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家庭親子游戲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互動的好方式,用孩子喜歡和熟悉的方式走進孩子,瞭解孩子。一個簡單的小遊戲卻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難忘的歡樂時光。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遊戲力,被很多人喻為親子溝通的"雙向翻譯機"。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在表達著一份合理的內心需求,只不過表達方式有時是無理取鬧,例如:事事對抗,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粘著媽媽,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鬧,經常打人,不好好寫作業,總是欺負弟妹,等等。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時而準確地"翻譯"出隱藏在這些表面行為背後的需求。

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網絡的發達,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夠獲取到有效的教育理念,風向標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變成了,你怎麼能跟孩子發脾氣/吼叫/打孩子呢?所以父母又產生了一種常態的感受-焦慮。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這種焦慮中參雜著生活的壓力和工作的疲憊,或是生活上的一些不如意,當孩子興致勃勃的拉著父母的手說:爸爸媽媽,你陪我一起玩吧,家長們總是很難與孩子達成樂趣上的一致,即使坐下來想和一起孩子玩,也總是會因為身體上的疲憊和精神上的遊離,很快失去耐心。

我們應帶著覺察去發現自己不太滿的那個杯子,然後嘗試著去把它裝滿,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與孩子游戲,或許能讓自己也變的更加開心。就像你刻意提起嘴角時,陰鬱真的就被掃走一大半。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遊戲激發孩子的正面情緒

相比於大人,孩子永遠都是真實的活在當下的,不開心了就哭,開心了就笑。所以父母讓孩子開心快樂,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即使孩子前一秒還因為積木沒搭好而大哭大鬧,父母做一個鬼臉,以及一個無厘頭的舉動就可以讓孩子破涕為笑,當孩子的負面情緒被正面情緒所代替的時候,孩子才能聽話,才能堅持做困難的事情,直至戰勝它。

遊戲也是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


遊戲是有效的溝通方式

每一個孩子天性裡面都是擁有合作與勇氣的,當我們發現孩子總是不乖、不聽話,總是跟你對著幹的時候,先讓自己從那個緊張的情緒裡面跳出來,模仿熊孩子,雙手叉腰氣鼓鼓的看著對方的那個樣子,或許你們的對峙瞬間就能變成遊戲,溝通的障礙也就不存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