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重慶市2020年中考延期一個月,將於7月12日至14日舉行。中考在即,初三學生返校後,如何複習備考?4月18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四名教研員就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學科,提出了後期複習教學指導意見。

英語:精講精練 加強語篇訓練

(初中英語教研員 陳春暉)

考試要求變化解讀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的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和賦分方式都與2019年保持一致。

複習教學建議

1.研讀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平時教學和複習的指導性文件,同時也是中考命題的重要依據,所以對考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心中有數,切不可隨意改變,人為拔高或只做偏、難、怪題。

2.注意精講精練

“精講”就是用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概括地講授語言材料,要講得精確、精煉、精彩,突出重點,講明難點。“精練”就是要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強化訓練。既不是“少練”,也不是“多練”,而是有目的、有效果、有價值的訓練。

3.加強語篇訓練

在複習中應進一步明確教學中既應有低層次的基本功訓練,更應有語篇層次的訓練,只有在語篇中使用語言,才能培養出交際能力,學生才會在適當的語言情景和交際情景中恰當地運用語言。只有在語篇中使用語言,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應用能力。

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物理:關注生活 創新設計典型實驗

(初中物理教研員 阮享彬)

考試要求變化解讀

複習教學以《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要求為複習教學的目標,考試形式、考試內容與要求、試題結構等跟2019年相同。

複習教學建議

1.關注基礎 構建體系

概念與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它們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依據。複習時,要立足教材,結合核心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深刻領悟其內涵和外延,通過思維導圖、知識樹等方式完整構建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體系。

2.關注生活 聯繫實際

複習不能只停留在用公式解題的低層次運用上,更要關注物理概念和規律跟生活的廣泛聯繫,讓學生通過體會物理在生產、生活實踐和科技、環保中的廣泛應用,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增強學習內驅力。

3.關注實驗 力爭創新

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學習的重要內容。複習期間,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上豐富的實驗內容,結合典型的物理實驗複習,重在實驗條件演變、操作中偶發事件處理、並存現象解讀等方面開展創新設計。

4. 關注審題 規範解答

通過“讀、畫、寫、算”等方法,讓學生在讀題中形成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通過信息勾畫和描畫物理狀態圖、物理過程變化圖和受力分析圖等,提升簡化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通過書寫物理關係式來形成數理轉換能力。規範解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網絡圖

道德與法治:精讀教材 重點落實高頻考點

(道德與法治教研員 劉奕)

考試要求變化解讀

2020年道德與心理板塊進行了調整,比如刪掉了合作競爭、網絡等內容,增加了親情、生命教育;法律部分基本沒有變化;國情國策部分進行了一些調整,比如刪掉了我國國家機構等內容,增加了國家利益、國家安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今年考試內容部分將課標課程內容具體化為部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

複習教學建議

1.落實學科知識 夯實基礎

要精讀教材,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釐清易混易錯知識;對知識進行整合,以點引線、以線成面,構建知識網絡;全面系統複習,不留空白,重點落實高頻考點、熱門考點、調整考點。

2.加強關鍵能力的培養

加強獲取、解讀信息能力的培養。試題材料的呈現形式包括文字、圖表、數據等。閱讀時要思考:文字信息體現的考查要求和指向、試題設計的思路、閱讀文字材料和圖表等的技巧、方法等。在提取材料的相關信息後,要進一步篩選和整理,通過分析和綜合,準確完整地理解並整合所獲取的有關信息。

加強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學科知識、時事知識、自己知識庫回答問題,引導學生歸納調動運用知識的方法,如依據設問、把握知識聯繫、概括具體信息等。

加強描述和闡釋能力的培養。試題要求考生在作答時能準確描述基本概念、觀點、原理;要在問題與觀點之間建立聯繫;要運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有關社會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要全面闡釋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等。

加強論證和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中考要求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體現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創建性作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提供論證與探究問題的平臺,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加強做題規範性訓練

在日常的訓練中,要避免題海戰術,重複機械刷題。要把訓練當考題,認真去做;要把錯題當法寶,吃透悟透。通過規範性訓練,熟練掌握解答試題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

4.研究近幾年中考真題

主觀題是中考的難點、瓶頸。對於主觀題,建議首先將其按模塊歸類,理清每道題考什麼、怎麼考;其次縱向對比模塊內歷年主觀題所選材料、所設問題、所用知識、所列答案等的異同,尋找命題、解題規律;再次,結合重慶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分析等資料,加深對試題所考查關鍵能力考查路徑的深入、全面的理解。

5.關注時政熱點

熱點梳理方式多樣,如圍繞“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進行梳理;圍繞重大主題如新中國成立70週年、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抗疫”人民戰爭、全國“兩會”等。

注意儘量避免大量的、空洞的熱點材料與學科知識羅列;全面瞭解熱點,形成整體認知,熟悉、理解相關時政語言,作為知識、技能儲備等的一部分;避免表淺化、過場化,突出解決問題的過程。

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網絡圖

歷史:夯實基礎 分主題對知識進行重構

(初中歷史教研員 餘朝元)

考試要求變化解讀

與2019年相比,教材版本統一為部編歷史教科書,除按慣例調整考試內容範圍外,考試形式、內容比例、總課數、題型及分數比例、考試基本要求均無變化。考試內容突出中國古代國家治理與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近現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的領導作用,世界歷史中的古代文明和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主線。

複習教學建議

1.重視夯實基礎

重視基礎知識、基本常識,可通過知識清單、問題串等方式落實歷史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影響、性質)、歷史概念、歷史線索等。在“準”字上下功夫,準確記憶、準確理解。如準確書寫人名、地名、歷史概念,反覆檢測、抽查易錯易混知識點等。

掌握基本的歷史方法和技能,包括整理歷史知識,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和圖表,查找和蒐集歷史信息,閱讀歷史材料,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因果聯繫等方法和技能。

2.提升能力和方法

建議以學科主幹知識、時政熱點、週年熱點、學術熱點等確立主題,以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等方式,對知識進行重構。弄清歷史的延續變遷,同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關聯,同一歷史時期中外的關聯。重點提升歸納、概括、分析、比較、說明、綜合等能力,初步學會用唯物史觀認識歷史,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等關鍵方法。

3.重在學會運用

注意研究重慶曆史中考命題導向,命制和選擇貼近中考水平和價值取向的試題。重視講評,貴精而不貴多,把能力和方法、答題技巧講深講透,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重視開卷考試應試技巧,讓學生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快速準確與所學知識建立聯繫,大膽用自己的語言對歷史問題進行解釋。建議臨考前不再大量練題,但必須適量練題,保持感覺。重在迴歸課本,通過抽背、回憶、查看糾錯本等方式,查漏補缺。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秦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