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所讀書籍清單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著

此書是一部旨在“說明清朝一代學術變遷之大勢及其在文化史上所貢獻的分量和價值”的學術史著作。與其所著《清代學術概論》同是欲瞭解清代學術之概況的當代人所不可不讀的學術史著作。

《前漢紀》 東漢.荀悅 撰

悅字仲豫,東漢末政論家、史學家。時獻帝好典籍,常苦班固漢書文繁難讀,“乃令悅依左傳體以為漢紀三十篇”,將八十餘萬言的紀傳體漢書改編為十八萬餘言的編年體漢紀。文字雖省略五分之四,“然辭約事詳,論辨多美”。後世史學家袁宏因之稱悅“才智經綸,足為佳史”。

《後漢紀》 東晉.袁宏 撰

宏字彥伯,東晉文學家、史學家,袁宏曾覽閱當時流行的各家後漢書,因不滿其繁穢雜亂,遂親自動手,綜合《東觀漢記》、謝承《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華嶠《後漢書》、謝沉《後漢書》、《漢山陽公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以及各郡國耆舊名人傳記數百卷,前後歷時八年,撰成《後漢紀》初稿。後來見張璠所撰《後漢紀》載東漢末年之事甚詳,遂摭拾其文以補充己著《後漢紀》,終於定稿為三十卷。而“其著述體例及論斷,全仿荀悅《前漢紀》為之”。在唐代,“世言漢中興史者,範、袁二家而已”。

《孝經註疏》 唐.李隆基 注

《孝經》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是以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全面闡述儒家孝道的一部小書。是中華孝道文化的總源頭。

《靖康緗素雜記》宋.黃朝英 撰

此書是宋代筆記中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宋代考據之學發展遞變的第一手資料。後世學者評之為“校訂史傳得失,誠有補於學者”,“辯正世傳名物音義,多有歸宿”,“為考據之學者,多有取於斯”,“大抵多引據詳明,皆有資考證,固非漫無根柢,徒為臆斷之談”。

《朝野類要》 宋.趙升 編

《朝野類要》是宋代人趙升編的一部辭書式的筆記。四庫提要在介紹和評價此書時指出:“宋至今五六百年,其一時吏牘之文與縉紳沿習之語,多與今殊。如朝儀有把見,科舉有混試之類。驟讀其文,殆不可曉。是書逐條解釋,開卷理然,誠為有功於考證”。因此,此書對於制度史研究,提供了極為寶貴、不可不讀的資料。

《元朝名臣事略》元.蘇天爵 撰

本書是一部史料價值很高的傳記體專著,記述了元初四十七位名臣的事蹟,在元代史學著作中是頗有代表性的。後世評之為“考之也詳,擇之也審”,“條有徵據,略而悉,豐而核”。

《恆言錄》 清.錢大昕 纂

錢大昕,清代著名學者,治學以實事求是為宗旨,廣泛涉獵經學、史學、文學、天文、地理、歷算、音韻、訓詁諸領域,博聞強識,考校精深,著論宏富。《恆言錄》為錢氏遺稿,全書六卷,收錄漢語通俗詞語745條,分為吉語、人身、交際、譭譽、常語、單字、疊字、親屬稱謂、仕宦、選舉、法禁、貨財、俗儀、居處器用、飲食衣飾、文翰、方術、成語等十八類。每條之下廣徵博引,指明來源出處,必要時略作按斷,或辨析多義,明辨變遷,或糾正謬說,理清俗正,條理較為清晰。張之洞稱之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羽翼”,張永言認為“為我們研究古今漢語口語詞彙提供了不少的資料”。

《宋論》 清.王夫之 著

《宋論》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兩種史論之一,成於最晚之歲,蓋讀史有感,隨事觸發,初無意於為文,故每篇皆不立題目;而於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均有論列。可為讀宋史之一助。

《花菴詞選》 宋.黃升 選編

《花菴詞選》由兩個部分組成,前一部分稱《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共十卷,選唐五代北宋時期134家詞517首;後一部分稱《中興以來絕妙詞選》,亦十卷,選宋室南渡以後88家,末附黃升本人詞,共760首。《花菴詞選》是一部收羅宏富且編排有序的詞選,它全面展示了從唐到宋直至此書編定之時文人詞發展的幾百年歷程。後世評價此書為“蓋可作詞史雲”,“頗具文學史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