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蓄意挑撥根本動搖不了中非關係

維雅是一名來自坦桑尼亞的留學生,已經在中國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學習了6年。她說,要打敗新冠病毒,所有人就必須團結起來,“廣州也是我的家,我愛這裡”。

維雅的話,是對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一些人挑撥中非關係的有力回應。近來,美方一些人編造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歧視”的謠言,美國駐廣州總領館也搞“政治碰瓷”,聲稱非裔美國人在廣州面臨歧視。他們這一波操作的企圖很明顯,不過是想挑動中國與非洲的對立,同時給中國抗疫打上“種族歧視”的標籤,對中國發動汙名化攻擊。

真相就是真相。中國如何對待非洲朋友,非洲朋友最清楚,中非之間患難與共的情誼久經考驗,怎會因為別有用心的造謠挑撥而發生動搖?人們看到,尼日利亞外長奧尼亞馬日前已澄清,該國部分公民在廣州沒有嚴格遵守防疫規定,但一些社交媒體對相關視頻斷章取義,進行了錯誤解讀。該國信息文化部官員奧初庫更是直接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操控輿論,把相關視頻進行剪輯拼湊,上傳到社交平臺大量推送,“所有的誤會均來自這些片面解讀”。

正如奧初庫所說,美方一些政客和媒體正蓄意將疫情防控問題政治化,妄圖誤導非洲以及其他國家民眾,在中非之間製造隔閡甚至對立。這些採用下作手段、搬弄是非的人,必然會失望。近日,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在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通電話時明確表示,一些勢力試圖利用當前事態挑撥非中友好,“我們決不會讓他們得逞”。

納米比亞駐華大使凱亞莫近日與一名在華本國公民通話,批評其散佈“中國歧視非洲人”謠言,要求她更正之前在視頻裡發出的錯誤信息。

顯然,非洲朋友看得很清楚:中國目前採取的措施“一切為了精準抗疫”,是對本國人和外國在華人員健康的高度負責,一視同仁,絕沒有歧視誰。作為中國外防輸入壓力最大的地區之一,廣州市近日對所有高風險人群及航班進行了重點排查,共對1.5萬人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有4600多人是外國人,其中既有非洲國家僑民,也有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13國公民,所謂“針對非洲國家僑民”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人們看到,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與媒體便在國際社會不斷挑動針對中國的不滿與對立。從故意使用“中國病毒”“武漢病毒”的措辭,到汙衊中國對他國的醫療援助“動機不純”,再到這一波抹黑中國抗疫搞“種族歧視”的政治操作,挑撥離間成為美方對中國汙名化攻擊的一個重要手段,也使其成為全球抗疫團結合作的破壞性力量。

然而,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指出的,病毒沒有國界,人類應對疫情的能力與成敗,最終取決於世界上最薄弱的醫療體系。

為此,世衛組織啟動全球準備應對計劃,以協助“最脆弱”國家抗擊疫情。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並支持。中國最高領導人同南非、埃及等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通話表達慰問和支持,並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援助。中國在自身抗擊疫情的同時,妥善照顧在華非洲人員,及時向非盟和非洲國家提供大量緊缺抗疫物資;中方還積極分享抗疫經驗,向非洲派遣醫療專家組,深化中非在公共衛生領域合作……

中方這麼做,既是對在抗疫艱難時期非洲國家支持幫助的善意回報,也體現出中國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責任擔當。對此,南非外長潘多爾評價說,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援助是雪中送炭,剛果(布)外長加科索意味深長地說,“只有在身處逆境之時,才能發現誰才是剛果(布)真正的朋友。”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表示,與中國專家面對面的交流對非洲防疫工作非常有幫助。非洲多國政要也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堅定支持中非攜手合作抗疫。

患難見真情,中非在這次疫情中的互幫互助充分證明:雙方是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中非關係經得起歷史與時間的檢驗。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已破240萬。一週之內,整個非洲大陸確診病例數量增加了54%。世衛組織近日表示“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日前寫道,“解決這場全球性危機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就是加強合作與團結。”在這個緊急關頭,美方一些人必須放下政治算計,莫做全球抗疫合作的“破壞之王”。他們應當聽一聽譚德塞發出的警告:如果不能對最不發達國家施以援手,那麼保護本國公民健康安全的努力最終將功虧一簣。

(國際銳評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