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我沒有什麼特殊天分,只不過擁有強烈的好奇心。”

By 愛因斯坦

第三本書:達芬奇傳

by 沃爾特·艾薩克森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今天要推薦一本10月份剛上市的新書《達芬奇傳》,作者是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這本書的中文版應該很快會在國內上市。艾薩克森是美國非常知名的傳記作家,最受歡迎的作品恐怕就屬《喬布斯傳》和《愛因斯坦傳》了。我非常喜歡他寫的傳記,因為他努力去還原真實的歷史人物,絲毫不掩蓋他們的缺點和瑕疵。

雖然《達芬奇傳》並不像我前面推薦的兩本書《堅毅》和《Mindset》那樣是教育心理學的書,但是這本書在兒童好奇心的培養方面給我了不少啟示,所以我把它也納入了推薦書單。

鑑於達芬奇的傳記有不少作者寫過,所以艾薩克森的重點不是寫達芬奇的個人經歷,而是研究達芬奇留下的幾千頁手稿。雖然達芬奇流傳至今的畫作只有15幅左右,包括不久前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4.5億美元天價拍出的《救世主》(這也是迄今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但是達芬奇留下的手稿卻多達1.3萬頁,其中一部分還被比爾·蓋茨所收藏。這些手稿詳細記錄了達芬奇的各種奇思妙想、發明創造和學習筆記,涉及繪畫、音樂、建築、幾何、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地質學、光學、力學、土木工程等等,興趣之廣泛令人咋舌。

達芬奇一生流傳於世的畫作僅有15幅左右,量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興趣太廣泛,他一輩子花費大量時間,研究跟繪畫和生計毫無關聯的東西,比如鳥類如何飛行,怎麼設計大炮,怎麼設計攻打城池的武器等等……他的那些天馬行空的設想,基本都沒有成為現實,而且後人根據他的設計草稿製作的飛行器,也以失敗告終。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達芬奇的勤奮和鑽研精神:從1490年起,他耗費20多年的時間,研究鳥類如何飛行及設計人類飛行器。他為此畫下超過500幅畫,寫下3.5萬字的筆記,分別散佈在十幾個筆記本中。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達芬奇對鳥類充滿痴迷,一直幻想能設計出幫助人類飛行的翅膀。在上面這張手稿中,他在研究鳥類如何通過翅膀攪動氣流而飛行。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達芬奇設計的人造翅膀草圖

根據他在日記裡寫的日程表,再來看看這位大神級畫家1496年的某個普通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1. 去米蘭和郊區採風;

2. 畫一副米蘭全城圖;

3. 找一位數學家給我講講三角形的知識;

4. 找一位水力學家,教我怎麼修建運河;

5. 研究一下鳥的翅膀,看看它們飛行的奧秘。

有研究顯示,大部分人在10歲以後對世界的好奇心就會慢慢喪失,那麼,達芬奇為什麼終其一生都保留了超出常人的好奇心,而且一輩子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知識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名私生子(他的父親是公證員,在佛羅倫薩屬於有身份的階層,母親是農民的女兒)。由於沒有合法身份,達芬奇沒能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十四歲時,父親就送他進佛羅倫薩著名的雕刻家和畫家韋羅基奧的作坊當學徒,達芬奇在那裡一直待到26歲才離開。

沒有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對達芬奇來說,反而成為他的一大優勢。他一輩子對知識充滿渴望,不會被動接受現有的經驗和知識,而是通過大量細緻入微的觀察、學習和實踐,去探索各個領域的知識,這種強烈的好奇心貫穿了他67年的人生。

也許有人會說,達芬奇一輩子花那麼多時間研究鳥類、武器、數學、土木工程……這些設計絕大部分都沒有變成現實,對他這樣偉大的藝術家來說,沒有專心從事藝術創作,而是研究這些看起來旁門左道的東西,是不是太浪費他的天賦?

