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端硯製作技藝


作為中國傳統文人的文房必備書寫器物之一,一方硯臺,承載著人一生的書寫故事。硯在紙、筆、墨、硯等文房四寶中最為名貴,而中國四大名硯中又以端硯為最優。端硯以其渾厚的文化底蘊和獨有的特質,成為華夏民族的驕傲。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端硯的發源地在廣東省肇慶市黃崗鎮白石村、賓日村一帶。白石、賓日兩村相鄰,八成村民無田可耕,世代靠採石制硯謀生,如今這一帶依然是端硯製作的核心區域。端硯的原料端溪石產於肇慶市東郊羚羊峽斧柯山和北嶺山一帶。

在唐代初期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就已經出現了依靠採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宋代時期,端硯就已經從單純的文房用具,演變為實用性與觀賞性俱佳的藝術珍品。

端硯之所以名貴,除了石質特別幼嫩、純淨、細膩、滋潤、堅實、嚴密,製成的端硯具有呵氣可研墨、發墨不損毫、冬天不結冰的特色外。還與其開採、製作的艱辛有關。端硯要經過從探測、開鑿、運輸、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十多種艱辛而精細的工序。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端硯藝人不斷總結經驗,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嚴謹的製作工藝。主要工序有采石、選料制璞、設計、雕刻、磨光、配盒等。


突破傳統,創新制硯


肇慶黃崗白石村是有名的端硯製作村,這裡每家每戶幾乎都有制硯作坊。程文是當地有名的端硯製作代表人物,也是程氏端硯技藝的第十三代傳人。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程文家族世代以制硯為生,他叔父程泗是端硯界的制硯名家。在孩童時期,程文就對端硯情有獨鍾,他經常跑到端硯作坊裡,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父輩們制硯,加工完的端硯上面雕刻了許多栩栩如生的紋理,龍飛鳳舞、飛禽走獸、高山流水……這些圖案深深吸引著程文。

十二歲那年,程文開始正式學習制硯,他從上山採石,到打磨做坯、雕刻成形,一步步地學,後來,程泗轉行搞紅木、象牙雕刻,他也跟著學習木雕牙雕技藝,這些技藝為他日後的端硯創作打下堅實基礎。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由於基礎紮實,程文沒多久就開始學習雕刻工藝,並且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出師了,20歲時,他已是作坊裡的技術骨幹。

在上世紀資料匱乏的六七十年代,制硯師傅幾乎難有大的創新突破,細心的程文便留心一些祠堂廟宇、古建築上的雕刻藝術手法,通過反覆揣摩練習,將灰雕、木雕、磚雕的藝術手法融入到端硯的雕刻藝術中,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制硯風格。他依據一塊有石眼的宋坑硯石,用石眼做月亮,雕刻成“貂蟬拜月硯”,該硯因其構思獨特在廣東省第一屆工藝美術作品大賽上獲得大獎。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他還試圖突破傳統規範,最先把自己家鄉的山山水水、名勝古蹟引入端硯,先後創作了《百鳥歸巢硯》、《星湖風光硯》等端硯。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制硯師傅使用機械,純以手工製作端硯者已是鳳毛麟角,程文將一直堅持用手工雕琢,完整傳承老祖宗的這門硯藝。


幾十年來,他已製出了幾千方端硯,他最小的端硯只有名片大,而最大的直徑則有一米多長。制硯所耗時間因個體而異,簡易的幾天,複雜工藝的需要半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程文往常一年只製作十來方的精品硯臺,平均下來基本上是一月一硯。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傳承技藝,成就他人


近年來,隨著制硯手工藝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看重硯的藝術價值,其價格也不斷水漲船高。也正因為制硯具備經濟價值,許多年輕人都願意投入到制硯工藝學習中,讓這項技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1975年,受廠裡委託,程文公開舉辦了三期端硯製作學習班,有70多人參加培訓,為端硯廠以後擴大規模打下了人才基礎。1978年至1980年,程文又利用業餘時間到賓日端硯廠和肇慶地區工藝公司任教,成了肇慶市端硯行業第一個開班授徒的人。如今,程文的徒子徒孫已有數百位。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2006年,端硯被正式列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程文成了端硯首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端硯製作技藝程文:一方硯臺成就一方傳承

平時有人上門拜訪求學,程文都一視同仁,傾力教學。他表示,學習制硯的第一步是運用線條,要懂得使用工具;其次才是畫圖、設計、開鑿石材,只有熬得住學習過程中的艱辛、煩悶,才能掌握好這門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