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 作者:蘸心波
  • 何為明星?就是"真心英雄"般的存在。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你我不會陌生,這詩句裡動人的愛國情懷。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猖狂踐踏著中國大地。於是詩人艾青寫下這首飽蘸熱淚的詩 —— 《我愛這土地》。

我們都愛這土地,愛這多災多難的英雄城武漢!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疫情下的空城 —— 武漢


疫情肆虐武漢的日子裡,無數國人為武漢披肝瀝膽、奮不顧身。

其中有一個人,他是一位白衣戰士,他是江夏中醫方艙醫院總顧問、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就是這樣一個人,當他忘記休息拼命救治病人時,也累趴了自己,甚至割了膽囊。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工作人員在張院士防護服上寫:"老張加油"


還是這樣一個人,當被記者問起他接到的是什麼任務的一瞬間,觸動了他對最初馳援武漢的回憶,禁不住人前落淚!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他愛這土地,才會看起來淚點這麼低。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得看是為了誰。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回家了!真好!


回家了!


苦戰80多天的張院士,終於在4月16日下午回到了家鄉天津!在他返回天津前,寫過一首《歸辭》:

山河春滿盡滌殤,家國歡聚已無恙。兩月敢忘江城苦,十萬白甲鏊戰茫。

黃鶴一眺三鎮秀,龜蛇兩岸千里黃。降魔迎來通衢日,班師辭去今歸鄉。

我們彷彿看到,他敞開詩情告別武漢,小心翼翼地珍藏起那一段崢嶸歲月。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若有戰,召必回


哪一回中國有難,不是勇士挺身而出?

這回也一樣。在武漢最危險最幽暗的時候,84歲的鐘南山院士站了出來!73歲的李蘭娟院士站了出來!到72歲的張伯禮院士了,他臨危受命,即便也是高齡,他又怎麼能以此為由辜負祖國的信任?

所謂 "若有戰,召必回"是行動,不是口號。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2003年,張院士曾組建中醫醫療隊抗擊非典。17年後,已年逾古稀的他臨危受命,抗擊新冠疫情。

1月26日晚上,張院士正在天津忙著指導疫情防控,忽然接到任務,要他及其團隊飛赴武漢。關於具體情況,他一無所知,也沒問出答案。

其實他早有馳援武漢的心,卻在受命的剎那百感交集。

第二天,即大年初三,張院士和他的團隊來到了武漢。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在武漢,他創造性地提出了組建中醫方艙醫院,而且收治的患者無一轉重症。

他這一生的事業就是把中醫藥現代化,為此,他成了中醫藥現代化之路的開拓者。

1948年出生的張伯禮,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他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如今,他這一身本事也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張院士:祖國,加油!


實現"三個零"


援漢期間,張院士深入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社區,給病人會診,調查疫情,制定中醫治療方案,研究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

他建議在西醫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對集中隔離的疑似患者實行中醫治療,被中央指導組採納。

2月12日,張院士率領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

據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副院長熊侃介紹,張院士作為總顧問,穿上防護服,走進隔離區查房,給患者把脈,查看舌苔,瞭解病情。一個上午出來,防護服早已汗得透溼。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張院士在隔離區


這天晚上,張院士召集五省市幾位知名中醫專家會診。在張院士的指導下,制定了江夏中醫方艙醫院一號方、二號方。後期,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基本做到了 "一人一方"。

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江夏中醫方艙醫院運行26天,總計收治病人564人,治癒出院392人,其他患者在休艙後轉到江夏區人民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治療觀察。

截至"休艙",實現了"三個零":病人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江夏中醫方艙醫院休艙時的合影


餘生,他同武漢"肝膽相照"


再強大的勇士也有脆弱的片刻。由於過度勞累,張院士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令他住院治療。

2月19日凌晨,張院士在武漢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手術後第三天,他又投入工作中。

他說:" 這回把 '膽' 留在武漢,看來這輩子註定與患者 '肝膽相照' 了。"

張院士的兒子張磊也是天津醫療隊成員。到武漢後,他聽說老爸病了,就想去看他,可張院士倒囑咐他:" 你不要來看我,你看好你的病人就行。"

術後,張院士的雙腿再度出現血栓,必須臥床,醫生說他至少要休息兩個星期。張院士急了,他說自己儘量聽話。最後,他住了一個星期就返回了江夏中醫方艙醫院。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張院士一行抵達天津


跟武漢會常來常往


按照統一部署,3月17日,張院士的兒子張磊及援漢醫療隊返回了天津,但張院士依然堅守武漢。

不久,張院士還是離開了武漢,回到天津。

臨別之際,張院士說:"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做了貢獻,但還是要堅持一下,現在武漢市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我們在武漢留有很多聯絡線,還收了徒弟,還開了專家門診,兩個月來一次武漢,跟武漢會常來常往。"


戰“疫”明星錄 | 為武漢,他割了膽;談武漢,他落了淚!

張伯禮院士畫像


歸來時,閃閃發光的並非被鮮花掌聲簇擁的張院士,而是他的一顆真心。

何為明星?就是"真心英雄"般的存在,真心到想愛就愛、想舍就舍、想哭就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