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祕寶……

3月13日,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上明確,成都今年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科創空間。這是“高品質科創空間”首次在市級層面被公開提及。從首次提出至今40余天,高品質科創空間的建設進展如何?

4月22日、23日兩天,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區(市)縣、科創空間所在功能區管委會等,現場觀摩交流學習高品質科創空間規劃建設情況。紅星新聞記者跟隨觀摩小組,用兩天時間集中拆解了成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成電國際創新中心、IC設計產業園、東郊文旅藝術空間、天府海創園5個高品質科創空間。

5個點位或可看作是現階段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樣板間”,其在規劃、建設以及運營三個階段,已有思考及探索,高品質科創空間正起勢成效。

規劃之思——

大到產業佈局小到咖啡館

他山之石打開規劃思路

位於郫都區的成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項目,是4月22日現場觀摩活動的第一個點位。“這是個新概念,我們在規劃之初有很多內容想借鑑交流。”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管委會規建部規劃專員郭代斌,在觀摩現場幾乎是小跑著跟隨項目介紹人,以便能近距離隨時詢問自己關心的內容。

高品質科創空間是產業基礎能力和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承載區,更是未來產業生態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間的集中展示區。“我非常關心高品質科創空間在業態上的佈局考量。”這是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管委會產業發展部高級主管李露,在整個觀摩交流中最為關注的內容。而成都國盾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紫璽的項目介紹,或許為李露打開了思路。

趙紫璽介紹,成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在規劃之初即考慮包括總部辦公、商業用地、租賃型配套用房、金融辦公、五星級酒店、共享會議中心,涵蓋了從孵化研發-小試-中試-量產的全過程一體化生產服務配套和生活服務配套,滿足產業鏈所需要的物理空間,保障生產功能支撐,該項目將於2021年底竣工。

“實際上我們還非常注重綠色空間的打造,這也是成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的規劃亮點。”趙紫璽說,比如在居民歸家途中打造口袋綠地,營造歸家的溫馨、安全感、儀式感;在項目500米內打造社區公園,以家庭親子互動和散步休息為主;在500米至1公里範圍內打造鄰里公園,以中青年社區交談及運動為主。上述逐漸更替的綠地共享空間再連接上區域周邊生態基地,打造出生態宜居品質社區。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天府綠道 圖據ICphoto

位於高新西區的IC設計產業園在規劃設計上的用心,同樣為參會者打開了思路。比如,針對IC設計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上,碩博居多,人均收入較高,平時加班較多,對於園區24小時服務業態有較高要求。

園區將底層設計成一片共享雲空間,人們可以在此散步、交流、參觀、用餐、健身等,同時提供24小時服務的便利店、咖啡館以及便於加班人員臨時休息的快捷公寓等,形成高效、複合、開放、多元的交流環境。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IC設計產業園鳥瞰圖

建設之思——

與周邊資源強強聯手

激勵更多顛覆式創新

“高品質科創空間建來不是為了好看,我們要仔細思考它怎麼為企業賦能。”淮州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榮波在觀摩點位時,對高品質科創空間如何為企業賦能頗為關注。

即便尚處在建設階段,位於天府新區的天府海創園為企業賦能的思考已經體現。這裡除了劃分有集中式生活服務空間、產業功能集聚空間外,也正在建設總面積7萬平方米的金融科技服務空間,投運後將聚集包括中信等金融科技頭部企業和50餘家中小科技企業,助力新區金融科技集群發展,讓企業“進的來、留得住、發展得好”。據悉,天府海創園項目一期今年9月建成投運,整個項目預計2022年底建成投運。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天府海創園效果圖

外延的賦能也不容忽視。距離天府海創園直線距離約400米處,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今年將投運,項目建成後,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本部、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有機化學公司、中科信息6家單位將整體搬遷至成都科學城;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也已開工建設,將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養體系,通過人才培養帶動學科建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海康威視成都科技園項目距離天府海創園也不過百米距離,建成後可容納1萬餘人研發、辦公,將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提供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結合的解決方案,並可進行部分視頻處理的軟硬件算法方向的研發。隨著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聚勢,勢必為區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賦能的另一種實踐是強強聯手。電子科技大學旁的成電國際創新中心同樣處在建設之中,該項目地處高新西區,行業領先的高壓大功率測試平臺等高精尖科研設備將入駐,實現企業與高校資源開放共享,這不僅降低了初創企業研發成本,也讓校地企能夠開展更加深度的合作。

“電子科大微電子學院拿出了兩個多億的測試設備,跟我們共建測試平臺,為企業提供測試服務。”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平臺創新處處長周彬說,一般企業應付不了如此大的設備投入,共建測試平臺能夠降低企業成本,以此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更多顛覆式創新。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成電國際創新中心鳥瞰圖

管理之思——

頭部企業參與運營

帶來上下游產業鏈資源

兩天的觀摩交流中,“如何運營”是參會人員詢問最多的。高品質科創空間如何吸引領軍企業和創新團隊集聚發展,科學的管理運營水平是關鍵之一。

實際上,此前出臺的《成都市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行動方案》中已經為高品質科創空間的管理運營給出方向,即以市場化為導向,探索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鼓勵專業化、市場化產業運營商及基礎投資商參與運營。這一點,位於成華區的東郊文旅藝術空間已經邁出了實質一步。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東郊文旅藝術空間效果圖

代理運營《DOTA2》《CS:GO》等知名電競產品,出品《七月與安生》《嚮往的生活》《極限挑戰》等影視及綜藝作品,上述成果背後都有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的影子。這家全球化的文化娛樂產業集團,其西南總部公司正承擔著東郊文旅藝術空間部分載體的運營工作。

“我們的藝術空間採用園區管委會、區級平臺公司、第三方頭部企業共同參與的運營管理模式。”東郊藝術區管委會主任胡藍說,我們通過公開方式,引入龍頭企業,成立專業化運營公司實行園區運營管理,政府會對其運營成效進行考核,考核達標才能兌現相關的扶持政策。”

三方運營管理會不會出現權責不清,交叉管理?完美世界(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頌很肯定地認為不會,“管委會幫我們瞭解政策,平臺公司給場地,我們則利用自身上下游產業鏈上的資源進行運營管理,三方都在做自己最專業的事。”

陳嘉頌認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可以使傳統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模式提檔升級,從最基本的物業管理服務轉型至企業綜合服務、產業資源粘合、價值再造平臺。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 圖片由各科創空間建設方提供

編輯 陳怡西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拆”了5個樣板間,我們發現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起飛秘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