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先来看两张图片,请大家来猜一下:这两个是什么东西?

「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我听到的答案五花八门,而且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其实呢,很简单,这两幅图描述的同一样东西:高压锅的锅盖。只不过,一幅图是从上往下看到的样子,另一幅图是从侧面看过去的样子。

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大意就是说,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同一样事物,因为选取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之所以跟大家讲这些,是要告诉大家一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换角度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用得好,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讲到换角度,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作文小知识:

叙述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我们。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真实可信,便于抒情,便于进行心理描写,使人有真实的感受。

第二人称:你,您,你们。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1)最贴近读者 (2)(如同和别人对话),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便于情感交流。(3)使人感受更深 (4)引起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她它/们。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是:(1)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2)叙述角度灵活自由。

文学作品也好,作文也好,叙述角度不同,那么得出来的结果也不同。也就是说,叙述的人称不同,角度就不同。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蚂蚁和蟋蟀》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蚂蚁在发烫的大地上勤奋地运着货物,树荫下一只正在弹琴唱歌的蟋蟀朝着蚂蚁们愉快地打着招呼: “蚂蚁先生,这大热天的运这么重的货物干什么呀?”

“一到冬天就没有食物了,我们现在要多储存一些。”蚂蚁们回答。

“为什么这么早就准备过冬,这么热的天不会玩只会干活,真是傻透了!”说着蟋蟀就嘲笑起来。

“那你就玩儿吧,我们要走了。”蚂蚁们唱着歌运着货物走远了。

冬天到了,蟋蟀到处找不到吃的,冻得发抖,饿得摇晃着在雪地上慢慢地走着,它来到了蚂蚁的家门口,“咚咚”敲门,半天才开一道缝。蟋蟀有气无力地说:“我要死了,请给点吃的吧”。

蚂蚁笑道:“蟋蟀先生,夏天的时候你不是还嘲笑我们吗?现在还是请你唱歌玩儿去吧!”蟋蟀又冻又饿,腿一蹬,死了。

分析:这是一则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作者站在上帝的角度来审判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蟋蟀,赞扬勤劳刻苦的蚂蚁。同样是这个故事,如果你是蟋蟀,你还会赞美蚂蚁吗?你会展开自我批评吗?临死之前你会想什么?后悔还是不后悔?如果你是蚂蚁,你会想什么?当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时,你在做什么?见到蟋蟀快要饿死,你会可怜它救它吗?

除此之外,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其他角度?比如,鸟、大树、大地、门……特别是“门”这个角度,就非常的新颖。当然,这里的“门”指的是蚂蚁家的门,在换角度之后,用倒叙的手法,描述门外的蟋蟀和门内的蚂蚁两种差距明显的情景,然后再按顺序记叙这个故事。由此可见,一个普通的故事,因为换了一个角度,就立马会给人全新感受出来。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掌握好了这个方法,就不会再愁不知道怎么创新了,不会再愁不知道怎么写出新鲜感了。

「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

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吧?你知道这个故事有哪几种观察角度吗?都可以从谁的视角来写?(比如说,火柴、月亮、烤鹅、猫、鞋子、男孩、路灯、小女孩妈妈……)

当然了,不管什么角度,一定要渲染节日气氛,越隆重越衬托小女孩的悲惨。这就是常说的“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或乐。”

下面看一篇换角度改写之后的范文:

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那灯火辉煌的夜里,我从天空飘落下来,人间一派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鸡鸭满桌,美酒飘香,小孩子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屋子里追来跑去……我和同伴也在天空中玩游戏,我们被风得四散,一会儿飘到树上,一会儿飘到房顶上,可好玩了。

忽然,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裳,在冰冷的雪地上艰难地走着。一辆马车在小女孩的身边飞驰而过,小女孩的鞋被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踢飞了,她的另一只脚踏在冰冷的雪地里,不时在打着哆嗦。这时她正在走到一个富人家的窗外,看见了美味的烤鸭、鲜美的鸡汤……她舔了一下嘴唇,多么丰盛的晚餐啊,而她此时饥肠辘辘的,连一个温暖的家都没有。她真可怜,躲在墙角,点燃一根又一根火柴,每次点着一根,脸上就挂满了笑容;每次熄灭一根,她的脸上就充满了忧伤。

