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永州市館藏文物隨筆之 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縣高山瑤“評皇券牒”木刻板

◇楚天雨 平德

【賞析】永州市館藏文物隨筆之 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縣高山瑤“評皇券牒”木刻板

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縣高山瑤“評皇券牒”木刻板正視圖

2005年的某天,正在搞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員,像平時那樣走村串戶進行調查。當他們一腳邁進藍山縣荊竹鄉鄧昌林的大門時,經過了解,竟然邂逅一套很有特色的刻板。如同長途跋涉沙漠的旅行者突然發現一股甘泉一樣,文物工作人員的驚訝驚喜洋溢於表。

這是一塊木質刻板,黑色,模型印版,一套兩塊。每塊長164釐米,寬65釐米。印版上雕龍紋,下陽刻“評皇券牒”版文和盤瓠、瑤人形象,字為反刻。文物工作者清楚:《評皇券牒》又稱平王券牒,是瑤族民間流傳並珍藏的一種漢字記瑤音的文書。內容主要為盤瓠傳說、瑤族十二姓姓氏來源及瑤族遷徙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瑤族古文獻資料,一般為手抄或拓印紙本和絹本。而眼前這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酃縣(今湖南炎陵縣)高山瑤族“評皇券牒”木刻版,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發現的《評皇券牒》木刻印版,對推進瑤族歷史文化和源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對研究雕版印刷術在永州瑤族地區的傳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套木刻板,像一扇閉合的窗戶,裡面隱藏著許多秘密。然而,只要我們輕輕地推開它,就可以看見一個民族的傳奇軌跡……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共有56個民族。其中,在華南地區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瑤族,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民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關鍵是,它跟南方少數民族中的苗族和畲族等民族一樣,信仰犬圖騰。

永州是中國瑤族人口主要集聚地之一,江華號稱“神州瑤都”,江永縣的瑤族人口也比漢族人口多。而目前,大多數人對於瑤族的瞭解,主要是江永千家峒。

據瑤族人的重要文獻史料《千家峒源流記》記載:千家峒是天下瑤族的發祥地,四周被都龐嶺與萌渚嶺環抱,僅有一個巖洞維繫著與外界的溝通。相傳,曾經有12姓瑤民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最後漸漸發展到一千多戶人家,於是更名為“千家峒”。到了宋、元之際,這個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終於被官府發現了。於是朝廷派出官差入峒徵收糧餉。正是因為官差的到來,才引發了後來的戰爭和曠日持久的瑤民大遷徙。這場戰爭留下的血腥結局是:官兵攻打千家峒,瑤民傷亡數千人,首領自知不敵,吩咐各部落從一個通往道縣的山洞裡逃走。臨行前,首領先是將一隻牛角鋸為12截,讓每姓瑤族各保存一截;又將祖先像埋在平石巖下的山洞裡,全體瑤族人立下盟約:500年後,以12截牛角拼合相認……

二十年前,我曾數次前往千家峒參觀,還特意到了傳說是當年瑤民反抗官兵的山頭去尋跡。行走在千家峒,除了感慨,還有一點疑惑:這千家峒的瑤民又是從哪裡遷來的呢?瑤族究竟經歷了多少大規模的遷徙?

後來,本人參加了幾次瑤文化研究會(論壇),還向一些瑤文化研究者請教,得知瑤族經歷了三次大遷徙:瑤族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民族,原始居住地應該在黃河中下游以及長江流域一帶,可能因為外族入侵或內部戰亂,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而向湖北、湖南方向各進行了一次遷徙;第三次遷徙是明清時期,瑤族逐漸從兩廣地區向雲貴高原遷徙,直到清朝末年瑤族才真正安頓下來。

關於瑤族的起源,似乎更有趣味。

我從大量文獻中尋覓良久,找到了幾個版本,但大致相似。

《搜神記》載曰:“高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籬,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時戎吳強盛,數侵邊境,遣將征討,不能擒勝。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吳將軍首者,贈金千斤,封邑萬戶,又賜以少女。後盤瓠銜得一頭,將造王闕。王診視之,即是戎吳。”……“王懼而從之。令少女從盤瓠,盤瓠將女上南山,草木茂盛,無人行跡。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豎之結,著獨力之衣,隨盤瓠升山,入谷,止於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蓋經三年,產六男,六女。”《後漢書·南蠻傳》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盤瓠。下令之後,盤瓠遂銜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其後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風俗通義》又載:“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人曰:‘可將犬覆缸內七天可變人也’。帝依之以行。期間,公主憐夫飢渴提時開缸,龍犬果是人膚。但顱欠之。帝仍以女配盤瓠。”

通過這些古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還原成一種歷史傳說的畫面:

帝嚳(高辛氏)時期,有個老年婦女住在皇宮裡,不知什麼原因,導致她的耳朵患上疾病。帝嚳就派醫生為她治療,醫生從她耳裡挑出一隻大小如同蠶繭發的硬殼蟲。這老年婦女離開後,醫生把它放在瓠瓢中,再用盤子蓋住了它,不久這硬殼蟲就變成了一條身上花紋有五種顏色的狗,因為它是在瓠瓢裡用盤子蓋住變成的,醫生便把它命名為“盤瓠”,順便把它養在宮裡。當時,國家遭遇到犬戎國的侵犯。犬戎國的吳將軍驍勇善戰,帝嚳多次派兵征討,但都被他擊潰。不僅如此,吳將軍還帶兵反攻,直接威脅到京城的安全。在兵臨城下的緊急形勢下,帝嚳採納了大臣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建議,向全國發布公告招募勇士,條件很優越:“誰能斬取犬戎國吳將軍的首級,賞金萬兩,官封王侯,並賜與公主結婚。”雖然大家都知道帝嚳的小女很漂亮,但人們更懼怕吳將軍,所以佈告發出之後,誰也不敢去冒險。沒想到怪事發生了:皇宮裡那條名叫盤瓠的花狗突然鑽出來,用嘴撕下佈告就失蹤了,而且一連幾天都沒有蹤影。由於人們正在憂慮犬戎國吳將軍侵犯的大事,誰也沒有在意盤瓠的異常舉動,認為它只不過是一條狗而已。哪知道過了幾天,盤瓠嘴裡銜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突然出現在皇宮門口,它左右觀望之後,居然奔帝嚳的寶座而來。帝嚳覺得很奇怪,上前仔細一看,簡直被嚇了一跳:那人頭正是犬戎吳將軍的首級!帝嚳心裡頓時明白:盤瓠失蹤的這幾天,原來是去犬戎軍營了!

