。日本隨著中國文化的傳入和其他文化的傳入,日本建築受到外來文化影響也就分為了三個階段。

一階段,最初吸收南北朝時期和隋唐時期的文化,到了九世紀的時候日本才完全的消化掉。

二階段,也就是受到中國宋、元、明時期文化的影響,到了十六世紀完全消化。

三階段、這裡就沒有中國什麼事了,這個時候主要是受到歐洲國家建築風格的影響,在二十世紀初完全消化掉,但歐式風格的建築主要受到日本上層貴族的追捧,日本民間仍居住中式風格的建築。

中國在最初完全照搬中國的建築方式,到後來逐漸摸索出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建築風格之上獨創自己風格。

二、在照搬中國建築的基礎上日本古建築在形式上與中國有哪些不同

日本最初在1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特點,使用木材構架,房子輕盈,主要是因為日本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木材。木架草頂更是日本的傳統形式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後來日本古建築受到了中國的影響,日本建築具備了中國古建築的所有特點,雖說日本最初完全照搬中國的建築,但日本在學習借鑑的過程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建築風格。日本的古代都城格局、廟宇宮殿等都維持著中國的型制。後來日本的住宅也脫離中國的影子,獨具一格。茶室和數寄屋都是日本的獨創。

雖然在將近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日本的建築方式都一直與中國建築保持聯繫,不斷隨著中國建築的發展而發展。

但中國和日本古建築的最大區別就是中國重視對稱佈局,中國古建築一般都力求均衡對稱,主要採用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佈局。所以中國庭院都是按中軸線發展,採取左右對稱的方式。而日本的古建築在這一點上和中國不同,日本古建築並沒有採用左右對稱的形式。

日本的傳統古建築簡練、優雅、素潔,在風格上主要要以木材為主,因為國土狹小,所以佈局緊湊。中國傳統古建築則是宏大壯美。

日本人席地而坐,所以室內空間低矮,建築尺度與人體尺度關係密切,而中國古建築室內高敞,遠離人體尺度。中國和日本的傳統建築雖然有所區別,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千秋。

三、正處於學習期的日本為什麼沒有照搬中國左右對稱的建築形式

(一)、政治因素

1、日本古建築雖然經歷了本土化,日本的佛教建築仍是中國的型制。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日本的住宅等生活類的建築開始與中國產生了屬於自己的型制。這類建築與佛教建築不一樣,住宅類建築可以隨著隨著發展而變化,越實用越好。日本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的建築就開始出現左右不對稱的趨勢了,這個時期的寢殿和平等院鳳凰堂一樣,帶著很濃烈的中國特色。

但是日本的寢殿獨特之處就在於總體不取內院室,寢殿造對稱線不嚴謹,左邊的建築多一點或是右邊的建築多一點。在十一世紀的時候上層的貴族因為皇權財政衰危,府邸就採用了簡化了的寢殿,然後對稱建築在這裡就不適用了,不對稱的方式在這裡就佔據了上風。

這裡下層貴族的府邸離城市要遠一點,所以一般只有一個廂房,另一個則由廊子代替,或者選一個實用的小寢殿。

十二世紀末的時候建立了幕府制,武士階層當權,於是他們的府邸型制又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主要是放棄了寢殿造的總格局,常常沒有廂房,寢殿的本身擴大了也複雜了,寢殿的的外形也不是簡單的矩形,並不一定是對稱的。

2、日本最早出現非對稱格局的古建築法隆寺

法隆寺是日本古建築中最典型的建築,也是日本首次出現非對稱建築的格局,法隆寺中的金堂是安置迦藍本尊的處所。法隆寺在塔和金堂在寺院的橫軸上佈局呈左右非對稱的形態,這種形態日本首創的先河,現在已經定型為日本獨創的法隆寺伽藍布局。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日本不論是繪畫或建築都有不對稱性,日本的建築因為受到地價的限制所以不得不緊靠紅線,為了避免形式上的單調,就採用了不對稱的方式。

日本的傳統建築最大的特徵就是非對稱性,比如日本古建築中的桂離宮和法隆寺都採用了不對稱性,雖說採用了不對稱特性,但各有各的美。日本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對稱可以給人以穩定安全的感覺,在日本不對稱不僅很好而且還變成了美的規範。

日本的宮廷建築、佛教寺廟、以及各種神社都是仿造唐朝的建築風格,依據盛唐時期,左右對稱、坐北朝南、日本東大寺就是照搬唐朝的古建築。

(二)、地狹人稠的日本因地制宜發展屬於日本的建築方式

隨著唐朝建築方式在日本逐漸使用起來,日本人就發現雖然這種對稱結構看起來非常規整,也適合宗教和統治者居住,但是受到建設用地的限制,建築的內部開始不對稱化,日本眾所周知是一個十分狹小的島國國家,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多火山地震,地狹人稠,人口又多,又缺乏土地,所以那些形勢感強的規劃建築常常因為地形狀況不符合而被迫修改。然後從鎌倉時代開始,日本的建築開始發生了變化建築不再是單體建築,也變成了複數模式的建築,L形建築逐漸流行起來。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

L形建築會在日本流行,也是由於日本的地形限制,當時中國建築左右對稱佈局多發於平原地區,而日本平原面積狹小、山多坡陡中國的左右對稱對日本來說就不太實用了。

而且日本的神社、寺院大都是根據山間的地形環境建設而成的。中國左右對稱的方式無法適用到日本的地理環境中。

四、敢於輸入也勇於創造的日本

日本人的對於傳統建築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堅持,日本人在源源不斷的輸入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特色,雖然說日本曾經都是完全照搬別國的建築,但是日本也在借鑑的過程逐漸創造出了自己的特色,雖然說日本古建築中國的影響佔據了主導地位。

而注重威嚴的日本,卻沒有選擇左右對稱的建築方式,地狹人稠的日本也是心有力而於不足,自身的原因導致日本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建築方式。日本人就在中國古建築基礎上創新出了新的建築方式,不過日本還有極個別的古建築是參照左右對稱方式的。

參考文獻:

《日本古建築行腳》

《營造法式》

《漢唐文化與古代日本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