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骂王司徒?我们可能误解了历史上的王朗。

诸葛亮对骂王司徒?我们可能误解了历史上的王朗。

我等可能都误会王朗王司徒了!

诸葛亮与王朗的这一场著名“舌辩”,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三国演义》拍摄时,编导根据小说中的文字,尤其是诸葛亮与王朗二人的各自说辞,王朗以“老前辈”、 “老资格”的身份,对后生诸葛亮的“谆谆”教诲、“循循”利诱;诸葛亮反以言辞铿锵犀利、慷慨激昂,亦是字字珠玑。细细品味,酣畅淋漓之余,还有三分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然而,如果轻轻滴告诉现在还沉浸其中的诸君一句话:这一情节,极有可能是罗贯中以小说家的手法,虚构出来的一出让忠君爱国之士血脉贲张的故事,诸君会有何反应?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文献《三国志》中,无论如何深度挖掘推敲,都找不到这场“骂战”相关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在当事人王朗和诸葛亮的传记中,更是未有丝毫提及。

如果说《王朗传》中未有此事记载,还有可能是陈寿“为尊者讳”,必须保全、顾及王家的面子(毕竟陈寿撰《三国志》,已在西晋。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他爸司马昭,是王朗的孙女婿;司马炎是王朗的曾外孙),那么,在《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仅靠舌辩就致死曹魏三公的“显赫战绩”,应该有所描述吧。当然,基于前一缘由,也会导致噤如寒蝉的亡国之余的陈寿闭口不言。

既然存疑,而史书确无无载,此情节也只能根据刑法中“疑罪从无”的原则,暂时推定系罗贯中虚构杜撰了。

诸葛亮对骂王司徒?我们可能误解了历史上的王朗。

尽管诸葛亮、王朗上述对话多属虚构,不过诸葛亮所说的“世居东海之滨”一句话,倒是符合史实的。

那么,王朗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 [1]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南攻会稽,王朗率军抵御,终为其所败,并在逃亡途中被孙策擒获,受到礼遇。之后应丞相曹操辟命,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

,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正始六年(246年)12月,魏国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

后世把王朗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

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列于学官,立有博士。今失传。因王肃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外祖,故借朝廷支持而盛行,一度压倒“郑学”,”王学“在东晋后逐渐衰亡。

王朗才智过人而丰丽博敞,但性格严谨慷慨,多立威仪,恭俭节约,就算因婚宴而受到的礼物也一无所受。常常讥笑世俗中那些有好施之名、却不体恤穷贱的人,所以他经常用自己的财物周济他人之困急。

《世说新语》还有一篇关于王朗的故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但此事的可信度却遭后世质疑。

未可折而折

丞相曹操曾经请王朗赴宴,席上嘲讽他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指王朗任会稽太守时兵败于孙策之事)。”王朗仰头叹息:“言行举止要表现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曹操问:“为什么这么说?”王朗回答:”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当尽地主之谊,体现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想不到却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史书记载,王朗是病死的。

诸葛亮对骂王司徒?我们可能误解了历史上的王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