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瓷器在中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瓷器中最為重要的

除了家喻戶曉的青花瓷外

那就屬

五 大名窯

其實在古代時一些土人還不是待見青花瓷呢

說青花瓷,花裡胡哨的好俗,還是素雅的好看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況且,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

元代前面還有宋、五代十國......

最主要的

就市場行情和歷代評論而言

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

還是以五大名窯為主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因此

我們就來一口氣認識

瞭解中國瓷器裡不得不知的五大名窯吧!

窯——窯口,用來燒瓷器的地方

工作作坊,先要有窯,然後才有瓷

這五大名窯,分別叫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在開始之前,我先教你一個口訣

讓你立馬記住這五個窯

汝哥官鈞定=乳鴿冠軍定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拿了冠軍就定一隻乳鴿來吃

在原本古籍的順序也是汝哥官鈞定

不過這也不影響啦

接下來讓我們正式開始吧~

咳咳!

五大名窯,簡單一點說

它們就是四個民營企業和一個國營企業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官窯放第一個講

因為胡要先跟大家說清楚一個概念

就是官窯的含義

官窯,大致分一下兩種含義:

一、給官方燒瓷器的窯

二、單指宋代朝廷興建的窯

它們額分別是:

北宋汴京官窯&南宋修內司官窯、郊壇下官窯

五大名窯的“官”是第二種

單是指宋朝官府興建的窯

當然它也從屬第一種

在北宋,皇宮買瓷器的方式

還是民間辦廠,朝廷訂購

到宋徽宗時期

估計他的藝術細胞怎麼用都用不完

便大手一揮自己整了個窯來燒瓷器

這就有了汴官京窯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但是沒多久北宋就滅亡了

接下來到了南宋環節

南宋延續了官窯設置

弄了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

因此官窯也分舊官和新官

分別對應北宋和南宋官窯

當南宋也滅亡了過後

屬於宋代時期的官窯也就隨之消失了

汴京,北宋首都,現河南開封

汴京官窯還沒找到窯址

據說是在現在的開封市地底下

因地下水位較高,挖掘起來很成問題

而南宋官窯有倆

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

兩個窯都位於浙江杭州

分別在老虎洞和烏龜山

都已找到窯址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總之,宋朝時期的官窯是正經的國企

因此燒出來的東西直供宋朝官服

都是頂頂棒的精品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汝窯位於汝州

因地得名,所以叫汝窯

廣義上的汝窯指汝州境內所有的窯

而狹義的汝窯專是指曾在北宋末期

為宮廷燒製天青色瓷器的窯

窯址現位於河南寶豐縣清涼寺

因而它也叫汝官窯

現在北京故宮、臺北故宮等大型博物館

所藏的汝窯天青釉瓷器就是在那裡產的啦~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原本汝窯是個民營企業

因為瓷器燒得好

因此加入了北宋官方瓷器的全家桶

給到朝廷的都是以天青色為主的

可能深點,可能淺點

總之天青色沒跑了

方文山寫在《青花瓷》裡的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他已經在一檔綜藝上面說明是因為覺得

