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這麼一個情節,說的是五絕之一的“東邪”黃藥師與妻子馮衡伉儷情深,馮衡死後黃藥師痛不欲生,竟要殉情而去,但念及女兒尚小,於是勉強掙扎歲月,打算待到女兒出嫁,就到地下去陪伴妻子。

本來殉情之事也不算特別罕見,不過黃藥師身為一代“東邪”,豈能以常人度之?他殉情當然會殉出點花樣來。黃藥師殉情的具體方法是:先用膠黏合一艘大船,然後自己乘船遠航,等到膠被海水溶解,船身自然解體,黃藥師也就隨之駕鶴西去。

想想就覺得這法子真飄逸,符合黃藥師瀟灑的人設。不過這個創意並非黃藥師的專利,早在西周時期,周天子就收到過楚國送來的這種“禮船”,要問為什麼楚國會送這麼一份特別的“大禮”給周天子,這還要從周朝初年說起。

會諸侯楚子受辱,積怨恨背地反目

話說楚國的地理位置有點靠南,那種地方的居民,在周人眼裡統統屬於“蠻夷”。楚國剛歸順周王室的時候,對周王室很是恭敬,但周王室對楚人就不怎麼樣了。有一次,周成王會盟諸侯,楚國國君熊繹聽說之後,也千里迢迢的來湊場子。他本以為自己這麼積極,周成王怎麼也要給他發個小板凳坐坐,說不定還會當著大家的面,誇他是擁護中央的“好同志”呢!誰知他到了會場之後,人家周成王直接讓他和蠻子們一起看會場、燒火堆,盡安排些編外人員的活,完全沒把他當自己人。

熊繹那個氣的呀,覺得自己作為五帝中顓頊的後裔,竟然被歸類為“蠻夷”,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從此,周和楚就結下了樑子。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會盟是件大事,所有參與者都很重視


不過周王室對楚國的羞辱還結束,周康王時期,當時的楚國國君熊鐸跟著齊、晉、魯、衛四國君主一起去朝貢。完事之後,周康王給其他四國君主都發了回禮,有的是金銀財寶、有的是大件青銅器,唯獨熊鐸什麼都沒有。熊鐸看著大家夥兒都是拎著大包小包一起進屋,別人又拿著大包小包出來,就他自己空著手,啥玩意兒都沒混著。熊鐸算是看清了周王室的嘴臉了,感情人家就根本沒把楚國放眼裡,連一個小紅包都不願意給。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收了禮不回禮,也太沒禮貌了


之後,楚國就不太鳥周王室了,徹底成了“表面兄弟”。

佔銅礦天子震怒,周昭王一伐楚國

說實在的,楚國雖然位置較差、環境不好,但禍兮福所倚,惡劣環境下人的潛能和志氣更容易被激發。楚人憑藉頑強不屈的精神,經過不斷的戰鬥,一步步把周邊的部落都吞併了,勢力越來越大,最後甚至還佔領了揚越地區的銅礦產區。那會兒還沒鐵器,銅就意味著武器和貨幣,楚國佔領了銅礦產區相當於擁有了高級兵工廠和花不完的錢。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銅是武器,是錢,是國家發展的命脈


當時的天子周昭王一看,這要是任由楚國發展下去,那還了得?於是隨便找了個藉口,說楚國不經上級批准,擅自攻擊其他部落的行為,嚴重違法違規,必須接受周王室的制裁。話音未落,周昭王就帶著小弟,急匆匆的南下搶地盤了。

伐楚之戰一共打了三次,第一次過程很簡單,周昭王帶著軍隊一路南下,周邊的諸侯國紛紛在他路過本國轄區時,帶兵加入,故而伐楚大軍人數越來越多。等他們浩浩蕩蕩到達漢水後,在人數上已經有碾壓性的優勢了。同時,楚國可能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戰爭準備不太充分,沒支撐多久就投降了。

《竹書記年》中記載第一次伐楚: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

關於這次戰鬥,史料的記載風輕雲淡,說周昭王十六年,組織上討伐楚國,我們渡過了漢水,見到了一隻很大的犀牛,真稀奇啊真稀奇。全篇根本就沒提打仗的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周王室組團旅遊呢!整個描述看起來,彷彿周軍還沒用力,楚軍就躺下來。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敵人居然這麼弱?真是讓人意外


贏得太簡單肯定無法解決問題,楚國在周昭王離開之後,迅速對周王室的“馬仔部落”展開打擊。但凡楚國夠得到的地方,誰跟周王室好,就把誰按在地上打,打服為止。沒幾年,楚國不僅又站起來了,還重新控制了銅礦產區,周昭王的第一次伐楚之戰基本算是白瞎了。

