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筆者剛畢業那會兒,和部門的同事一起去裝配車間看設備調試。看到一個零件表面光亮,照得出人影,簡直可以當鏡子使。用手去摸,入手光滑冰涼,絲毫沒有粗糙之感,用指甲按了按,發覺分外堅硬。


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好奇心起,便問隨行同事,這是什麼表面處理,同事答曰,“鍍鉻(luo)”

筆者不知鍍鉻(luo)為何物,遂問這兩字如何寫。

同事耐心地在掌心寫出“鍍鉻”兩字。


筆者一拍大腿,鍍鉻處理書本上學過,對照實物一看,和書上說的差不多。但不是應該叫“鍍鉻(ge)”麼,怎麼叫“鍍鉻(luo)”?後來在工作中發現,鍍鉻(luo)的說法更為普遍,尤其是老一輩的工程師都習慣稱之為鍍鉻(luo)。


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鍍鉻的鋼管


有一種說法是之所以稱之為鍍鉻(luo),是為了和鍍鎘區分。身處機械行業,鍍鉻(luo)接受度更高,如果讀成鍍鉻(ge)是容易鬧笑話的。類似的叫法還有很多,例如淬火不叫“cui火“”,叫蘸火。軋鋼不叫(ya)鋼,叫(zha)鋼。


鍍鉻是一種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式,金屬鉻在空氣中容易鈍化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經處理後的零件表面光滑鋥亮,防鏽耐磨,硬度很高。一般應用在對粗糙度、耐磨性、防腐蝕要求高的場合。機械設計中,一般所說的鍍鉻稱之為鍍硬鉻,厚度通常在20um以上,通常鍍在金屬件表面,可以顯著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光潔度、耐腐蝕性、耐高溫性。

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鍍鋅螺栓

鍍硬鉻主要應用在涉及幹摩擦,對耐腐蝕性,光潔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如機械模具、高精度量具、汽缸活塞、拉拔工具等。筆者曾參與輪胎硫化機項目,硫化機中高壓蒸氣溫度高,腐蝕性大,活塞類零部件較多,該項目中很多零件就需要做鍍硬鉻處理。另外,由於鍍硬鉻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許多時候鍍硬鉻被用來修復過度磨損或者切削過度的零件,使其可以重複使用。

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在金屬零件表面直接鍍鉻效果不理想容易脫落,推薦多層電鍍(即鍍銅-鎳-鉻)。電鍍之前,零件表面粗糙度需要達到3.2,因為坯件的粗糙度會直接影響鍍鉻層的粗糙度。毛坯件一般處理流程如下, 機械加工-除油-水洗-除鏽-水洗。鍍鉻層硬度可達800-1000HV,在480℃以下不變色,500℃時開始氧化,700℃時硬度出現下降。其缺點是脆,容易脫落,尤其是在交變衝擊載荷作用下更為明顯。


電鍍作為一種常見的處理方法,用途廣泛。常見的有鍍鋅、鍍鉻、鍍鎳、鍍錫等。那麼怎麼從表面去區分他們呢?


鍍鎳表面是金黃色,白中泛黃。鍍錫是銀白色,光澤柔順不刺眼。鍍鋅最為常見,顏色也較多,有藍白,有彩鋅,表面有顆粒感,比較粗糙。鍍鉻則是很閃亮的銀白色,表面細膩,很多的汽車也多會採用鍍鉻裝飾條。


鍍鉻(ge)還是鍍鉻(luo),讀錯了會被認為外行

汽車上的鍍鉻裝飾


以上就是關於鍍鉻的一些介紹,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