天青色這個詞放那裡太美了

因此就沒有改了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天青色的汝窯瓷器數量極少

有人之前統計說是隻有67.5件

隨著時間的推移

有一些藏了好久的也慢慢重現人間

所以這個數字也在慢慢增長著

但是增長得也很緩慢

據說現在全球共有92件

中國境內有67.5件

話說為什麼是67.5件呢

這個0.5,是說廣東省博物館裡

藏有碎掉的汝官窯瓷器的半件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定窯,位於定州

現在位於河北省曲陽縣

定窯從唐代就是燒

一直到元代終結,燒了六七百年

是一個百年老字號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賣得特別好

除了白瓷也會燒其他顏色的瓷

當時不論貴賤都可以用定窯瓷器

有文獻記載五代時期定窯因為

生產量太大,賺錢太多

官家就已找上門來收瓷器稅

到了北宋年間

定窯的白瓷已經燒得爐火純青

也被官府安排上了

成為了北宋宮廷御用瓷器的一員

給官家的,一定是最好的

因此北宋那段時間生產的白瓷

都精巧到不行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古籍中關於定窯有個很有趣的記載

就是“定瓷有芒不堪用”這件事情

這個“芒”,讓各路專家好生解釋

起先說這個芒口、澀口

原因是因定窯在一段時間內採用過覆燒

覆燒的意思就是把器物倒扣過來燒製

因此口沿處沒有釉,所以有芒口

有芒口的定窯

講究點兒的也會給它弄一個金屬圈

套在口沿一圈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而其他的窯,基本都是正燒

但是正燒,底部施釉是個問題

所以很多窯口就採用了支釘燒

就是拿個有幾個小尖的東西頂著燒

這樣燒出來,底部只會有幾個小點點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最後,風頭不知道什麼時候轉了

解釋是說這個芒是光芒的芒

是覺得定窯太白太亮太刺眼

所以光芒太強,因此不堪用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鈞窯,古代鈞州

現今的河南禹州市

鈞窯就是屬於創新改變命運的那種

長久以來瓷器的顏色不多

在白、青、黑等幾個顏色區間

翻來覆去整了幾百年

而瓷器的顏色是由釉裡面的鐵含量決定的

大致上鐵含量低於1%燒出來的就是白瓷

1%至3%燒出來的就是青瓷

4%往上,燒出來的就是黑瓷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但是鈞窯的窯工

在釉里加了一些銅

然後奇蹟的事情就出現了

出現一片一片的紫紅色

這是人們沒有見過的全新版本

一眼就愛上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總之,因為其精美特殊的工藝

鈞窯加入了北宋官方瓷器的全家桶

又以其特殊的工藝

引起了各地的效仿

現在考古學者在好多地方

都找到了鈞窯窯址

找到了百來個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創新很重要啊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前面汝、定、鈞的名字

都是來自它們所處的地方

汝州、鈞州、定州

哥窯的名字來源,很直白

哥,什麼意思

就是哥哥的意思啊

據古籍記載

哥窯來源於宋時倆兄弟

一個叫章生一,一個叫章生二

然後他們倆搞定了兩個窯

哥哥搞的窯就叫哥窯

弟弟搞的就是弟窯(又曰生二窯、龍泉窯)

這裡的哥窯

跟兩岸故宮裡所藏的哥窯

不全是同一個窯所生產的瓷器

經過考古人多年的挖掘、研究、討論

最終認定

古籍中的哥窯產地在浙江龍泉

因此叫“龍泉哥窯”

畢竟是哥弟倆嘛

而在兩岸故宮裡面的那些哥窯

它們目前的稱呼是“傳世哥窯”

“傳世哥窯”的來源很複雜

它們的年代和窯口還未能完全弄清

其中有一些是來自宋代的哥窯

有一些則是來自前面提到的

修內司官窯在元代時所燒.....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傳世哥窯”身上也有

像汝窯、官窯一樣的開片紋

不過“傳世哥窯”這個比較特殊

它有個響噹噹的名號——金絲鐵線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金色的細線+黑色的細線=金絲鐵線

還是你們會造四字成語啊

.....

好啦!五大名窯就到此為止了

最關鍵的是它們的燒製技藝

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信在傳承者的手中

文中的所述的瑰寶能得以延續發展

呵!五大名窯傻傻分不清?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五大名窯瓷器鑑定口訣

哥汝官鈞胎色灰,官胎質密釉下垂。

汝窯薄胎又裹足,鈞胎重厚超汝官。

胎薄體輕認定窯,竹刷芒口淚淌垂。

註解:宋代有五大名瓷,即哥、汝、官、鈞窯。胎是灰色,但官胎質密釉下垂,汝窯胎薄裹足,鈞窯胎重、厚的超過汝窯和官窯、哥窯器。胎薄體輕是定窯特點:胎白、口沒釉,定窯有足刷紋,釉有淚滴下垂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