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說林沖(之二)——林沖對待高衙內為什麼如此懦弱?

文/一木

一木認為:凡是不忠於原著的解讀都是耍流氓。——兼作題記

是是非非說林沖(之二)——林沖對待高衙內為什麼如此懦弱?

先從林沖的形象說起。大家心目中林沖是勇武中有帥氣的,這都怪電視劇和戲曲改變了其本來的形象。

林沖的形象實際上是很彆扭的。他長相跟張飛一個模子,書中說他長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故綽號豹子頭。《三國演義》裡張飛也是“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他倆連兵器都一樣,拿一把“丈八蛇矛”。

偏偏這個長得像個猛張飛的人出場卻搖著諸葛亮的扇子——“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是不是給人感覺特別扭特沒有和諧感?

施耐庵如此描寫林沖相貌打扮,莫非有意寄寓其性格的複雜矛盾性?

林沖對待高衙內無疑是懦弱的。

其妻去岳廟還香願,被高衙內調戲,林沖趕過去,本欲將其痛扁一頓——書中說林沖先是“把那後生肩胛只一扳過來”,並喝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

然後場面就有點尷尬了——“恰待下拳打時,認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先自手軟了。”

好句“先自手軟了”!這種場面號稱“霹靂火”的秦明也有過,剛剛殺氣騰騰地說:要找到害他之人“直打碎這條狼牙棒便罷”!

然後宋江就告訴他:是小可我乾的。

秦明於是就“只得納了這口氣”。

啪啪啪,這臉估計腫得老高了。

是是非非說林沖(之二)——林沖對待高衙內為什麼如此懦弱?

林沖平時脾氣很溫順嗎?非也!記得那個店小二說過麼?“林教頭是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

就好像我們身邊某些人,時不時情緒不好就發一通火,然後自我解釋:我脾氣不好。放心,他對上司對老闆對領導不知道脾氣何等溫順!自稱脾氣不好的人往往也精得很,他是看人,發火是因為他已經評估過了——發了火也沒關係。比如對下屬、對子女。

林沖對高衙內的態度跟他的出身、環境以及年齡都有關係。順便說一句,把人物介紹得這麼全面的,水滸裡還真不多,你看連魯智深都沒有提他的出身。

林沖出身低層武官家庭,其父在魯智深年幼的時候就是提轄,放到現在也算連營級幹部吧;林沖出場的時候也是三十四五歲的禁軍教頭,且還算混得比較開的那種。——陸謙說他“太尉又看承得好”,自己也說過“幾番借看”高太尉的寶刀,可以看得出他是教頭裡能夠和上面說得上話的人。

體制內的中下層領導,對上要懂迎來送往,對下要懂管理駕馭,大都磨鍊得比較精通世故,待人接物的度拿捏得很有分寸。林沖小時候自然耳濡目染,長大更是在體制內打滾,並獲得上頭認可,加上其本來就謹慎的性格,

其精細權衡能力自是非一般草莽英雄可比

是是非非說林沖(之二)——林沖對待高衙內為什麼如此懦弱?

所以他一見是高衙內,第一反應就是這人打不得——他可是自己頂頭上司高太尉的崽啊。但拳頭都舉起了,得圓場啊。

這時眾多閒漢挺識時機地一起勸開了:“教頭休怪。衙內不認得,多有衝撞。”林沖就自然找到臺階下了,然後林沖的反應是:“怒氣未消,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高衙內則出廟上馬走了。

作為讀者或觀眾,站著說話不腰疼,看見壞人就想狂揍一頓,見到林沖不敢下拳自然嫌他懦弱。但站在林沖角度來看,揍人痛快是痛快,但會給自己留下無窮的後患啊!現在不也有一句俗話麼?——縣官不如現管。還有一句:打狗也得看主人。

客觀一點評價,林沖在處理這個事情上是很精細妥當的,嚇了嚇高衙內,留了情面給高太尉,最後睜大眼怒視高衙內給他警告——這次放過你,下次別惹老子了!一般情況下這事情過了也就過了,這個難算了了。

林沖肯定以為事情過去了。所以魯智深急火火提著鐵禪杖引著“二三十個破落戶”要幫林沖打架時,林沖反勸住了。

——這場面其實挺有意思,老婆被調戲,別人不罷休要討個說法,做丈夫的拼命當和事佬勸說:算了算了,不是沒進去麼?(哈哈,原諒我忍不住貧個嘴。)

高衙內回到府中,為林沖娘子著迷心焦,幾日都消解不了。其實這也並不怪,得不到的東西總是特別的好。或許再過幾天也就淡忘了。可偏偏冒出一個“幹鳥頭”富安。幹鳥頭是什麼鬼不知道,反正聽起來就不是好東西。

富安開始給他出餿主意了,讓陸謙先引出林沖喝酒,再騙林沖娘子到陸謙家。陸謙本是林沖好友,但這種“好友”關鍵時刻只認一個“利”字——“只要衙內歡喜卻顧不得朋友交情。”好像這種人現在也依然不少。

