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輝煌——魅族手機的興衰史

魅族,已經淪為others。

2017年7月16日,滿懷信心夢想重回國產手機巔峰的魅族發佈了新一代旗艦手機——魅族Pro7系列手機,但很遺憾,這款旗艦手機的背後副屏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用戶們覺得除了能夠刮花也沒有其他亮眼的功能,慘遭市場拋棄。

2017年魅族手機全年銷量只有2000萬部,甚至還不如2016年的全年2200萬部的銷量;雖然魅族在下半年推出了魅藍note6這樣非常成功的千元機,但是依舊沒能拯救魅族PRO7的失敗。白永祥引咎辭職。

曾經的輝煌

2007年,魅族官方放出將推出自有品牌手機的消息。此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仍然在市場上呼風喚雨,而蘋果則剛剛在年初推出了第一款iPhone。不過,魅族的第一款手機的誕生並不順利,從2007年發佈消息,直到2009年2月新品才正式上市。黃章花了3年,改了34版設計,終於做出了一款名為M8的手機。

曾經的輝煌——魅族手機的興衰史

魅族M8

M8上市當天,每家專賣店都排起了長龍。一個粉絲甚至從外地轉了4個省,倒了3趟火車、1趟汽車,只為搶著排個隊。M8正式上市兩個月內銷量就達到了10萬臺,5個月內銷售額突破了5億元。

2011年,黃章潛心打磨兩年的魅族M9推出,各地掀起了排隊搶購潮,M9一躍成為當年的安卓機皇。

魅族迎來了最高點。魅族之後的一系列產品,M9、MX、MX2、MX3等,一直都被粉絲譽為最漂亮的國產手機之一,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到2014年,魅族初步建立了魅族MX系列、魅藍Note兩大產品線。

模糊的定位

魅族的迷失,似乎是從被阿里投資後的"膨脹"開始的。

2015年2月9日,魅族科技與阿里巴巴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2015年5月11日,魅族科技與京東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簽署60億元年度採購協議。

腰包鼓鼓的魅族腰桿筆直,隨後,在2016年,魅族發佈了多款產品,那年就開了12場發佈會,場場有歌手駐唱,廣告勢頭幾乎可以和OV媲美。

曾經的輝煌——魅族手機的興衰史

從產品的層面來說,魅族旗下擁有MX、PRO,魅藍Note、E、A、Metal等十幾個系列,產品線混亂,令人難以區分。更為尷尬的是,這十幾款產品中沒有一個爆款。

因為趕目標,魅族錯過了衝擊高端市場的最佳時機,因為過多中低端產品線之間相互干擾,在高端機的投入研發略顯不足,也打亂了自家的產品線。

以犧牲品牌價值一位追求市場份額的做法,讓魅族在2015、2016兩年始終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

於是,就有了魅族Pro7的慘劇。2017年,魅族Pro7遭受慘敗,當時畫屏定製的成本是1600萬美元,魅族本來下了百萬臺的訂單,卻積壓了幾十萬臺,元氣和士氣都受到重創。

曾經的輝煌——魅族手機的興衰史

魅族Pro7

Pro7的慘敗成為壓垮魅族最後的一顆稻草,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讓本就走下坡路的魅族變得混亂不堪。

魅族還有機會嗎?

從當下手機行業形勢來看,2019年的中國手機市場可能並未給姍姍來遲的魅族留有一席位置。

據GFK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手機整體出貨量為3.98億臺,其中,華為出貨超1億臺,"OV"各7000萬臺,魅族昔日競爭對手小米手機的出貨也達5000萬臺。而伴隨著魅族15市場反應的持續冷淡,魅族該年全年手機銷量僅為1000萬臺左右,同比下降40.5%。

更糟糕的是,手機行業正在遭遇著全面下滑。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63億臺,成為這個行業的首次出貨量下跌。彼時,IDC預測稱,該數字在2018年將有所回升,但事實上,當這一年結束時,出貨量再次下跌了4.1%,而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這一下跌趨勢仍在延續。

行業遇冷,除了蘋果和"華米OV"五大頭部品牌,中國市場的小眾手機生存空間被持續壓縮,在過去兩年中,陸續退出市場的小眾手機包括:酷派、金立、美圖、錘子,不一而足。在2016年,IDC統計的手機出貨量中,小眾廠商的總佔比尚有近4成,到2018年第四季度,該比例已跌至17.9%。

但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或許魅族能在以後給用戶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曾經的輝煌——魅族手機的興衰史

總結:

中國手機行業兩位大佬曾對手機市場下過兩個類似的結論。

2017年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手機銷量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轉的,除了小米。"

2016年,華為終端CEO餘承東曾預言,未來5年,絕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會死,最多隻能剩下3-4家。

當下中國手機市場正一步步地向大佬們的"終極詛咒"靠近。

華米OV四家頭部廠商的格局已定。樂視、金立、酷派們早已出局,美圖手機投入小米懷抱;360"放緩"手機業務,轉而開發老人手錶,錘子雖一息尚存,羅永浩也回天乏術。

而曾經輝煌不可一世的魅族,或許已經被時代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