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範曾這個名字與項羽的軍師範增,很容易被人混淆。提起範曾,十有八九首先想到的就是范增。此範曾非彼范增,而是當代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然而,在網絡世界對於範曾的評價卻是呈兩極分化。讚譽者,認為其學識淵博有大家風範;貶損者,認為其難當大師之名。反正把範曾的名號放在網上,自媒體作者總能賺一波流量,很大程度上是“罵”出來的。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他為何總是被“罵”?你看看他說了什麼。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範曾何許人也

範曾的祖上是范仲淹,說起來也是名門望族。得益於家學淵源,範曾也是寫了一手好詩。只不過範曾畫畫的名氣實在是太大,遮掩了他的詩歌才情。範曾早年在中央美院學習深造,當時的中央美院可謂是大師雲集,李可染、李苦禪、黃永玉等。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範曾當年還是個晚輩,受到了李苦禪、李可染的指點。按理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範曾的成名卻是靠另外一位大師級人物:郭沫若。範曾二十四歲從中央美院畢業,郭沫若為他題詞,由此名聲大噪。

毀滿天下,謗滿天下

範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氣。他在成名之後,輿論面臨著兩極分化。日本稱呼他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國內卻對他的畫不怎麼看好,認為他畫畫太呆,不夠生動形象,連動物都畫不好。範曾書法動輒數十萬,卻被書壇稱之為“手抖體”。一個畫家賴以生存的就是書畫,可範曾的書畫卻被罵的體無完膚,特別是流水線作畫。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除此之外,範曾與黃永玉、李苦禪、沈從文等恩師之間多有恩怨。尤其是李苦禪,更是在他去世前不承認有範曾這個學生。以至於,範曾連給師父弔孝的機會都沒有。範曾的個人生活也是被人“罵”的重災區,拋棄妻子女兒娶了朋友的妻子楠莉,這也為人所不齒。

你看看他怎麼說的

不管別人怎麼說,範曾對自己的評價很高。範曾六十歲的時候,有一個自我評價:“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詞章,頗抒已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從他的自我評價來看,範曾自我感覺良好,自謙之中又有一種狂傲不羈。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這還不算,他還自評:五百年來國畫第一人!按照他這個標準,齊白石、吳昌碩、啟功等國畫大師都在他身後了。文人相輕,可“輕”也要有個度。如此自評,這也成了範曾備受攻訐的一大“汙點”。

除去爭議,仍為大師

罵也不好,贊也罷,這都是一個公眾人物應該承擔的。其實,除去爭議範曾仍為大師。說實在的,罵範曾的人未必真的就瞭解範曾。換言之,罵範曾的群體當中,相當一部人是人云亦云,受網絡環境左右。

範曾明明是一代國學大師,為何總是被“罵”?你看他怎麼說的

筆者曾看到過範曾採訪視頻,一把年紀對各種典故信手拈來,他用標準的古漢語來吟誦杜甫的《兵車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天堅持早上六點起來讀書,數十年如一日,你能說他沒有真才實學?非也!認識一個人應當客觀公正,不能一巴掌打死。因而,除去爭議云云,範曾仍為一代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