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夫·麥凱瑞——馬格南彩色攝影大師

斯蒂夫·麥凱瑞——馬格南彩色攝影大師

斯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


斯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1950至今),美國攝影師,他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20餘年,最終成為該雜誌的首席攝影師。並於1986年,加入馬格南圖片社。他特有的攝影天賦,使他得以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捕捉人類稍縱即逝的微妙瞬間。


史蒂夫·麥凱瑞實在不用過多介紹,早已家傳戶曉。


他即是馬格南攝影師,也是Leica名人堂的首位得獎者,更是《國家地理》的首席攝影師。他懷抱著對異域文化的濃厚興趣,在過去30多年裡,走遍了全球各地,除了看到不少人文風光外,也見證了不同地域下,到底人們是怎麼活著的。


斯蒂夫·麥凱瑞——馬格南彩色攝影大師


和佈列松一樣,斯蒂夫·麥凱瑞也是真正嚴苛的大師。


“以往,我每個拍攝都要用掉800到1000個膠捲,其中只有20到25張真正被使用。”他的照片總是展現故事即將發生的那一刻,有著異常獨到的光影效果和色彩表現。“對我來說,一份作品最重要的特質在於獨立性,只需一張照片,便能帶給你一個故事。”


1984年12月,他拍攝了那張轟動一時的著名照片《阿富汗少女》,從而奠定了其在國際攝影界的大師級地位。而這幅作品,現已成為國際受苦難的社會底層婦女及兒童的標誌,歷經幾十年經久不衰。


斯蒂夫·麥凱瑞——馬格南彩色攝影大師


許多國家風俗文化不盡相同,人們有著不同的信仰。他更發現了孩子是反應現實社會最真實、最清澈的一面鏡子。孩子們也很樂意配合,把最自然的一面展現出來。被拍攝者的眼神總是直逼鏡頭,似乎是要通過McCurry的鏡頭,向我們講述他的故事、他的國家。


斯蒂夫·麥凱瑞——馬格南彩色攝影大師


他說他一直對人的表情非常感興趣,喜歡將被拍攝者安排在室內、屋簷下、矮牆後等背陰處,睜大眼睛靜靜地看著鏡頭。而McCurry總是在他的尼康相機上擰上一支85mmF1.4大光圈人像鏡頭,裝上柯達反轉片,支上三腳架,一邊與對方聊天,觀察對方的細微表情變化,一邊不斷地手動對焦並迅速地按下快門。


McCurry曾說過臉往往是某人經歷和情感的縮影,一張人像可以講述很多有關這個人的性格的故事,拍攝人物內心世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拍攝一群人的心理世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