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蘭徹、法罕和拉加間的大學故事。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最近我又重溫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一部電影。重溫過後,不由得感嘆,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斬獲無數好評,不是沒有它的理由的。接連不斷的笑點,讓這部電影收穫了觀眾無數的笑聲時。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當作是喜劇片,而我認為,這部電影其實是披著喜劇片的外殼,更重要的是,它實際上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反映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對孩子影響深遠的教育片。

電影一開始就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今後會考不上大學的!

事實真是這樣嗎?我覺得未必。實際上,影響孩子人生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不同的家庭對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就像主人公"三傻"——三位主人公身後不同的家庭以及教育方式,也讓他們三人擁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以及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展露出的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與態度。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態度

1.吐苦水+高期望=失敗的教育

在影片中,拉加的家庭條件非常地艱難——拉加的爸爸是一個殘疾人,整天只能躺在床上,姐姐則是因為家裡太窮沒有嫁妝而嫁不出去,拉加的媽媽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她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了拉加的身上。拉加在家的時候,媽媽會不停地嘮叨,向拉加吐苦水,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跟拉加講,譬如跟誰吵架了,爸爸的醫療費又快要沒有了,菜市場的蔬菜又漲價了……當拉加對媽媽的滿腹牢騷感到不耐煩時,媽媽就會一邊哭一邊抹眼淚一邊表達自己的不容易。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正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拉加從小就覺得自己很可憐,他總是希望自己可以不那麼難受,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單純快樂,但最終,拉加終究是因為難以承受,選擇了跳樓自殺,差一點就死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看待拉加的情況,就會發現,拉加從小就被動地受到母親和家庭的限制,因此他不得不順從自己的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拉加的人生可以說幾乎是沒有自我的,拉加的家庭對他的教育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2.霸權+"為你好"=增添孩子的負擔

如果說拉加讓人心疼,法罕的情況則會讓人感到非常地無力。相信不少人都有過屈服於父母的"為你好"的要求的情況。法罕的父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就像一個霸權者,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頭對法罕的所有事情都要插手,可他的做法從未讓法罕完全感受過來自爸爸的愛。

法罕從出生那一刻,他的爸爸就已經為他制定好了他的人生,從小法罕就沒有自由,他必須要按照父親的計劃機械地行進。對法罕來說,生活是一種煎熬。他非常想要擺脫爸爸,但因為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只能接受父親的命令。他對生活感到很失望,甚至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會有好的結果。

由此可見,父母的霸權教育只會給孩子增添無意義的心理負擔。

3.鼓勵+支持=正確的教育方式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蘭徹的父親了——蘭徹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園丁,但他教育觀念開明,他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他選擇讓蘭徹決定自己的人生,讓孩子自己選擇夢想的道路。他支持蘭徹的想法與決定,還會在蘭徹的身後鼓勵他去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父親的鼓舞下,蘭徹不斷地成長,併成為了一個自信快樂的有自己的想法的男孩。

蘭徹面對困難時習慣直面挑戰解決問題,而拉加和法罕則會選擇逃避,因為他們害怕受到傷害——從三個主人公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方式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孩子面對困難的底氣來源於家庭

1.開明的家庭給孩子提供支持,狹隘的家庭為孩子套上枷鎖

為什麼說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底氣來源於家庭?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抗壓能力。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我們就可以看出,父母事事都為孩子做決定,不會不僅不會讓孩子感到幸福,還會讓孩子感受到受制於人的窒息感,甚至把孩子逼上絕路。而一個能夠給孩子提供自由的成長空間的家庭會在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在孩子的背後給予鼓勵與支持,這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帶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底氣。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2.讓孩子成長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給孩子放肆成長的機會,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不要總是想要為孩子制定完美人生。人生不可能完美,讓孩子自己成長,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夢想,併為此付出努力,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家庭能夠為孩子做到很多的事情,但這其中絕對不包括,父母擅自決定孩子的人生。

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

1.開明的教育方式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開明的家長——不過多的插手自己的事情,給自己自由成長的空間。父母要學會適當的放手,不要總是把孩子管得太嚴,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主動考慮孩子的想法,詢問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意見。父母的理解與尊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會讓孩子切實的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2.被尊重的態度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尊重是有效溝通的橋樑,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給予孩子尊重。孩子總是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與尊重,他們希望自己與父母是平等的關係而不是被命令,被控制的關係。父母不要總是自以為是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歸屬品,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學會放下自己的高姿態,學會平等的與孩子進行交流。

不要隨意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因為你的每一次拒絕,都是對孩子的一次否定,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尊重孩子的意見與想法,在孩子的身後支持與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自信。

3.沒有壓力的生活

孩子成長最大的阻力就是父母的高期待。父母所謂的為你好,對孩子而言是沉重的負擔。就像《三傻大鬧寶萊塢》當中的喬伊,他唱道:"給我陽光,給我雨露",喬伊一直在祈求他人的幫助。再看主人公蘭徹,蘭徹不止一次地唱著"All is well",這就是蘭徹對生活的態度,積極而熱誠。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對孩子有過多過高的期待與要求,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讓孩子放肆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