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基礎,奮鬥是底子。

1、 作家巴金曾經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在於接受,也不在於爭取。在人類的心靈中,有著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它是勞動者唯一的法門,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們的洗禮,才會有成果,而這架天平如果失去了平衡,那人便變得不勞而獲,或者貪圖別人的血汗錢,將其佔為己有,或者成為懶惰無能的人,最終一事無成。

2、 競爭是自立、自強、自尊的表現。

正當的目的、手段和方式下的競爭,能使每個人的智慧、才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發展和表現,從而大大提高人生的效率,實現理想目標。因此,只有由競爭中自立、自強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才能有整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沒有競爭的個體所組的群體,是缺乏生命和創造力,因此,競爭是群體發展和富有創造力的根本機制。

3、 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

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無望的人生當中,那麼他只能是失敗者。很容易遇到些失敗或障礙,於是悲觀失望,挫折下去,或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怨恨他人,結果落得個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也會體會到真正的人生歡樂。

4、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很難辦到的事情,只墨人們用心去做,總是有可能成功的,也就是堅持就是勝利。無論做什麼事,如不堅持到底,半途而廢,那麼再簡單的事也只能功虧一簣;相反,只要抱著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精神,再難辦的事情也金迎刃而解。個人盡最大努力獲得他能力範圍之內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他就是成功的人。

5、 奮鬥,是空洞的口號,而真的是件很具體的事情。實實在在地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只是擠奶餵雞,走好腳下的這一步,才有往更高處走的可能。腳踏實地,方能從容淡定。成功的人總不缺乏腳踏實地的作風,他們總是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從眼前的一點一滴做起,不畏艱險、堅持不懈,歷經幹難萬苦,幹錘百鍊,從而積沙成塔,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