周王室二伐楚國,漢水畔六師魂歸

周昭王很不爽,他覺得就憑楚國那種一碰就跪下的戰鬥力,還敢如此放肆,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於是他再次出兵南征,根據上次伐楚的經驗,他認為楚國的實力根本不配他親自帶隊,於是這次他派了祭公辛伯擔任攻楚總指揮。

這次的戰鬥過程記載也非常簡單: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

雖然記載簡單,可內容很豐富。它描繪了這麼一幅畫面:開戰這一天,發生了日全食,只見天色陰沉,抬眼望去,四周全是灰濛濛一片。這時,不知從何處颳起了陣陣陰風,周王室的軍隊和楚軍在短暫的僵持後,展開大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兵器的撞擊聲和士兵的喊殺聲把野雞、兔子全都嚇破了膽。最終周王室大敗,“六師”在漢水附近全軍覆沒。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這一仗打得慘烈,周王室全軍覆沒


這段史料中提到了“六師”,我們有必要簡單交代一下,西周時期周王室的軍隊主要有兩支,一支拱衛宗周,編制共有六個師,稱為“西六師”;一支駐紮雒陽震懾諸侯,編制共有八個師,稱為“東八師”。

第二次伐楚之戰,西六師直接打沒了,周王室的軍隊幾乎減半,這對周王室來說,是史無前例的大敗,絕對無法容忍。於是,周昭王在得知消息後,當場掀了桌子,並指天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但“六師“俱喪,“東八師”又不能輕動,重新組建一支軍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整整等了五年之後,周昭王才勉強湊齊兵員,啟動第三次南征。這次,周昭王聯合各地諸侯一同進軍,誓要把楚國從地圖上抹去,一次性解決南方所有歷史遺留問題。

周昭王三伐楚國,乘禮船遊江殞命

第三次伐楚之戰周王室傾全國之力,其聲勢之浩大,為西周時期所罕見。東夷、南夷的各部落怕殃及自身,其首領紛紛前來朝見周昭王,表示歸順。同時,周軍對楚軍的戰事也進展的異常順利,在周昭王面前,楚軍好像又變成了“戰五渣”,一觸即潰成了戰場常態。周昭王看這情形心裡既喜且怒,喜的是這次肯定能一戰功成,怒的是祭公辛伯也太膿包,這樣的對手都打不贏,白白葬送了“六師”將士們的性命。

不過他應該只怒不喜,因為這會兒高興有點太早了,他完全沒有察覺到,楚國已經安排了一個驚天陰謀,只等他入甕。

周昭王打到楚國境內後,發現楚國的“老百姓”分外熱情,堪稱“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周昭王看到民心如此,不由得又飄起來了。這時,一個楚人上前,代表楚地老百姓,給他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一艘大船。

敵方老百姓送來了一艘禮船,坐還是不坐?這是個難題

楚人送的船比這個還華麗


這個船可不是一般的船,它外表優雅高貴,內裡極度奢華,全手工打造,集結了楚國所有科技人員和藝術家的心血,端的是天上難見、地下難尋。周昭王一見這船就把持不住了,帶著左右親信,要開著船到湖上游玩一番。

誰知這船的科技水準,遠遠高於周昭王的想象,這艘船整個全是用膠黏起來的。周昭王開著船到了湖中央,只見青山綠水分外妖嬈,兩岸百姓歡呼雀躍,吹著小風的心情那是要多快活有多快活。突然,船體“呼啦啦”的一通亂響,船開始劇烈搖晃,他定睛一看,這船居然散架了!

周昭王是北方人,估計水性還沒張順一個腳指頭好,掉水裡立馬就拜拜了。周昭王死後,周軍群龍無首,諸侯們紛紛撤軍,眼看這仗是沒法打了,周軍只好帶著天子的遺體回國。周昭王這種糊塗的死法,使周王室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逐漸衰落。而楚國經此一役,人民信心倍增,國力越來越強。


自古以來,敵人送的東西多半不懷好意,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就是死在塔塔爾人的摻毒馬奶酒下。周昭王生的太早,不太瞭解這些典故,一不小心就中了楚人的圈套。

但話說回來,其實我覺得周昭王當時的處境挺尷尬,人家老百姓送了船,你肯定要收吧,收了船要不要坐一趟呢?坐船小命不保,不坐又辜負了父老鄉親們的一番美意,不利於統戰工作的開展。如果周昭王不坐船,楚人齊刷刷往地上一跪,一定要帶著他乘船遊覽楚地的名勝山水,周昭王可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