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不健康,怎麼判斷?生活中你有發現自己心理存在問題麼?

餘萬涵


你好,我是“Diana聊心理”,一名普通的心理學熱愛者,學者,曾經的生活出現過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難以自拔,最後發現了心理學這根“救命稻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我們:

  • l 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統一
  • l 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一致
  • l 人格的相對穩定的狀態

所以當我們主客觀不統一,心理活動不協調,人格不穩定,出現其中的任何一項,都可能存在有心理不健康的可能性。

我曾經發現自己心理存在問題,但是我一直找不到解決方法。直到我開始學習心理學知識,才慢慢找到了方向,走上了自我療愈之路。

心理學其實一點不深奧,我們每天生活和工作都在運用心理學的知識。

只是有的人是在有意識的運用,發現問題就知道怎麼用心理學理論去很好的解決,讓工作生活繼續,不受影響;而有的人是在無意識的運用,發現問題就不知道怎麼辦了,腦子裡面沒有儲存,生活就開始亂七八糟,找不到希望和方向。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其中,有些人敢於面對問題,然後慢慢找到了自我療愈的方法,最後徹底走出心理問題的陷阱;還有一些人不願意承認,不敢面對,逃避自己有心理問題。

這樣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不敢面對,逃避問題”成了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回歸到面對問題本身。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


夢嫻君


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取決於在某個時段或長期的內部心理活動是否失調以及是否已影響或損害了社會功能。

一、內部心理活動是否失調主要指標

心理活動與社會現實環境之間是否失調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人在其成長、發育的社會化過程中,必定會形成對外界事物的特定的心理反應。

例如在受到讚賞時會產生愉悅、感激等情緒和行為反應,受到侮辱時則會產生反感、怨恨、憤怒等情緒和行為反應,這種心理反應與現實環境相適應,心理活動與現實環境保持一致的動態平衡,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是合理的,心理活動就是健康的;如果心理反應和行為表現不適應現實環境,心理活動與現實環境保持一致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對外界刺激就會作出令人難以理解的不合理反應,例如無緣無故地持續焦慮,或者受到微不足道的刺激就不顧場合地大發雷霆,心理活動就是不健康的。

心理活動的內在聯繫是否失調

心理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向過程,無論是同一心理過程的各種心理活動之間,例如認知過程的感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之間,還是不同心理過程之間,例如認知過程的評價、觀念與情感過程的內心體驗之間,都必定具有協調性, 正是這種協調性保證了個體在反映客觀環境時的高度精確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情感過程中,遇到喜事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並用愉快的語調錶達,做出高興的行為舉止,說明心理是健康的;如果這種協調性遭到了破壞,用低沉、無力而悲哀的語調,甚至伴有痛苦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內心愉快的情緒體驗,說明心理活動是不健康的。

心理活動的穩定性是否失調

心理活動及其在態度、理智、情緒和意志等方面的任何心理特點,在每個具體個體身上都會形成相對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這種個性特徵是在遺傳基礎上,個體在長期的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個性特徵一旦形成,就既具有區別他人的獨特性,又具有不易改變的相對穩定性。

個性特徵的某些方面的表現如果莫名其妙地突然發生了難以理解的變化,並且持續時間長、難以回覆,反映這些方面變化的心理活動是不健康的。例如,性格樂觀外向的人,平時總會給人熱情爽朗的感覺,如果突然變得內向且抑鬱、焦慮,持續時間很長,心理健康就有可能出現了問題。

二、是否已影響或損害了社會功能

如果內部心理活動失調以及由此導致的外部社會適應不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影響或損害了社會功能,這就意味著適應社會必要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等心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明顯干擾、影響或損害,已難以或無法在社會適應中正常發揮作用。

因此,一個人內部心理活動是否失調以及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已干擾、影響或損害了社會功能,就構成了心理是否健康的基本特徵。


祿福子


截至2018年末, 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 佔總人口的17.9%, 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呈現出絕對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顯著等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逐漸凸顯, 老齡化及其引發的精神支持問題, 是目前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1]。調查數據顯示57.8%的老年人希望獲得精神贍養, 精神慰藉已經同經濟供養和生活照料相併列, 被稱為現代社會健康老齡化的三個方面之一[2]。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發佈《關於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強調衛生系統要逐步從以疾病為基礎的治療模式向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綜合關懷模式轉變, 促進老年心理健康成為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國家衛計委、全國老齡辦等13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 推進健康老齡化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命題, 作為老年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年心理健康亟須得到關注。

然而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有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群中有80%-90%的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人格障礙或不良行為習慣, 其中約27%的老年人有影響正常身心健康的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3], 自殺事件屢有發生。21世紀以來, 萬物互聯的加速到來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崛起, 給智慧健康養老模式創造了機遇, 也為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徑。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和衛計委聯合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7—2020年) 》, “推進信息技術支撐健康養老發展, 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被列為“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如何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在老年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推進人工智能產品為老年人提供智能陪護, 以有效緩解老年人的焦慮、抑鬱?如何識別和解決智能陪護產品應用過程的關鍵問題?研究這些問題, 對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實現健康中國戰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