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遼寧女排是國內排壇的一支傳統勁旅,曾經一度以攻擊力超強著稱,在女排聯賽進入新世紀以後,曾經獲得過05~06賽季的冠軍,隊中的主攻位置國手眾多,在當時轉會市場不太開放,也就浪費了大把的鍛鍊機會,輝煌時期的張越紅、楊昊、楚金玲、王一梅四大主攻也是羨煞旁人的邊攻配置。如今遼寧女排可以說是大不如前,連續兩個賽季無緣四強,未能實現既定目標,在邊攻位置段放高度欠缺,王一梅難以回春,年輕選手難以頂上,成為遼寧女排在國內難以立足的短板。

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聯賽初期階段,遼寧女排雖然擁有國家隊隊長賴亞文,但是副攻出身的她,很難左右全隊的勝負,直到1999~2000賽季,張越紅、楊昊和劉亞男等球員強勢崛起,遼寧女排具備了抗衡國內霸主上海和八一女排的實力,當時遼寧女排的一姐張越紅雖然身高只有182釐米,但滯空能力超強,進攻有力量而且有線路,保障技術也不差,成為了遼寧女排的大腿。

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2001~2002賽季遼寧女排憑藉國手楊昊和張越紅在進攻端的強勢獲得聯賽亞軍,隨後2000~2001和2002~2003、2003~2004三個賽季遼寧女排均獲季軍,可以說在雅典奧運週期的四年中,遼寧女排成為國內聯賽中的三甲球隊之一,只是這個時期的遼寧女排,給人感覺攻守不均衡,特別是一傳起伏很大,好在有多位重炮手硬吃對手的攔網,才不至於讓劣勢放大。

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雅典奧運會之後,2005~2006賽季隨著楚金玲和王一梅在國際賽場鍛鍊收穫不小,逐漸在遼寧女排挑大樑,並且在聯賽中力克浙江女排晉級決賽面對國內霸主天津女排,遼寧女排用蠻不講理的強攻給天津女排的地面部隊上了一課,在主客場均是決勝局兩分險勝,關鍵時刻王一梅的進攻和發球為奪冠立下大功。這一賽季主打的主攻是老將張越紅、小將王一梅和接應楚金玲,三門大炮齊發威,而且在保障環節中劉亞男的一傳以及自由人金虹的防守也是有力地保證了遼寧隊攻手平衡。

強項變短板,女排聯賽傳統勁旅曾重炮林立,如今因邊攻孱弱難立足

隨著張越紅、楊昊、楚金玲的相繼退役,王一梅也處於半退役狀態,遼寧女排邊攻手段放、王美懿以及之前的劉丹、李曼都屬於搶速度、拼手法的主攻,遇到一傳不到位的情況下很難有所作為,反倒是二傳丁霞、副攻顏妮、胡銘媛悉數進入國家隊,如果年輕的隊員不能及時補充,邊攻的孱弱將會影響遼寧女排接下來在國內賽場的表現,四大重炮的輝煌難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