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對於正在上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們來說,住校和走讀是兩個在學校的選擇。很多家長都會在住校上面感到十分的困惑,尤其是家離得比較近的,那孩子住校還是讓孩子走讀的,那個更會有利於孩子們的學習呢?住校的話可以節省很多往返學校的時間,把片碎的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並且在學校比較容易和學校定製的時間統一,上下學和去食堂都是非常的方便,而且在初中高中的時候,這樣比較容易和同學處好關係,在學校和班級有一個良好的同學關係,也是非常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但是住校的話就容易面臨食堂伙食不好,宿舍人太多,睡眠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畢竟如果住校的話都不是單人宿舍,一般都是六人寢或八人寢。有的學校甚至是大通鋪,一個像教室那麼大的寢室住了30多個人。這樣的話無論是管理作息都是非常的不一樣,在睡覺和學習的過程容易受到很多困擾。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有一個央視記者曾經問白巖松說,你會讓你的孩子住校呢?還是走讀呢?

白巖松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走讀,不管我和我的妻子工作多麼忙,都會讓我的孩子在家好好的學習,好好的睡覺,不管工作多忙,這段時間我們都要陪伴他成長,人生第一次,父母不能不在旁邊,在學校雖然能和同學們關係處得很好,孩子成長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作為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父母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有更多的責任去教育孩子,並不能把這個事情簡簡單單地放到學校。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非常的欠缺,無論是在人生還是學識的教育,尤其是引導孩子們去讀書非常的欠缺,在教育方面,中國父母還是不夠成熟,我們還需要時間讓中國父母去成長。所以無論如何白巖松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住校,雖然這是她自己的選擇,但是我們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一、孩子們在成長的時候睡眠是非常重要,住校容易讓孩子們在睡眠方面不足。

所謂睡得好才能長得好,在初中和高中的時期,孩子們都處於成長的青春期,不僅物質方面的營養要跟上。孩子們如果在學校住校的話,首先就不是獨立的房間,一般都有六人或者是八人,自己的私人物品和私人空間不是特別容易受到保護,對於從小一個人睡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空間的孩子是非常不適應的。而且多人生活在一個寢室很容易出現矛盾,各種習慣和性格都集合在一個寢室,有的人可能是學霸類型的,早出晚歸,每次回到寢室就是學習,學完了就睡覺。

有的人可能是學渣,沒有固定的作息規律,而且在深夜的時候我會做一些別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看看小說,比較容易影響到別人。所以在寢室生活的話,必須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但同時要有固定的規章制度去約束,否則的話,寢室非常容易成為一個睡眠減法的地方。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二、住校容易讓孩子們的壓力更大,心理壓力過大很難跟父母及時溝通。

由於在學校住校,大家都是在忙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的時候就很容易忽略寢室人之間的心理變化。尤其是如果一個孩子自己成績不好,還住在一個都是學霸的寢室,心理壓力就會非常的大。而這時又沒有一個合適的人去聊天疏導,又不能像家裡的父母一樣及時發現,這樣長時間的積聚下來,就會讓孩子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特別是初中高中生,到學期後期,一些孩子因為學業壓力過大和考試,常常會晚上睡不著覺,第二天又難以集中精神,這樣惡性循環,在我們的學習生活當中絕對是不可少見的現象,所以在學校住校還有心理壓力過大和失眠的風險,當然在學校住校也正是考驗一個人獨立自主走出家門的能力,畢竟人生不能總是由父母兜底,最終的人生路還是需要我們自己走。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三、性格內向的同學,如果不會和室友處理關係,會造成與同學關係緊張

如果讓孩子住校,每個宿舍住的同學至少有五六名。不是每一位同學的性格都很好相處。有些同學性格很強勢,經常恃強凌弱

白巖松坦言: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而有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就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校園暴力一旦發生,輕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重則對於學生的心靈會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若是事態嚴重,甚至會把學生逼退學。而如果讓學生走讀,每天都能回家。家長也便於照顧和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一旦發現孩子的心理狀態或者學習狀態不對,可以及時和孩子溝通,及時遇到了一些糟心事,家長也能幫助孩子解決。但如果讓孩子住校,和父母溝通的機會少。遇到一些事自己不能解決,學生很可能就自己承擔。但是有些事情僅僅憑學生是沒辦法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