我慢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想帮她点什么,却什么也帮不了。因为我只是一朵雪花。我不忍心落在她的身上,我怕她会更加寒冷,于是我落在了一个富人的身上,霎时间,我变成了水汽,我到了天堂。

不一会儿,我也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她穿着一身暖和的衣服,吃着烤鸭,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我跑过去,跟小女孩快乐地玩起了游戏。

分析:这篇改写后的童话故事,选取的是从雪花的角度上来叙述。这个角度选取的既巧妙,又能恰当地表达出主题。文章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也有对当时富人们的憎恨。作者叙述的角度虽然变了,但是童话故事的内核没有变,也没有改变原有童话故事的结局。但一样也写出了新鲜感,让读者很愿意跟着读下去。

「原创首发」写作文如何改编你熟悉的故事?学会换角度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篇范文:

艺高人胆大

——改写《三国演义》之“汉水之战”

作者:罗德镇

在那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三国中期,我从地底下长了出来。我的周围没有任何东西遮挡阳光和雨水,渐渐地长成了一株上好的饱满的麻籽,而且幸运的我被做成了猛将赵云的头巾。

可是,我刚被做好,刘备就得到了曹操将率二十万大军到汉水与其决战的消息。刘备下令,先让黄忠和赵云去设法烧毁曹操的粮草辎重。得令后,我听见黄忠对赵云说:“如果我在约定的时间没有回来,你就去接应我。”结果,黄忠在途中被赶来的曹军将领张郃、徐晃包围了。天亮了,赵云见黄忠还没有回来,就亲自率兵杀向北山。

我见黄忠被十几万曹军围在中央,十分着急,于是,就对旁边一个偏将头顶上的一顶头盔说:“头盔爷爷,赵将军虽然有万夫不挡之勇,曹军人马这么多,就是他们站在那,一动不动,任你杀也得累死。这可怎么办呀?”头盔爷爷却不慌不忙地说:“呵呵,你的见识太少了,这是你第一次跟他出来打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是在长坂坡之战。当时,刘皇叔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由于刘备太过仁慈,带着全城的百姓一起逃走,导致曹军八十三万人马很快就追了上来。赵云为了保全刘皇叔的亲属,冲入曹军,把八十三万曹军杀得人仰马翻……”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压力减轻了很多。

我看了看赵将军,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叫一声杀入重围,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曹军血流成河,刀枪相见的声音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响,飞溅的鲜血溅得我满身都是,几秒钟之内就有几十人倒下,兵器们也都为己方的战士呐喊助威,“冲啊,杀啊,”甚至有一次,六七十名曹兵一起举枪从四面八方向赵云扎来。我心想:这下不好了,赵将军顾前顾不了后,对左对不了右,这回我们是真完了。没想到,赵云一个旱地拔葱,从战马上跳起,三百六十度转了一圈,瞬间那些人身首异处,最终在赵云的不懈努力下,救出了黄忠。

曹操得到消息后,十分愤怒,命张郃、徐晃追击赵云。赵云退回营寨后,命弓箭手埋伏在壕沟里。打开寨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中央。我越看赵云的做法越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又和旁边的头盔爷爷说,:“赵将军什么意思呀?如果曹军万箭齐发,他连枪还没有抬起来,就会战死的。”头盔爷爷没有回答,他看了看赵云,又看了看要放箭却又没敢放的曹军,似乎明白了什么。刚想说,又把嘴闭上了。这时只见曹操亲自赶来,命令进军,曹军呐喊声一片,朝赵云冲了过来。但曹军见赵云还是一动不动,心里惧怕又退了回去。赵云抓住曹军后退的时机,命令弓箭手放箭。同时赵云又率兵掩杀,曹军死伤者不计其数。

我见赵云这么勇猛多谋,不禁感叹道:赵云十几万曹军中救出黄忠,又以寡胜多打败曹操,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点评:

这篇作文非常巧妙地选取了赵云头巾这一特殊的角度,来还原三国演义当中非常精彩的一场对战:汉水之战。作者叙述生动、细节描写突出,不仅很好地描写了一些战争场面,也形象地展示了一代名将赵云的风采。尤其是文中与“头盔爷爷”的对话,既体现了童真童趣,又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节奏,吸引人继续读下去。当然,这篇作文也体现了作者对《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的熟悉度,以及对赵云这位英雄形象的热爱。

作者:危笑天

80后青年作家,三知作文创始人,获多家报刊“优秀指导教师”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