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閏月按照曆法規則,也就是這一年要多出一個月,變成13個月,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可不知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比如“閏月不種韭,種韭傷人口”等等的俗語,而最近我又聽到了一個關於“閏四月”的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呢?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那麼,2020年是閏四月嗎?是的啊!2020年太不一般了,不但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更是雙閏年!

雙春年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指農曆的年份中有兩個立春節氣。2020農曆年的正月和臘月就各有一個立春節氣。有老人們說這樣的“雙春”年份會帶來許多寡婦再婚!

雙閏年是指陽曆是閏年,陰曆也是閏年。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陽曆的閏年是指2月份有29號的年份,而普通年份都是有28天。今年2020年的陽曆二月份有29天,所以是陽曆閏年。而陰曆閏年,是我國勞動人民為了讓陰曆和陽曆同步才設置的,“三年置一閏,五年置兩閏,十九年置七閏“。今年2020年的陰曆就有兩個四月,叫閏四月,2020年也就是陰曆的閏年!所以2020年也是雙閏年!

首先,“閏四月,吃樹葉”從字面上理解的話,閏四月,農民可能要吃樹葉了那麼,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這是由於對於農民朋友來說,閏四月代表著不少農作物春耕時間都得推遲或提前,而且農曆的四月屬於春季,如果是兩個四月的話,那麼今年的春季會比往年長,出現倒春寒的可能也會很大,倒春寒對於農作物的影響最大,對農業生產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春播後天氣一天比一天變暖,正適合萬物生長,此時氣溫突然急劇下降,農作物會出現凍傷凍死,輕則降低產量,重則無收成。

民以食為天,農耕社會人們吃飽肚子也是最基本的需求。所以人們最擔心的就是災年,擔心旱災蟲災等一切自然災害,造成莊稼欠!所以閏四月,農民就以要吃樹葉來表達一種擔憂了。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因為樹葉本身不能吃!喂喂牛羊還差不多!到了這樣地步,那肯定是糧食非常緊缺了!

從科學上來講,閏四月意味著春天時間很長,想想6月20號了,還在四月!農作物生長積溫不夠,而且常常伴有倒春寒,在舊社會這樣的年景農民就會青黃不接!在沒有現代機制保障的時候,當然農民有可能餓肚子!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結語:現代社會國家機制抗災能力大大提升,所謂“閏四月,吃樹葉”這樣的事情,我們相信是不會發生的!但是,老話自有老話存在的合理性,我們既要敬畏自然,更要積極面對,提前預估風險,防患於未然!這樣才是老話警示我們的意義所在。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