吳將軍死後,犬戎人軍心渙散,立刻全線潰退。盤瓠立了大功,按照文告,帝嚳應該好好獎賞它。可是,盤瓠畢竟是一條狗,要把自己漂亮的小女兒嫁給它,帝嚳感到很為難,於是召集大臣們商議。大臣們認為,盤瓠只是一條狗,雖然立了功,但也不能讓它做官,更不能把公主嫁給它,不然會讓世人笑話我國無能人。就這樣,獎賞盤瓠的事情就拖下來了,帝嚳一直沒有兌現公告中的諾言。

帝嚳的小女兒獲悉,就來找父親談自己的觀點:“父皇,您既然已經許諾把我獎給殺死吳將軍的英雄,現在盤瓠取來了吳將軍的首級,您就應該把我嫁給它啊!雖然它是一條狗,但您不能小看它。您想一下,像這樣的偉大功勳,除非天神相助,豈是一條普通的狗所能完成的?再說,做人應該講究誠信,您身為皇帝,更不能出爾反爾,否則會給國家帶來災難。”帝嚳為了不喪失全國百姓的信任,他聽從了女兒的意見,讓女兒和盤瓠結了婚。

盤瓠帶著公主離開了京城,公主脫去華貴的衣服,穿上普通百姓的粗布服裝,跟著盤瓠登上草木茂盛、沒有人跡的南山。他們翻山越嶺,最後住進深山老林之中的一座巖洞裡,開始了普通人家的生活。三年後,公主和盤瓠生育了六個兒子、六個女兒。盤瓠死後,這些孩子們就互相結合為夫妻,生育了更多的後代,並賜盤、沈、包、黃、李、鄧、周、趙、胡、馮、雷、唐12姓。他們用樹皮織布,用帶顏色的草籽給布染上各種顏色,做成色彩豔麗的衣裳。不過,這些衣服的基本式樣都帶一條尾巴,表示他們是神犬盤瓠的子孫。這些人後來慢慢繁衍成一個民族,就是蠻夷,後來又稱作瑤族,一直居住在南方的崇山峻嶺之中……

這些記載看似荒誕不經的,但與瑤族的一些民間傳說驚奇地相似,實際上折射出了湘南、桂北、粵西北地區信瑤族奉犬圖騰的影子。

而今,這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酃縣(今湖南炎陵縣)高山瑤族“評皇券牒”木刻版,更準確地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瑤族跟苗族、畲族一樣,崇尚犬圖騰!

《評皇券牒》,俗稱《過山榜》,又叫《盤古皇聖牒》《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白籙敕帖》《評王券牒》《盤古聖皇榜文券牒》,等等。它是瑤族民間長期流傳和珍藏的一種漢文文書、珍貴的古文獻,堪稱瑤族史冊。迄今已在湖南的江華、藍山、道縣、城步,廣西的龍勝、臨桂、來賓及廣東的連山等地發現百餘件,有木刻印、石印、油印和手抄本,分摺疊、卷幅、書本式三種,質料有紙、布、絹,長的有萬多字,最短只有數百字,所著年代各不相同,以東漢初平年號為最早,繼有隋、唐、宋、元、明、清及民國。至於它成於何時,還有待探索。細細瀏覽,可以發現這些版本的內容互有出入,多為大同小異,記述瑤族的起源、生產方式、遷徙路線與分佈、封建王朝對瑤族的授土封爵及婚姻、宗教和各種生活習俗。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瑤族人民在捍衛民族生存、反對官府富豪壓迫剝削的鬥爭中,把《評皇券牒》作為爭取民族平等、維護民族權利的憑證,因而在瑤族民間廣為流傳,是研究瑤族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這套誕生於酃縣、歸宿於永州的《評皇券牒》木刻板,歷經數百年的風霜,仍然保持較為華麗的外形,繪畫和刻字還十分清晰。可以肯定,這套木刻板是瑤民用來廣發複製印刷品的,屬於雕版印刷術。儘管雕版印刷術早在唐朝就被髮明出來了,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歷史研究者認為,五代時期才開始印製“五經”。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至於這套康熙年間的木刻板,可以說代表了那個時代較高的雕版水平。至於它怎麼從酃縣踉踉蹌蹌來到永州藍山縣境內的,這是一個歷史之謎。我們也沒有必要窮究,讓它保持一點神秘感似乎更好。

在永州博物館國寶廳,看見它表面鮮活的藝術形象,想起那些由它拓印出來的版畫,我心裡在想:《評皇券牒》就是一部濃縮的瑤族歷史,也可以說是瑤族的根。

【賞析】永州市館藏文物隨筆之 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縣高山瑤“評皇券牒”木刻板

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縣高山瑤“評皇券牒”木刻板局部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