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中國”的狂言,但死傷空前慘烈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本裕仁天皇詢問了軍部大臣關於中國事變問題的看法。其中,以陸相杉山元為首的主戰派,提出了“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方案,這一觀點得到了裕仁天皇的支持。之後,在中國境內便傳出了日軍企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言論。


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中國”的狂言,但死傷空前慘烈


(盧溝橋事變)

此言一出,中華兒女群情激憤。

到了1937年8月,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將日本由北向南的進攻方向,引導為由西向東,以便更好地規劃中國軍隊的長期抗日戰爭,蔣中正命令中國軍隊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淞滬會戰爆發。

淞滬會戰是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其慘烈程度,用“一寸山河一寸血”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中國”的狂言,但死傷空前慘烈


農場主發現麥田無故被毀,用無人機一看,還好自己沒進去

馮玉祥在後來回憶淞滬會戰時說:“我們的部隊,每天都有一個又一個師投入戰場,但有的不到幾個小時就死傷了一半。在戰役前期,每天都有接近一個師傷亡,這不是戰爭,這就是一個熔爐。”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烈?我們一起來看看國軍各部隊的傷亡情況。

國軍參加淞滬會戰部隊主要由蔣中正的嫡系中央軍、桂、粵、川、贛等各地的地方部隊組成。

其中,作為蔣中正嫡系的中央軍損失最為慘重。為了這次戰役,蔣中正將自己軍隊中聘請德國人訓練的王牌德械部隊,第87、88師全都拿了出來。這兩支部隊不僅裝備精良,而且士兵作戰素質極高,可以算是他的保命部隊了。

但就是這樣的中國王牌部隊,在淞滬會戰中依然遭到了日軍的重大打擊,他們僅僅在前線堅持了幾天,傷亡就已經過半。

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中國”的狂言,但死傷空前慘烈


(淞滬會戰中的中央軍)

中央軍是整個淞滬會戰中的絕對主力,其中左翼軍下轄的薛嶽的第十九集團軍、羅卓英的第十五集團軍等部隊,全都屬於嫡系部隊中的精銳之師。他們在淞滬會戰中浴血奮戰,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在大部分時間裡,每天都有超過5000人的傷亡。

在最慘烈的羅店爭奪戰中,中央軍更是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組成了一道血色防線,與敵人展開了極其慘烈的拉鋸戰。為了爭奪羅店,被稱為教導師的第36、87、88師、胡宗南的“天下第一軍”,俞濟時的第74軍等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先後被派上戰場,全都遭遇了重大傷亡。

第18軍67師201旅的蔡炳炎旅長,更是率領部隊與陸家宅的日軍第11師團發動了數次互衝鋒,在漫天的槍聲與喊殺聲中,蔡炳炎旅長更是下達了決不後退的死戰命令:“本旅將士,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後退者死,其各凌遵!”

最終,第201旅幾乎全體陣亡,而這只不過是整個中國軍隊在羅店戰場上的縮影。羅店爭奪戰被稱為“血肉磨坊”,中國軍隊在與日軍的數次爭奪中,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中國”的狂言,但死傷空前慘烈


(淞滬會戰劇照)

除了中央軍,其他部隊也同樣壯烈。

東北軍67軍的軍長吳克仁,奉命協同43軍死守松江三日,並在黃浦江北岸阻擊日軍谷壽夫師團。日軍調集了松江城東、南、西三面大軍包圍67軍,吳克仁為了保證國軍大部隊的順利撤退,死戰不退,數次擊退敵人的進攻。但67軍卻傷亡慘重,僅僅剩餘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最終,在成功完成阻擊掩護任務後,吳克仁將軍在率領部隊從北門突圍時,遭遇了日軍的伏擊。包括軍長吳克仁在內,第67軍全部殉國。

川軍26師,在裝備嚴重落後,作戰能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用血肉在上海大場抵擋住了日軍7天瘋狂進攻。最終,團級、營級幹部十不存一,全師1萬人只剩下600人。

這些僅僅是淞滬會戰中的普通事例。國軍共計有70多萬部隊參加了淞滬會戰,以死傷近30萬的代價,造成了日軍20多萬部隊五分之一的傷亡。

雖然最終,淞滬會戰是以日軍的勝利告終,但卻粉碎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狂妄之言。中華民族展現出了偉大頑強的民族氣節,也讓世界知道,中國永遠會對外來侵略者鬥爭到底,決不妥協。

參考資料:《四個月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