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BBC版《人生七年》系列中,14个孩子里,有5个孩子的父母在他们少年时离婚了;而等到他们成年之后,14人中,又有5个人离过婚。

一看眼过去,在这14个孩子的家中,两代人之间,离婚率看上去没有任何变化,仿佛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父母婚姻状态对应自己63岁时的婚姻状态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一定。

父母所在阶层与父母的婚姻状态

片中主人公们的父母离婚时,大多在孩子14岁左右或更早——也就是1970年或之前。

那时候离婚的5对夫妻,1对属于社会的底层(在此以孩子在儿童之家长大为标准)——Paul的父母,因为在伦敦闹离婚而把儿子送去了儿童之家(类似于福利院);离婚后,父亲带着Paul移民澳大利亚,又因为无法照顾孩子,再次将他送去了澳大利亚的儿童之家。

当时,底层的婚姻状态相当糟糕,唯二两个从儿童之家出来的孩子,Paul的父母离婚,而Simon则根本没有父亲。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三个肯辛顿私立小学的男孩

与此同时,上流社会的婚姻状态也一片狼藉。5对离婚夫妇中的另外4对全部属于上流社会(以孩子接受私立学校教育为标准)。5个上流社会的孩子中,除了John的父亲在他9岁时意外去世,其他四个孩子——Andrew,Charles,Suzy和Bruce的父母全部离婚。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父母的婚姻状态对应父母所在阶层

此时的社会,最上层和最底层的婚姻状态都动荡不堪,而位于中间的阶层(中层与下层)——利物浦郊区的中产阶级与伦敦东区的工人家庭——的婚姻,则相当稳定

父母所在阶层与孩子的婚姻状态

到了1990年代时,当年的孩子长大到35~42岁时,他们的婚姻状态则展现出不同的局面。

当年出生于上流社会的五个孩子,除Charles在21岁后退出采访、婚姻状态未知外,其他四位无一离婚,并且对婚姻的评价都比较高。

当年出生于底层的两个孩子,Simon离婚后又再婚;而Paul则称,很幸运遇到自己的妻子,一起度过了40年。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Tony和妻子

当年婚姻稳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家庭们(表中的中层与下层),离婚比例则变得相当之高:7个人中4人离婚,1人分居,1人出过轨。婚姻幸福的只有Lynn——伦敦东区工人家庭出身,之后一辈子都在当儿童图书管理员。然而不幸的是,Lynn在35岁时被发现有家族遗传的疾病,58岁时离开了人世。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63岁时婚姻状态与父母所在阶层

与父母一辈的婚姻状态相比,底层出身的人比他们的父母在婚姻上过得更好,而上层出身的人则远比他们的父母辈更稳定。而位于中间阶层的人,婚姻好像变得动荡了。

孩子所在阶层与孩子的婚姻状态

如果有人认为,婚姻更多是自己的事,而跟自己的出身没什么关系;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所处的阶层:

底层(以需要领救济金为标准)的婚姻依然相当糟糕。

伦敦东区工人家庭出身的Jackie,42岁时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法继续工作,之后20年靠伤残抚恤金生活。她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而3个孩子中有1个非婚生。

而中产家庭出身的Neil,在没有考上牛津大学只考上阿伯丁大学之后,辍学在工地上工作。21岁之后到49岁之前,经常处在无家可归、到处游荡的状态,不得不靠救济金生活。56岁~63岁期间,父母均去世之后他得到一笔遗产,在此期间结了婚。在“过了四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之后”,他目前处于分居状态中。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Neil

上层(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为标准)的离婚率是所有阶层中最低的。

出生于上流社会的Andrew(企业高管)、John(皇家律师)和Suzy(高管太太)都有幸福稳定的婚姻;21岁之后退出该节目的Charles后来成为知名纪录片制片人,婚姻状态未知,暂不考虑在内。

唯有边远地区农民家庭出身的Nick,后来成为了美国大学的教授,在离过一次婚之后,娶了另一位大学教授。

中间阶层(中层与下层)的婚姻,与他们的父母辈相比,同样要动荡得多:8个人中有4个人离过婚,另外还有一个出轨没离婚的。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63岁时婚姻状态与自己所在阶层

似乎,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上层社会的婚姻稳定性大大增强了,而中间阶层的婚姻则不如以前稳定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英国社会当年离婚率变化

让我们再来看看,从整个英国的角度来说,这两代人的婚姻状态有什么差别。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异性婚姻离婚率

英国的离婚率在1970年前后,经历了一个急剧上升的过程。这种“上升”是因为《离婚改革法案》。

英国在1969年10月颁布了

《离婚改革法案》,并于1971年开始实施。该法案使得离婚不一定要证明“对方有过错”,而可以只是因为“感情破裂”:夫妻双方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分居2年后可离婚;单方想离婚时,分居5年后可离婚。

在那之前,想要离婚必须先证明一方有诸如出轨之类的严重过错,并提供证据。离婚的过程总是漫长而复杂,常常只有有钱人才能承担得起。

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人生七年》中,父母一辈的婚姻,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中相当稳定——并非因为他们不想离婚,而是代价太大,不愿承担而已。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Jackie & Lynn & Sue

英国社会累计离婚率的变化

下方是英国在1963之后,每年结婚的人到2017年为止的累计离婚率。

表中的趋势是:年份越晚,该年份的累计离婚率越高。

《人生七年》中的孩子们,结婚的年龄大部分在19岁~28岁之间(1975~1984年),对应表中的数据,到2017年时的累计离婚率在38.3%~42.8%之间,也就是说,14个人中如果有5~6人离婚,则处于这个阶段的正常水平。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1975年结婚的人,到2017年的累计离婚率


两代人离婚率不变,有钱人却过得更幸福了

1984年结婚的人,到2017年的累计离婚率

片子中,父母一辈的离婚数据,因为上流社会的孩子数量多(真正的社会中上流社会与底层社会一样,都应该是少数)——能够离得起婚的人数多——而拉高了数据;而孩子一辈的婚姻,又因为上流社会的孩子数量多而拉低了数据。都没有反应确切的状况。

结论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片子中看上去没什么变化的离婚率背后,过得好的人过得更好了。

纪录片在21岁那集中,导演问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孩Jackie:你羡慕Suzy(私立女校上学,在苏格兰有超大庄园)吗?
Jackie不解地反问道: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应该羡慕她?我从来没觉得她有什么好羡慕的。

若我是Jackie,我大概会回答:我知道他们过得比我好,可我没想到他们过得那样好。


参考资料:

1. Divorces in England and Wales: 2018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birthsdeathsandmarriages/divorce/bulletins/divorcesinenglandandwales/2018 )

2. Divorce Reform Act 1969 (Wikiped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