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 水滴籌還能相信嗎?

沒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  水滴籌還能相信嗎?

日前,德雲社吳鶴臣因腦出血,家人通過水滴籌發起百萬眾籌。有網友質疑平臺是否提前核實房產、治療費信息。水滴籌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沒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

此話一出,引起軒然大波。如果受助者名下存有房產車產,即他本身就有能力承擔費用,再發起水滴籌,豈不是存在“窮人幫助富人”的嫌疑?

沒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  水滴籌還能相信嗎?

而本次事件也因此暴露出了水滴籌對於發起人財產信息情況不干涉的這一漏洞。

水滴籌,本是一個為走投無路的人提供的一個免費的,無需任何手續費的籌款治病平臺,能夠帶給他們治癒的希望,給予一絲生機。然而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利用水滴籌達到自己利益的新聞,各種利用捐款買房、買車、詐捐信息讓越來越多人對這個平臺產生了質疑。發起者究竟是確實需要幫助還是騙子?我們不得而知。

沒資格審核發起人車產房產  水滴籌還能相信嗎?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水滴籌的門檻需要提高。水滴籌可以通過出臺相應的審核制度,對受助者的財產信息進行明確的審核,確保沒有存在虛假、隱瞞。其次,水滴籌也可以要求受助者發起承諾無相關資產的證明,一旦發現有謊報行為,立即以詐騙罪處理。如果確實存在了詐騙行為,秉持零容忍態度,處罰力度要嚴厲,從根源上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從捐贈者角度來說,平臺是不是可以公開相關後續的捐贈信息,例如捐款的具體去向、花費明細、治療結餘等,讓大眾不再存有疑問,而不是簡單的捐款完事,沒有任何下文。

水滴籌存在的漏洞不只是簡單的存在受助者財產隱瞞問題,而是會導致社會信任度下降問題。試想,如果大家都對此事件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再相信水滴籌、輕鬆籌等平臺,不僅導致窮人的治病問題更加嚴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存在裂痕,生活在一個缺乏人情味而日益涼薄的社會,這時就不是一個平臺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