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持續貶值,除了疫情,還因資本興風作浪

今年3月16日,巴西股匯兩市震盪,該國貨幣雷亞爾對美元的匯率首次破5。之後跌勢並未止步,到4月25日時,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報5.5905,盤中一度至1美元兌5.747雷亞爾,再次刷新歷史低點。

除了巴西雷亞爾外,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貶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採訪中瞭解到,造成這一局面的具體原因,除了疫情衝擊外,還包括美元升值、本國經濟結構相對脆弱、外部資本投機套利等因素。

不止巴西雷亞爾 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面積貶值

在年初的1月3日,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還收於4.0667,而從歷史表現來看,這一數據從未破5。但在今年3月16日,這一紀錄被打破。此後,巴西雷亞爾匯率跌勢並未止步,25日再次刷新歷史新低,當天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報5.5905,盤中一度至5.7470。

就在此前不久的3月23日,巴西中央銀行在當天宣佈,將定期存款準備金率從25%下調至17%。預計到3月30日,這項政策將向金融市場總共釋放資金680億雷亞爾。巴西央行表示,這是為增加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實施的臨時政策。

不僅僅是巴西,今年以來,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不同程度貶值,特別是在疫情全球肆虐的3月後。

南非蘭特對美元的匯率今年以來一路走低,在今年4月6日出現19.3453的報價,為近五年來最低匯率。截至4月25日收盤,南非蘭特對美元報價19.0211,振幅超過2%。對美元的匯率較年初已跌超30%。

南非蘭特匯率的貶值加速,就是出現在3月後。在3月27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還下調了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展望保持在“負面”。穆迪在聲明中說,由於財政狀況不斷惡化,結構性增長十分緩慢,決定將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從Baa3降至Ba1。

穆迪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擴散影響,全球經濟前景黯淡,這將加劇南非在經濟和財政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南非內部還面臨投資信心持續不足、勞動力市場結構持續僵化等問題。

除了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外,土耳其里拉、智利比索、墨西哥比索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匯率均出現貶值。

4月15日,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一度破6.9,創下自2018年8月來的最低匯率。而從其匯率走勢可以看出,自從3月11日土耳其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里拉一直在震盪中貶值。

土耳其衛生部長當地時間4月23日表示,土耳其當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116例,累計確診10.179萬例,成為歐美以外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智利比索對美元的匯率同樣創下近年來歷史新低。而該國衛生部4月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智利的疫情尚未迎來峰值。截至當地時間23日21時,該國新冠確診病例比前一日增加494例,累計確診12306例。智利總統皮涅拉4月24日發佈《安全復工計劃》時表示,新冠疫情將長期存在,人們必須學習適應同新冠疫情共處的“新常態”。

受疫情蔓延和油價暴跌等因素影響,墨西哥金融市場也受到衝擊。今年4月,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股市主要股指創下近10年來最低收盤點位。

4月6日,墨西哥比索對美元盤中報價一度到了25.7782,較年初累計貶值超過30%,創下歷史新低。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佈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0年墨西哥經濟將萎縮6.6%。墨西哥衛生部4月21日宣佈,該國新增確診病例729例,累計確診9501例。墨西哥政府當天宣佈進入疫情傳播第三階段,即快速增長階段。

美元升值、疫情衝擊、資本套利……多重因素導致貶值

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因素眾多,比如受到美元升值和新興市場國家本身經濟結構的影響。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大起大落,年初還在97上下,2月後一路走高,在2月20日盤中一度突破99.9關口,之後又一路向下,3月9日還曾一度跌破95。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後,受到恐慌情緒影響,美元作為避險資產被投資人看好,美元指數一路走高,一度突破103。隨後,美元指數開始回落,但整體保持在98以上水平。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告訴記者,因為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基本上是跟美元掛鉤的,所以受到的影響是一個反關聯關係。美元要是升值的話,所有新興市場的貨幣都會貶值,關聯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可抗的。這種現象,還是跟整個市場的機制和結構性的對接有比較大的關係。

對這點,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告訴記者,近期,美元指數出現了上漲,在美元指數上漲的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也出現了被動貶值。

兩人還同時提到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內部因素。

譚雅玲向記者表示,發達國家的經濟體系相對完整和高效,而新興市場國家基本上都有短板,整個經濟的生態和形式不是非常健全。每一個新興市場國家,側重方面都比較突出,像南非可能對黃金或者貴金屬的依靠比較突出;墨西哥、巴西這樣的國家,可能對石油、商品、農畜產品依存度比較大;土耳其可能對旅遊依存度會比較大。所以新興市場國家在貨幣不穩定的時候,貨幣貶值的概率偏大……它很難像發達國家那樣,即便有大幅度的經濟滑坡,但經濟本質還是非常好的。例如,歐元區經濟不好,但歐元區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所以其耐受力和韌性相較更強。

溫彬則分析道:每逢危機來臨的時候,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經濟結構比較脆弱的國家,往往會出現金融市場劇烈波動、貨幣明顯貶值的情況。這次在疫情衝擊下,一些國家的貨幣也出現了較大幅度貶值,主要還是因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自身經濟特點。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們存在較大的財政赤字;更主要的是它們的進出口貿易通常為逆差。這就是所謂的“雙逆差”國家——即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逆差”的新興市場國家,更容易受到危機的衝擊和影響。

今年以來,疫情蔓延,全球受波及。疫情的肆虐也成為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的導火索。

譚雅玲告訴記者,新興市場國家相較來說,可能受疫情影響的情況更明顯。因為疫情蔓延,可能出現封關、封國,新興市場國家對外依存度很大,更需要國際市場和與其他國家在貿易、商務、投資方面的關聯。所以如果封關、封國,則它們受到的衝擊會更大。

溫彬則也分析道:“為防控疫情,這些國家內部也會被迫採取相應的封城、停止經濟活動等措施。(這)抑制了國內的經濟增長,再疊加外部需求的減弱。(疫情)對這些國家外貿逆差的影響就進一步擴大。所以在疫情的衝擊之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面臨著較大的貶值壓力。”

除了美元升值、自身經濟結構、疫情衝擊外,外部資本的套利也是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的原因之一。

譚雅玲告訴記者,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是對沖基金——也就是投機套利者主要攻擊的目標。新興市場國家的利率相對較高,像阿根廷已經多次調整利率,但是利率水平還是在7%~9%之間,土耳其、巴西、墨西哥這些國家的利率,相對發達國家來說也要更高。作為投機套利的對象,它的空間和條件都是比較好的。

溫彬在採訪中也提到了外部資本進入的因素。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常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體的金融市場是開放的,所以跨境資本很容易進出。再疊加它經濟本身結構的脆弱性,所以往往一發生危機就容易受到比較明顯的衝擊。最直接的表現是貨幣出現明顯貶值,而這些國家為了應對貨幣貶值,被迫不下調或提高利率。

本身經濟已經面臨著衰退的風險,利率又缺乏向下調整的彈性,溫彬最後說道:這些國家的央行就面臨著貨幣政策的兩難選擇——為了應對貨幣貶值不得已要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又會影響經濟增長和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