這次林沖夫妻得感謝他們的女使錦兒機靈且忠誠,急趕趕找到林沖告知了情況。林沖這次的處理很是耐人尋味。

他是一路跑到陸謙家,然後“搶到胡梯上”,可以看出他心裡的急切慌張。但他並不是破“樓門”而入,而是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他的精細深入骨髓,先驚走高衙內,避免兩人面對面。

人是要懂得忍耐的。但林沖第二次依然選擇忍耐,這就顯得精細中帶有懦弱了。他滿可以一頭撞進來,多少給高衙內點顏色。

每次都對別人說:下次小心點!說多了,人家就不在意了,當你放臭屁。

人性中有複雜且陰暗的一面,林沖果真如此做了,或許這事情真的就過了。

原因有三:一是高衙內理虧,林沖扇他幾個耳光揍他一頓,他也自知理屈不敢向乾爹高太尉告苦;二是高衙內有了懼怕之心,人的情感是可以互相抵消的,懼怕之心佔上風,好色之心自然就弱化了;三是高太尉即使知道,畢竟林沖已經忍耐過一次,算給過他面子,他心裡也相對容易接受些。

可惜林沖依然採取精細權衡的處理方式。先是嚇跑高衙內,跟著把陸謙家裡砸得粉碎,然後送娘子和女使錦兒回家,接著拿一把解腕尖刀去酒樓找陸謙算賬。酒樓自然找不到(陸謙又不是二傻子),又守在他門前等了一晚。可以想象,陸謙依然不會傻到回家送別人打殺。

對高衙內,林沖沒提著刀去找人算賬,只是恨恨地對娘子說:“只怕不撞見高衙內,也管著他頭面!”

細一看,你會發現:盛怒中的林沖,卻沒有半點衝動,每一步都是井井有條在走,冷靜得讓人感到可怕。

嚇走高衙內、打砸陸謙家、送娘子女使回家給對方迴避的時間,提著刀找陸謙算賬,迴避了所有可能與仇人碰面的機會,但表明了自己態度,給了對方驚嚇和威脅。

林沖怎麼說也是一個武藝高強的好漢,對人多少有點震懾的。按照常理,這事情怎麼也應該過去了。

所謂無巧不成書。施耐庵寫林沖確實寫得狠了點。

事情偏偏不按常理走。高衙內這個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歲”,竟然相思成疾,他愛了!

一木很不喜歡“愛情”這個詞,它本起源於歐洲中世紀貴婦與騎士的通姦文化,民國時期才傳入中國。這個詞給通姦、背叛、佔有、放縱等等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很好的一塊遮羞布。

其實,所謂愛情不就是多巴胺分泌麼?說得神神道道的。中國以前的詞說得多好:恩愛。——有恩有愛,彼此扶持。愛情從不長久,因為本質上不過就是動物性的慾望和一時的情緒而已。

高衙內絕對是個差傢伙,林沖既沒有為民除害,也沒有為己報復,因為他本來就只是一個力圖安身立命的體制內人,本來就不是英雄。英雄不是這麼容易當的,煌煌中華史,英雄從來都稀缺!

這次高衙內竟然想林沖娘子想得生命垂危了!

這事林沖當然不知道。他這些天忙著約魯智深喝酒散心釋放心中鬱悶。他特別希望通過自己的一忍再忍將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以當魯智深跑到他家詢問時,他沒講實情,只說自己這兩天生病了。他怕魯智深這個不知輕重的人真把事情鬧大了!

林沖真的不憋屈不難受麼?他不想痛痛快快地出一口心中惡氣麼?絕對不是!只因他也不是自由人。要安身立命,要維持現狀甚至繼續往高處走,他就只能如此隱忍,以得委曲求全。

加上一點,體制內呆久了的人,有極深的依賴感。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有一種無可名狀的懼怕。他們的潛意識會問:離開了體制,有人管飯嗎?

所以他自此“每日和智深吃酒,把這件事不記心了”。他是真想放下和忘掉這份屈辱這份不快。

他甚至拿出了一千貫巨資,買下一口寶刀,以進一步拉近與上頭高太尉的關係。他琢磨: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如果一比試,自己這口寶刀高太尉喜歡怎麼辦?

當作禮物送人唄!這應該就是林沖的計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沒想到此時的高衙內為了自己娘子已經躺在床上要死不活了,更沒想到,他買的這口寶刀就是高太尉給自己設下的一個大坑。

人生最悲哀的就是充當獵物,最最悲哀的就是充當那種無處可逃的獵物。林沖剛好是後者。

金聖嘆評價林沖,說他“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可如今卻成了令人擺佈的囚犯。或許,這就是再強也強不過命運吧!

(自此,林沖正式走上了坎坷曲折多難的人生之路,他的下一個故事,就是爭議紛多的休妻事件,那麼,林沖對待其妻子真的像有些人所說的那麼卑鄙無恥麼?且聽一木下篇文章細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