達芬奇的這些奇思妙想和研究,是否真的一無用處呢?《達芬奇傳》的作者艾薩克森說,之所以為達芬奇立傳,正是因為他跟喬布斯一樣,在跨學科的融合方面具有偉大的創造性。喬布斯將工藝與人文相結合,達芬奇更是將幾何學、解剖學、透視學、光學等學科研究到了極致,而這些不同學科的交匯,會激發出無與倫比的藝術火花。達芬奇研究天空、飛鳥、武器,看似與繪畫毫無相通之處,但是通過這個過程他學會將觀察、實踐與天馬行空的幻想結合在一起,這種思維過程也同樣可以應用於繪畫。不屈服於權威及敢於挑戰傳統智慧,使得達芬奇依靠自己的觀察和實驗去了解自然,而直到100多年後,培根和伽利略才提出了基於觀察和實驗的科學方法。

例如,達芬奇通過長期的解剖實踐,瞭解人體肌肉、血管、內臟的結構,他的手稿中畫了大量人體的幾何比例、肌肉和內臟的結構圖,他甚至還專門研究過人類的牙齒有多少顆,分幾類,以及切牙、尖牙、磨牙牙齒的根部是什麼樣的。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達芬奇在手稿裡記錄下他對人類頭骨和牙齒的觀察,請看左角那四顆牙齒,他把四種不同類型的牙齒的根部長什麼樣都記錄下來了。

正是由於長期細緻的觀察、記錄和學習,達芬奇的肖像畫必然比不了解人體結構的藝術家要鮮活、生動很多。他敏銳的觀察力還使得他能捕捉和表現模特最微妙的表情和動作,這也是為什麼其他文藝復興的藝術家畫的人物顯得靜止呆滯,但達芬奇畫的《蒙娜麗莎》和《抱貂女郎》卻如此生動傳神。

同樣是畫天使,老師韋羅基奧畫的天使目光呆滯,身體僵硬,達芬奇畫的天使充滿了動感和靈氣。有個說法是,韋羅基奧後來看到達芬奇在繪畫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終放棄了繪畫,專心投入自己擅長的雕刻藝術。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這副《基督受洗》是達芬奇在當學徒的時候,跟老師韋羅基奧一起創作的,描繪的是約翰舀起約旦河的聖水為耶穌施洗的典故,左邊的兩個小天使,一個是達芬奇的作品,一個是韋羅基奧創作的,你能看出來哪個天使畫得更生動、更有靈性嗎?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再看近一點。

達芬奇的1.3萬頁手稿和好奇心的故事

相對於“蒙娜麗莎”,我更喜歡達芬奇的這張“抱貂女郎”,那種優雅恬靜,穿透幾百年悠悠歲月,魅力依舊。

達芬奇的故事值得我們反思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應該大量傳授知識,還是以激發和增強孩子們的好奇心為首要任務?想起來我初中的時候,特別討厭理科課程,因為物理課讓背牛頓第一定律,化學課讓背元素週期表,生物課讓背蝗蟲身上各個器官(那張蝗蟲的器官圖,我現在想起來都心有餘悸,因為實在是抓耳撓腮記不住啊)。總之,高中畢業後,我覺得自己對物理、化學、生物之類統統失去了興趣。

前幾年,偶爾看到一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13集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裡面講述了很多科學家的故事,包括牛頓是怎麼發現牛頓第一定理和光譜的,當時看完覺得有趣極了,這些科學發現背後的觀察、思考、歸納和反覆驗證的過程,比單純瞭解定理本身有趣得多。可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只在乎讓學生知道知識本身是什麼,而不重視背後的思考過程呢?當學生十幾年如一日,在教室裡被動地接受各種各樣的知識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慢慢喪失好奇心、觀察力和思考能力,因為教育體制不需要你思考,只需要你接受。可是仔細想想,人類的很多革命性進步,不都是在打破傳統知識和經驗,在大膽創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嗎?

今天很多父母讓孩子每天忙個不停地去學習繪畫、鋼琴、書法、籃球……在兒童階段,學習技能真的有那麼重要麼?我不否認學習一些知識的益處,但是,如果花太多的時間去學習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長期來說,對孩子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為什麼不給孩子留一些時間,去自由自在地玩耍和探索呢?跟小夥伴玩捉迷藏、去森林裡徒步,去大海邊玩沙子、撿貝殼,去小溪邊戲水捉魚……這是一個孩子與自己的內心以及自然建立聯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發現內心的熱愛和自然之美。就像達芬奇一樣,強烈的好奇心和鑽研精神,能推動一個人耗費一生去努力學習和探索,無論是作為科學家、藝術家還是企業家。換個角度說,一個人縱使學到博士畢業,如果心中沒有熱情和好奇心,註定無法走得很遠。

好奇心就象一粒神奇的種子,你把它種在土壤裡,精心地施水澆肥,可是它會開出怎樣花朵,結出怎樣的果實,你只能耐心地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