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海大師於霞浦和福州寫給地方官的兩封信

日本空海大師於霞浦和福州寫給地方官的兩封信

一、為大使與福州觀察使書

賀能啟:高山澹默,禽獸不告勞而投歸;深水不言,魚龍不憚倦而逐赴。故能西羌梯險,貢垂衣君。南裔航深,獻刑厝帝。誠是,明知艱難之望身,然猶忘命德化之遠及者也。伏惟,大唐聖朝,霜露攸均,皇王宜宅。明王繼武,聖帝重興;掩頓九野,牢籠八紘。是以,我日本國,常見風雨和順,定知中國有聖。刳巨榆於蒼嶺,摘皇花于丹墀。執蓬萊琛,獻崐嶽玉。起昔迄今,相續不絕。故今,我國主,顧先祖之貽謀,慕今帝之德化,謹差太政官、右大弁、正三品兼行、越前國大守藤原朝臣賀能等充使,奉獻國信別貢等物。賀能等,忘身銜命,冒死入海。既辭本涯,比及中途,暴雨穿帆,戕風折柁;高波瀧漢,短舟裔裔。凱風朝扇,摧肝耽羅之狼心;北氣夕發,失膽留求之虎性。頻蹙猛風,待葬鱉口;攢眉驚汰,佔宅鯨腹。隨浪升沉,任風南北。但見天水之碧色,豈視山谷之白霧。掣掣波上,二月有餘,水盡人疲,海長陸遠。飛虛脫翼,泳水煞鰭,何足為喻哉!僅八月初日,乍見雲峰,欣悅罔極。過赤子之得母,越旱苗之遇霖。賀能等,萬冒死波,再見生日。是則,聖德之所至也,非我力之所能也!又大唐之遇日本也,雖雲八狄雲會,膝步高臺;七戎霧合,稽顙魏闕,而於我國使也,殊私曲成,待以上客。面對龍顏,自承鸞綸。佳問榮寵,已過望外。與夫璅璅諸蕃,豈同日而可論乎?又,竹符銅契,本備奸詐。世淳人質,

文契何用?是故,我國淳樸已降,常事好鄰。所獻信物,不用印書;所遣使人,無有奸偽。相襲其風,於今無盡。加以,使乎之人,必擇腹心。任以腹心,何更用契?載籍所傳,東方有國,其人懇直,禮儀之鄉,君子之國,蓋為此歟!然今,州使責以文書,疑彼腹心。撿括船上,計數公私。斯乃,理合法令,事得道理。官吏之道,實是可然。雖然,遠人乍到,觸途多憂。海中之愁,猶委胸臆。德酒之味,未飽心腹。率然禁制,手足無厝。又,建中以往,入朝使船,直著揚蘇,無漂盪之苦。州縣諸司,慰勞殷勤;左右任使,不撿船物。今則事與昔異,遇捋望疏。底下愚人,竊懷驚恨。伏願垂柔遠之惠,顧好鄰之義,從其習俗,不怪常風。然則涓涓百蠻,與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萬服,將葵霍以引領堯日。順風之人,甘心輻湊;逐腥之蟻,悅意駢羅。今,不任常習之願,奉啟不宣。謹啟。

【注】

1、本文收錄於《遍照發揮性靈集》卷第五;日本巖波書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學大系”《三教指歸·性靈集》P267~271。

2、本文標題一般認為是空海大師的高徒真濟所加。福州觀察使應作福建觀察使。

3、此時,福建觀察使兼福州刺史系新履職的閻濟美。閻濟美,進士。累歷臺省,有長者之譽。任婺、潤二州刺史,以簡淡為理,兩地之人,常賦之外,不知其他。入拜右散騎常侍、秘書監。(參見《新唐書》185下/4832)閻濟美,唐朝中期登進士第。累歷臺省,有長者之譽。自婺州刺史為福建觀察使,復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所至以簡淡為理,兩地之人,常賦之外,不知其他。入拜右散騎常侍。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使,入為秘書監。以年及懸車,上表乞骸骨,以工部尚書致仕。後以恩例,累有進改。及歿於家,年九十餘。(見現代蘇文編繪《吳中先賢譜》)

4、空海《御遺告》一書中對於遣唐使船停靠福州長溪赤岸的情況有翔實的描寫:“延歷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入唐……彼海路間三千里。先例至於揚蘇州,無質。介此度船增七百里,到衡州多礙。此間,大使越前國太守、正三位藤原朝臣賀能(葛野麻呂),自作手書呈衡州司。州司批看即以此文棄了。如此兩三度。雖然封船追人居溼沙上。此時,大使述雲,切愁之今也,抑大德(空海)筆主,使呈書云云。茲吾作書樣替大使呈彼州長。批覽含笑,開船加問。即奏長安,經三十九日,給州府力使四人,且給資糧。州長好問,作借屋十三間與住。經五十八日,給存問敕使等。彼儀式,無極。覽此主客各各,流淚。次給後迎客使。給大使以七珍之鞍,次次使等皆給妝鞍。長安入京儀式,不可盡說。見此者,滿遐邇。”據上文可知,於霞浦,大使再三上書無果,便請空海代筆。於是空海草擬一文,言辭切地將奉日本國之國命來航,漂流至福州的經過訴說一番,呈送當時的福建觀察使兼福州刺史閻濟美。閻濟美看到此書後才對大使一行予以信任,一邊上報長安,一邊安排食物和使役人等,並從霞浦送至福州開元寺,急調房屋十三間供他們居住。此文在空海眾多的名文之中尤屬傑出之作。(這是空海入唐回國30多年後的回憶錄。衡州當系“福州”之字誤)

二、請福州觀察使入京啟

日本國留學沙門空海啟:空海,才能不聞,言行無取。但知,雪中枕肱,雲峰吃菜。逢時乏人,簉留學末。限以廿年,尋以一乘。任重人弱,夙夜惜陰。今承,不許隨使入京,理須左右,更無所求。雖然,居諸不駐,歲不我與。何得厚荷國家之馮,空擲如矢之序。是故,嘆斯留滯,貪早達京。伏惟,中丞閣下,德簡天心,仁普近遠。老弱連袂,頌德溢路。男女攜手,詠功盈耳。外示俗風,內淳真道。伏願,顧彼弘道,令得入京。然則,早尋名德,速遂所志。今不任陋願之至,敢塵視聽,伏深戰越。謹奉啟以聞。謹啟。

貞元廿年十月 日

日本國學問僧空海 啟

中丞閣下

【注】

1、本文收錄於《遍照發揮性靈集》卷第五;日本巖波書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學大系”《三教指歸·性靈集》P271~273。

2、本文是空海得知准許赴唐都長安的名單中只有22人,而沒有他的名字後,於福州開元寺緊急給福建觀察使兼福州刺史閻濟美寫的申請書。之後,獲得閻濟美的同意,准許隨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賀能)入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